语境论的自然进化观

2012-04-13 20:15魏屹东
关键词:境遇语境事物

魏屹东

(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语境论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由于它继承并发展了生物进化论,其实质是一种进化的语境论。哈恩(L.E.Hahn)把这种语境论哲学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两点:一是变化与处理变化的方式;二是根据经验的生物学基旨(matrix)建构的自然主义方法[1]13。依据这种变化观,语境论完全接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主张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语境论者发现,最重要的事实莫过于变化,大到广阔的宇宙,中到人类社会,小到原子的构成,无一例外地充满变化。每个存在都是一个事件或历史,有自己的始点、质变和终点;宇宙中的每一事物都经历了一个生成、质变和灭亡的过程,然后让位于其他事物;一个静止事物的固定世界不再适合语境论的和后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本文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语境论的自然进化观。

一 自然作为有层次的本体

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语境论把自然看作是有层次、有结构,并不断进化的复杂实体,其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自然是一个由事态(affair)、事项(transaction)和历史构成的,并以持续不断的开始和结束为标志的复杂体。在我们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期望着不可预测的新奇事物、新质事物、正在生成的不完整事物、真实偶然发生的事物和不确定不稳定境遇以及相对稳定事物的境遇。为了探索这类事物的发生,我们必须以新观念和新方法应对持续发生的事态。语境论就是描述这些事物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它不是要发现不变的模式,而是发现变化的模式及其这些变化之间的相对不变关系。语境论者发现,我们越是关注自然秩序中的具体变化,构成我们世界的事态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就越清晰。比如达尔文进化论方法就是描述这种具体变化的方法。它揭示了这样的事实:我们的世界是异质性和多样性的,而非同质性和同一性的世界,或者说,我们的世界并非是一个严格有序的逻辑系统,而是充满偶然和混沌的复杂系统。这样的世界与机械论和有机论描述的世界截然不同。

第二,自然是一个整体,但不是“铁板一块”的单一整体,而是一个由许多元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语境论因此赞成多元论,反对一元论,不绝对地说“所有”、“一切”和“绝无”等这些绝对的词语。语境论主张,世界的每个部分以某种方式与其他部分相联系,同时以某种方式与其他部分相分离。也就是在整体联系的意义上,语境论主张每个事件与其他部分的联系与分离,而且认为我们能够以经验的方式探索这些联系。在我们以经验方式与这个由复杂事物、变化事物构成的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容置疑性或确定性是没有位置的,而可错论和或然论(probabilism)更为适合。虽然在日常言语中可能存在实际确定性,但是在事实问题的探索中,认知确定性原则上是难以保证的。语境论反对任何形式的绝对确定性,包括绝对可靠的教义、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不言而喻的原理等,因为绝对确定性会阻止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在语境论者看来,确定性是相对于语境的,是与证据密切相关的。当把我们关于事实的推理置于不容置疑的真理基础上时,容易导致怀疑主义或非理性主义。事实上,我们既不能发现绝对可靠的原理,也不需要去发现它们。我们只能把我们的说明置于证据链上,每个证据都是可能的而非绝对的。如果许多证据指向一点,可能性就会增加,我们关于某事的信念就会增强。信念指导我们去行动,但是不会发现所谓的不容置疑的真理。

第三,自然是有层次的相互作用的存在。语境论不是把物质、生命和心灵看作存在的截然不同的独立类,而是把它们理解为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的不同方式,理解为描述相互作用事件的各种特殊场的不同途径。用杜威的话说,它们是变化的复杂性、范围、密切度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区分存在物的许多“层次”,也即相互作用的方式,比如物理的原子层次,化学的分子层次,生物学的大分子或基因层次,某个层次都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杜威描述了自然存在物的三种层次:(1)质量-能量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层次,在这个层次,物理科学根据事物呈现的方式寻求发现那些事物的性质和关系;(2)心理-生理层次,或需要-要求-满足活动的有机模式;(3)心灵或人的经验层次,在这个层次社会事项包括语言和意义产生[2]。这三个层次从(1)到(3)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它们的相互作用显示了复杂性、不同功能、各种结果和多种性状模式的不同程度。我们称为物质体、生命体和心灵的东西,都是从具体的事项或境遇中通过抽象形成的。

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把物质体看作行为客体或物理刺激。这些抽象概念是物理学家直接从具体行为境遇中概括出来以支持所有可能的操作的,以便为广泛的相互作用范围提供尽可能好的工具。比如,物理刺激可以用一给定频率的空气振动描述,或根据质量来描述。空气振动和质量就是抽象概念。如果我们用一个公式描述一给定的质量,至于这个质量是什么并不重要,它可以是树木、硬币、纸、人体肌肉组织、石头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而且,公式描述的是它们的数量和定性关系,与它们是什么东西没有联系。在语境论者看来,物理图表是一种好的分析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图表应用不广泛,我们就会修正它们以得到更适当的范围,在其中一个范围确定一个给定组分的可能性,这对于发现许多问题是有用的。

当然,在物理-化学层次形成的概念对这个层次的许多问题是有用的,但是,对于其他两个层次则不一定有用。也就是说,物理-化学层次的概念和原理不一定适合心理-生理层次和心灵层次。语境论反对用物理-化学层次的概念和原理说明其他高级层次的事物,反对心理-生理层次和心灵层次的事物只不过是物理-化学层次的组合的观点,比如说生物体只是物理材料加上其他东西的混合,成年人只是儿童加上其他几个因素而已。这些解释显然忽视了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功能和结果。因此,如果不坚持语境论,就会走向还原主义。如果接受语境论关于变化和可错论的观点,我们就会以新的眼光看世界,去发现新的事物。在语境论者看来,如果我们坚信新的性质一定会出现,而不是简单地去探索一种解释,我们就会产生新的理解。比如,生命和心灵是从没有生命和心灵的事件中进化而来的,如果承认这个事实,当生命和心灵以适当的发生方式和支持条件相互连接起来时,我们就能够说明生命和心灵的可能性、变化的具体方向是如何指向进化状态的。但是,在变化的知识面前,我们所做的预测可能是错误的,我们期望通过观察和实验使我们的预测更准确。

二 自然主义作为认识的根本方式

在认识论方面,进化的语境论坚持自然主义立场,主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释不仅与生物学特征有密切联系,而且也与心理学特征密切相关。这就要看我们采用哪种心理学理论去解释了。如果采用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哲学心理学或传统内省心理学去解释,人与自然似乎是彼此孤立的,因为这种老式心理学根据相关感知或印象以及由联想构成的观念来描述经验。也就是说,人借经验与自然联系起来,而经验又借所谓的感知或印象说明,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如果采用新式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经验的生物学基质是其核心。这种新式心理学利用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观,并根据目的行为的持续过程来描述经验。语境论把这种科学的心理学作为自己的核心,米德(G.H.Mead)把它作为语境论的首要来源。在米德看来,语境论有两个来源: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它能够使人们在行为内表达智力,并根据有机体的活动描述行为;二是研究过程,它唤醒人们通过研究工作检验假设[3]。这里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指目的行为主义,这种心理学是基于摩尔①摩尔是化学单位,1摩尔等于6.23×1023个分子。水平的而不是分子水平的,且重视观察材料,特别是对活动个体的观察,而不是华生的行为主义,这种心理学基本是个体的、机械论的,与内省主义对立。语境论把自然主义作为根本认知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语境论主张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社会性的。语言作为社会化的工具是在一个群体内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仅仅把个体行为作为解释的工具。心灵、意识不是被排除在解释之外的某种东西,而是被用来解释精神与行为关系的某种东西,而且精神与行为的内在与外在的区别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说教,而是根据经验的合理解释。例如,图尔曼(E.C.Tolman)运用语境论的观点和方法对人和动物的目的行为做了非常系统的解释。他假设,摩尔行为-行动以重要方式与心理学和物理学中的事实相联系,每个这样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识别特性。为了识别行为,图尔曼特别指出,我们首先要描述“目标-客体或要到达或源于的客体;当与方法-客体短期接触而产生如此到达或源于的客体时与方法-客体交流的具体模式。”[4]其次,识别行为也要详细指明两类特性:一类是初始原因,也即环境刺激和初始心理状态;另一类是行为决定因素,也即目的和认知的固有决定因素以及目的和认知能力②目的和认知的固有决定因素还包括行为调节,这是图尔曼用来替代有意识认识和心灵主义观念的概念。。哈恩认为,这种摩尔行为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目的性,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为了满足各种要求才得以实现,比如达到某个给定的环境类型,或为了心理的安宁,或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必需品如水、食物、居所等。生物体不断尝试着保持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果必要,它们就会改变这些条件以实现它们的目的[5]8-9。

其二,语境论把人置于自然之中,并在人与其环境、自然、社会和文化之间设定了一个基本连续性。作为有意识的生物体,人类以多种方式与其环境相联系,并在相互作用中成为一个整体,以至于我们很难把彼此分开。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目前的环境污染就是源于人类自己对环境的破坏,语境论的自然主义方法有利于我们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我把这种语境论称为自然主义的语境论。自然主义的语境论是一种一元论,它反对任何形式的二元论的绝对二分法,比如自我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心灵与物质,意识与存在,等等。根据语境论,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对抗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流的依赖关系。个人内在的思想形式与外部物质世界不相容的观点,与语境论的结构及其语境、指称的组分从一个结构进入另一个结构的思想不一致。语境论也不接受独立主体与独立客体的观点,因为我们不是从主体和客体开始的,而是从一个整体事态或境遇开始的,在这个境遇中,出于实践或智力控制的目的,我们能够区分作为实验者的主体和作为被实验对象的客体,能够区分自我和非自我。也就是说,在适当的语境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适当的分析手段比如语境分析,我们能够识别任何不同的或相似的事物及其性质,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语境论反对对事物的超自然主义的任何解释。超自然主义借用特殊创造物、奇迹等词语超越自然系统解释自然现象,语境论完全根据自然法则说明自然事件,而不用跳出自然系统。它更关心自然系统内从事态产生的问题而不是试图发现某些由神灵设计的事件的整体性,特别反对那些神性化的词语比如“上帝”、“神灵”等,这些超自然神灵以任意方式通过特殊的超自然措施介入对自然的解释。达尔文主义与神创论的长期论战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语境论奉行的是自然主义进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语境论虽然不赞成超自然主义对事件的解释方式,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一概地反对宗教和神学。用什么方式或什么范畴解释事件是一回事,是否信仰神灵和宗教则是另一回事。比如,杜威也使用“上帝”这个概念,但是他是用自然主义术语解释这个概念的,而不是用神学或宗教术语解释的。我们日常也使用“上帝”这个概念,但我们在做解释时并不使用它。前者是一种解释方式,后者是一种信仰,两者不能混淆。

可以看出,语境论的自然主义方法在较不复杂存在形式和更复杂存在形式之间假设了一个基本连续性,以便低级形式的存在产生高级形式的存在。这并不是说,高级形式的存在及其活动可以还原为低级形式的存在。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生命、有意识活动、语言交流、各种文化形式,是以自然秩序的方式从低级形式发展而来的。在那些低级形式中这些现象是不显现的。也就是说,高级的人类活动现象是以低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为基础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更准确地说,这些高级事物是如何发展的是科学要研究的问题。但是,语境论主张,原则上,追踪这些现象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机制是可能的,因为存在的层次问题在现代生物学的范围已经得到相当科学的解释。而且,语境论者运用遗传性假设(性质的可传递性)解决变化的模式问题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其三,语境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必然奉行经验主义。传统公认的观点认为,经验是一种知识状态。杜威认为,经验是我们人类与我们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交流的事情,一个做和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了间接产生进一步的功能而使用直接环境条件。经验不是一种与客观实在分离的个人主观内在状态,它部分地与外部世界相联系,正是通过它我们生活、从事活动、感知我们的世界。而传统经验观把经验看着是人们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经历或感受,强调过去的感受,与现在没有多少关系。语境论的经验观强调经验的语境的、境遇的、交互作用的和场特征,把经验看作与现在联系的体验的过程。杜威反对特殊论(particularism)的经验观,即主张忽视经验与世界的连接性、关联性和连续性,注重孤立的感觉材料、印象和观念。语境论不是在推理的意义上把经验与思想对立起来,而是把经验看作充满推理的过程。根据语境论,经验负载了推理,通过推理追踪方向和关系,并孕育了对未来趋向和运动的预测。这种经验观并不神秘,经验与真实世界相联系,在经验过程中有假设、行动计划、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和反思方法,这些因素在探索过程中起到了预测可能变化的重要作用。

从语境论的经验观看,真理是一种观念在实践中如何形成的问题,无论这些观念是不是所期望的,是不是提供了定量的证实。由于实践本身就是一种语境形式,因此这种真理观也就是一种语境论的真理观。进一步讲,在实践中获得的观念是知识,这种知识是被置于问题语境和反思探询中的,因此知识也是语境依赖的。柏格森区分了直觉知识和分析性相关知识,认为前者是真正的知识,即领会性质,后者是衍生知识,即根据经验和逻辑推出的。哈恩认为经验感知有两个极限,一个是领会性质或识别性质,另一个是诱发实践动因的东西,一个不比另一个更真实[5]5-9。派普(S.Pepper)主张性质的直觉知识与对事物本质信息的分析一样,应该被看做是一种认知形式[6]。哈恩进一步认为杜威承认柏格森关于直觉知识作为领会性质先于概念而且更深刻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杜威希望保留“相关知识”这个术语[7]。其实杜威认为直觉知识具有普遍性,它描述了一个整体问题境遇,引导了探询过程。对直觉知识这个唯一性质的深刻认识不仅对感知知识重要,而且对整个人类的生存都是重要的。在这里,这些哲学家强调了直觉对于形成知识的作用。用语境论的术语说,境遇越新奇,事件变化的过程就越迅速,出于适用目的直觉地探询知识就可能越有用。

概言之,语境论强调直觉知识并不是贬低实践知识。实践知识超越了直接认识和感觉材料。感官本来就不是产生知识的通道,而是对行动的刺激。感觉也不是知识,而是重新改变行动的信号,或是解决问题的征兆。先于我们拥有性质可能是知道的条件,但这类知识是我们使用感觉识别的一个事态,它是通过推论得出的,是探询的一个产物。问题是,探询过程是如何被引导获得确定结论的。这个过程包括控制观察的操作、检验和实验。

三 境遇分析作为核心方法

语境论坚持一种自然主义的境遇分析方法,主张事件的意义是在特定境遇中显现的,也就是特定语境决定特定事件的含义。

首先,科学规律在特定语境或范围是准确和精确的,但是在另一个语境中则是无效的。比如,语境论不赞成机械决定论运用科学规律来说明确定性和普遍性,然后再使用它们推出每个特殊规律的做法。语境论认为,这个过程主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以这种方式进行推理的个人不熟悉包括形成规律的测量和实际程序。在依据根本变化或基本新奇性解释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这些构想是一致性陈述和统计平均。它们具有的这种必然性是惯用的而不是经验地获得的。虽然这些规律对于许多类实例是准确的,但是不能应用于具体事项。比如牛顿定律不能说明原子运动。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更像是人寿保险的保险精算图,而不是机械论的理想模型。因为这些图也许能够准确预测某年有多少人死亡,但是不能准确预测某一个人在某年死亡。为了避免这类结果,我们需要某些更好的方法,而不需要像独裁主义或沙文主义、先验准则、简单猜想一类的东西。语境论强调使用实验方法,认为它是我们得到更准确的预测和更好控制问题境遇的方式。问题越是重要,越是需要实验方法。现代科学实际上就是实验的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概莫能外。因为“一个实验就是决定结果的一个行动纲领,因此也是一种把智力引入境遇的途径。”[1]16如果通过实验方法我们能够发现或引入适当的工具,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

其次,在探索事物的变化及其变化的方式过程中,明确目的和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趋向了相对主义而避免了绝对主义。从语境论看,相对主义比绝对主义更适当,因为相对主义强调语境、境遇和关系。虽然语境论还不是相对主义,但与相对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事物的意义是相对于一个境遇而言的,脱离这个境遇谈论意义就会扭曲和损失意义。哈恩指出:“把一个结构置于不同的语境中,然后改变它的性质。不论这个变化对于给定的目的重要与否,它都依赖这个目的或这个语境。至少,性质的恒常性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不是某种假定的东西,而是某种必须被探索的东西。它需要规划并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因此这种观点排除了绝对,而且无条件概括可能是误导性的。语境论者主张,如果我们能够说明所指的目的、依据的标准、在哪些方面、如何描述所满足的条件,描述任何事态,或详细指明它的关系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通常进行地很顺利。幸运的是,由于日常目的语境的存在使得这些事情足够明确。”[1]16也就是说,对于某事或某物,如果目的和语境明确的话,行动起来并不困难。比如,一种教学方法对于一组具有相应知识背景和兴趣的学生是有效的,而对于缺乏相应知识背景和兴趣的学生则是无效的。相反,如果做事的目的和语境不明确,做起来就很困难。在行动之前,明确目的和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对事物的还原分析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语境论反对绝对的还原主义,赞成相对的还原主义。在分析事物的过程中,语境论反对把复杂事物还原达到绝对或固定的元素,比如把生物体还原到分子水平,认为还原是追踪变化模式的过程,赞成对事件的遗传性解释。也就是说,在把一个整体事物分解为原子或基本粒子的意义上,语境论反对元素分析的可能性。正如派普所说的那样,分析是展示一个事件结构的事态,这一过程包括对这个事件组分的识别,但是这些组分的部分性质来自这个事件的语境并进入这个语境[8]。所以,分析还原是一个追踪指称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的过程。我们应该追踪哪些指称,追踪多远,依赖于那个引起我们分析的问题。我们可以追踪一个给定结构的组分进入方便控制的结构。例如色柱或音阶结构,我们可以追踪它们并用光波或空气振动图表示。并以各种方式与其他科学的图表结构交缠在一起。任何色彩都可以相当精确地按照色调、饱和度、价值被置于色柱之上,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根据此图表在将来生产它们。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实在论和机械论的自然主义已经假设,任何整体都能够被完全分解为它的构成元素,比如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然而,语境论者坚决反对这种还原的可能性,认为不存在任何最终完全被分解的东西,某物能够被分解是因为我们对它和分解本身缺乏了解。分析探询既包括对一个结构的构成组分的识别,也包括对相关语境指称的识别,而且传统说明倾向于把它限制在结构的一个具体形式方面。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给定事件分解为A,B,C时,这并不是说这个事件仅由A,B,C构成而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而是说我们追踪连接这个事件的A,B,C的关系模式。当然,这并没有排除我们追踪这个事件与其他组分D,E,F之间的关系模式的可能性,或者这个事件与许多其他可能性之间的关系[1]18。对语境论者而言,终极宇宙元素是不可靠的实体,把事物还原到这些我们以为是最终成分的解释是对分析探询方法的极大误解。因此,不存在对任何事件任意分解的方法。一个事件的结构能否以许多方式展示出来,取决于分析的目的或产生这个问题的性质。按照派普的说法,一个事件的性质是其组分性质的融合,而且任何给定结构的部分性质由于它的环境结构的性质加载到这个事件上,而环境结构的性质反过来部分地依赖于它们语境中其他结构的性质。这个过程远不是分解还原可以做到的。至于这个过程依赖于我们遵循的哪个所指组分,我们追踪的哪个结构,可能有许多种分析,而每个分析或多或少适合它的目的。

进一步讲,如果分析还原是展示一个事件结构的事态,那么根据条件和结果的遗传性说明就是非常有序的,因为这是展示事件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按照语境论的主张,自然是一个不停地开始和结束的场所,始点、完成、中断与它们连接的指称和介入其中的方法-客体(means-objects)或在某一个语境中操作的工具,本身就是范畴化的东西。而且,这些范畴的区别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进行的,忽视这一事实的分析省略了极其重要的东西。尽管这种分析提供了一个无时间的逻辑分类,但它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示一个事件的结构。因此,遗传性说明更加具有清晰的说服力。

最后,语境论的自然主义和生物学倾向使它坚持反思性思维或批判性探询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反思性思维呢?所谓反思性思维,在语境论者看来,就是问题解决或怀疑消解(doubt-resolving)过程。这种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在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中被用来解决这个变化世界里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计算机能否思维问题、处理常识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如果我们运用语境论方法就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受语境约束地任意提出问题,任何方法对它恐怕都无能为力。也就是说,反思性思维是以语境的存在为前提的,也即在语境中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的。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不能不受语境约束地怀疑,或者说,怀疑的发生也是有语境限制的。

那么,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呢?杜威把它分为五个步骤[9]:(1)提出问题。也就是在复杂的现象中提炼或概括出问题。这是探询的开始,也是发现问题的开始。(2)澄清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收集阐明困难或确定问题所需的经验材料,用清晰阐明的问题取代一些模糊的想法。(3)清晰地表达问题。清晰地阐明问题后,我们尝试提出如何解决所提问题的假设或解决方案。此时,我们有解决问题的多种想法,包括进一步的观察,引导我们找到相关事实。我们对问题的陈述越适当,我们寻找的解决方案就越有预测性。(4)演绎地论述。我们通过推理获得各种假设的意义,弄清哪一个是我们所期望的。在某些情形中,在我们推出一个给定假设的含义前,我们需要更多信息。然后,在详细分析和审视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的可能结果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5)证实或证伪问题。也就是通过观察或实验,检验最有希望的假设。如果其中一个假设得到确证,问题就解决了,怀疑也消除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又开始了。

然而,这些研究阶段又过于简单。而且在实际研究中,具体过程也不完全遵循这些步骤,也可能是其中几个,也可能有压缩或合并步骤的情形。比如,如果在第一步所提解决方案的可能结果没有多大希望,我们可能返回到第二和第三步骤,重新考虑我们的问题,看看是否考虑其他可能的方案。对于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精心设计的研究规划是必要的。不过,杜威的方法尽管简单,但还是清晰的、准确的,基本反映了实际研究过程的情况。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反思探询方法,它适合于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比单纯的试错法和解决一个问题并提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某些解释性陈述更有优势。

[1]Hahn,Lewis E.A contextualistic worldview:essay[M].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the Board of Trusteses,2001.

[2]Dewey,John.Experience and Nature[M].Chicago:Open Court,1925:261-262.

[3]Mead,G.H.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Merritt H.Moore ed.Un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351.

[4]Tolman,E.C.Purposive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Men[M].New York:Century,1932:12.

[5]Hahn,Lewis E.Contextualistic Theory of Perception[M]//In George P.Adams,et al.e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Philosophy(22).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2.

[6]Pepper,S.Aesthetic Quality:a Contextualistic Theory of Beauty[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1937:29.

[7]Dewey,John.Qualitative Thought[J].Philosophy and Civilization,1930:93-116(101).

[8]Pepper,S.World hypotheses:A study in evidence[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2:248-252.

[9]Dewey,John.Logic:Theory of Inquiry[M].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38:1-527.

猜你喜欢
境遇语境事物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请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境遇与对策
美好的事物
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面临的境遇与挑战
奇妙事物用心看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境遇与作为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