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情况研究

2012-08-15 00:5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研室民办教研

高 馨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2011年2月16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调研时强调指出: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全面布局,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体制、制度和机制创新的研究,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更要提高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职工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生源质量较差、教学设备不完善、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等都影响到民办高职教育的质量,但这些因素短期内较难改变,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只有在现有的教师和现有的条件下,认真组织教学、研究教学。不研究教学,不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依然只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非“教育者”。恩格斯说:“最好的学习是从自身痛苦的经验中学习。”教学亦如此,思之不慎,教而失当。

1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的基本情况

教学研究 (简称教研),是指教师为了改进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或者形成理论成果的过程。教学研究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笔者围绕教研意识、教研能力、教研氛围和教研成果等几个关键因素设计调查问卷,以泉州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个案,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和电子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下面对本次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综述和分析。结合自己的工作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情况如下。

1.1 教研意识不够强

从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份,该校共接到7份上级申报课题的通知,但科研管理部门每次只收到1~2份申报书,参与人数3~5人不等,最多的一次收到5份申报书,参与研究的教师近50人次。对于一所近300名教师的高校来说,参与研究的教师比例是比较低的。究其原因,教师的教研意识不强,遇到教学中的问题,有63%的教师选择“自己解决”,而非“查找资料,分析研究”或者“提交到教研室共同研究”。这样的处理结果当然不如“提交到教研室共同研究”收效大。提起教学研究,近50%的教师认为“很难,感觉无从下手”。这种情绪抑制了教师教研意识的萌发,进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不理想。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教研成果意识不强,埋头教书的时间多,学习与研究教学理论、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教学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

1.2 教研能力不够高

教师教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教研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等。从课题申报书的质量看,教师的教研能力尚需提高: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不集中、讨论的对象范围不清楚;有的研究背景阐述不清,与所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非常牵强;有的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意义说服力不够,研究方法较单一等。从发表教研文章的数量和期刊类型看,有69.7%的教师没有发表过文章,有15.2%的人发表在一般期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教师比例较低。

1.3 教研氛围不够浓

教研氛围直接影响教师教研积极性的提高和教研意识的觉醒,教研氛围浓厚,能够带动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和总结。但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实效性比较差,教研氛围还不够浓厚。从我们的调查问卷看,有57.6%的教师认为目前教研室的活动开展的还可以,但仍需要加强,有近1/3的教师认为很少组织教研活动。就我们抽查的教研室记录看,每次所开展的活动基本上是布置任务,而不是就某个教学问题进行研讨,还不能真正体现出对教学进行“研究讨论”的特点。另外,学术活动开展的次数较少,而且在每学年结束时请外面的教授做学术报告,而大部分教师则因为这些报告与自身或者学校的实际有差距,对此不感兴趣,效果不理想,很难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

1.4 教研成果不够多

从我们回收的问卷可以看出,75.8%的教师到民办高职院校任教以来,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12.1%的教师只发表了一篇。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民办高校教师职称低的原因,因为我们的调查中有55%的教师为初级职称,而初级是本科生毕业一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满三个月就自然可以确认的职称。另外,从教学研究对教学效果的改进来看,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难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在教研上用时不多,研究成果较少;另一方面说明教研与教学密切度不高,还不能为教学服务。

2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成效差的原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教研现状不太理想,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院校和教师自身的缘故,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教师开展教研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就难以有教研,教研成果和成效就不会理想。但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积极性不高,教研室真正开展的教研活动不多。有的教师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即使有听评课记录,仔细查阅,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甚至有照抄被听课人教案的现象。有的教师不愿意参加讨论学习,开展这样的活动时,有迟到、早退、缺失、闲谈等现象。这很不利于教研水平的提高。

2.2 促人反思、研究的文化氛围不浓

1999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我国民间办学活动再度亮起绿灯,朱镕基总理在讲话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这是中国高层领导人对民办高等教育第一次做出明确的肯定性表态。因此,与公办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历程较短,学校的主要精力仍是放在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面,尚处在教师满足于教好、学生停留于考试通过这一阶段,所以促人反思、研究教师应该如何教学、学生应该如何学好,探究、合作的文化氛围还不浓。这种原因是历史的、客观的,我们必须着手解决。

2.3 制度环境对教师的教研有束缚性

也许进行教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甚至发表论文,更大程度上是教师个人的事,但我们仍不能忽视教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全校未形成反思、研究的文化氛围时,学校有必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激励教师进行教研。目前,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的科研经费不足,对教师发表论文给予的奖励不够。而且每周至少16节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忙于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无暇顾及教研。学校种种制度上的限制和激励的不足难以调动教师进行教研的积极性。

3 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成效的建议

3.1 校本教研是基础

教研不同于学术性专业研究的关键就在于,教研是基于学校教学,为了改进教学而进行的实践性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教学,因此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成效的根本是立足于校本教研,更确切地说是教师自身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研究。教师在教学前先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探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结束教学后及时进行反思,进而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可取的地方。整个教学过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把这一过程中有价值的内容总结概括起来,甚至进行理论升华,则可以指导下一次教学或者为他人所借鉴。因此教师校本教研的必由之路是实践—理论—实践。

3.2 教研室是主要载体

教研室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载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教师个人无法解开教学中的迷惑时,教研室是一个理想的解决问题之处。因此各教研室应形成教研例会,即“学术沙龙”,按期举行研讨,每期确定一个主汇报人,按照“一、二、三”要求来开展教研活动,即明确“一个重点”: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确定“二个中心”:每周的教研活动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和一个中心主题;要求“三个深入”:要求每位教师深入课堂中去,深入学生中去,教研组长还要深入老师中去。在“学术沙龙”上,可以先由汇报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参与人员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汇报人可参考讨论意见重新思考、理清思路;参与人员也可能因为讨论激发出关于自己教学问题的一些想法。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因此,教研室学术沙龙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载体和依托。

3.3 完善激励制度是催化剂

激励制度是制度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教研积极性欠缺的民办高校教师来讲,尤其重要。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大部分民办高校在教师科研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有的高校有相关制度,但形同摆设,在实际中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多数教师对此颇有微词。因此,建立、完善并执行《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教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对于促进教师进行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激励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团队与个人、正向与负向的各种激励因素。从而根据教师群体的职业文化特征和个体的个性差异,将物质激励、工作中的责任激励、决策中的参与奖励、成长中的目标奖励等各种激励方式灵活地结合起来,艺术地激发并真正地调动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欲望,以个人的成长促进事业的发展,实现激励的最高境地。

3.4 高职教育研究所是助推剂

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研积极性不高、教研能力较薄弱的情况下,成立高职教育研究所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剂。高职教育研究所可以及时发布课题申报的通知,组织、指导教师申报课题、参与研究,并对教师的课题申报及研究进行指导。在课题申报及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高职教育研究所对提高申报及研究的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组织、管理、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应成立高职教育的相关研究机构,以推进教师的教学研究。

[1]鲁昕:统筹规划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EB/OL].http://www.cvae.com.cn/www/gc/lx/11-02-18/9099.html,2012-07-20.

[2]新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专题[EB/OL].http://edu.qianlong.com/zt/guoqingzhuanti/minbanjiaoyu60nian.htm.

[3]http://wenku.baidu.com/view/6b383f52f01dc281e53af0e0.html,2012-08-02.

[4]魏冠凤,何静.教学科研人员激励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9(5):70-76.

[5]时迈,赵跃,郑志侠.延庆县“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A].北京教科院2002年学术年会.

[6]陈连生.立足高职 走科研新路[J].职教论坛,2002(3):38-39.

[7]周书航.高职院校到底要不要搞科研?[J].教育与职业,2010(7):86.

[8]杨百梅.高职教师职业成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N].中国教育报,2010-06-30.

猜你喜欢
教研室民办教研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