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2012-08-15 00:52曾春先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办学

曾春先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郑州 450007)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及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投入还难以实现同步增长,大多高校都面临着师资和图书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各区域高校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校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信息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各地区的高等学校大都集中在同一大学城内,而互联共享的网络教育资源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对高校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相关学者虽已经认识到资源共享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尚未有系统性的理论成果,实践上也主要靠直接经验去处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契机。

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兼顾一些社会力量的介入。多种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单一配置方式的不足,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各级政府以及高等学校都充分认识到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必要性,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2005年,浙江大学等6所高校在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长三角六校交换生计划备忘录》,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途径。根据有关协议,各校将开放网上共享教学资源[1]。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等26所高校签订“西部高校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协议[2]。该项目的实施使西部地区高校的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网上实验或指导系统,作业、题库以及其他合适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真正解决了西部高校优秀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家近几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初步建立了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基础环境。这些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未来的发展与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观念上、制度上、操作上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管理观念滞后;(2)协调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3)资源共享信息渠道不畅通,缺乏市场调节机制;(4)参与主体不足,未形成大社区资源共享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原则、条件和具体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1.1 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决定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现实意义

由于受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制约,国内高等教育相比较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高等教育资源仍然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稀缺性是高等教育资源较为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两层含义:一是指高等教育资源本身是稀缺的,如高校数量和规模的有限性使许多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被阻挡在大学的大门之外;二是指促使教育运行的各种资源的稀缺,主要表现是教育经费的短缺以及保证教育活动有效运作的制度安排不到位。高等教育是高投入、周期长的人才“生产”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低于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各高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所在区域内突破校与校间的约束,将稀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共享,通过改革课程设置、调整师资结构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以应对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1.2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质量保障要求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并没有因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而成比例增加,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虽然会带来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但公立高等教育在很长时期内将依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质量的高低主要由公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所决定,这就迫切需要共享区域内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及办学特色不同,学科建设势必有强有弱。受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难以自由流动,无法取长补短,形成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瓶颈。通过教师互聘,学生跨校选课实现师资共享,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打破高校多年形成的教学科研“壁垒”,开展教学合作和师资共享,以实现优势互补。

1.3 高校财务危机的加剧与化解要求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尽管我国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但仍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高等教育发展经费严重不足,造成高校财务危机。对于大多地方高校而言,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依靠省市财政投入和学校自筹,加重了各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撑的压力。同时,办学主体单一,筹资渠道过窄、社会资源动员不够也是导致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整合同一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降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高校财务危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要求各高校的物质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实施开放式管理,建立科学的资源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1.4 人才资源的不良竞争要求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目前,国内各高校对人才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人才资源的市场化与人才管理的行政化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几乎每个高等学校都对引进人才与稳定人才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强校与弱校的竞争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致使后者损失惨重,从而在整体上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对人才资源无序和不公平的恶性竞争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有限的人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 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3]对于高等学校,创新意识必须贯穿于办学的各环节,包括办学思路和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等各个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正是区域内各个学校师生发挥创新的良好时机。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我们只有坚持创新原则,才能摆脱旧框架的束缚,解决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后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为此,我们可以在区域范围内倡导观念创新,鼓励实践创新,营造创新氛围,把创新贯穿于整个资源共享过程。其次,高校管理人员要进行角色转换,带头创新,积极引导他人进行创新。

2.2 讲求实用原则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必须考虑实用性,这既包括总体目标要具有现实性,也包括各具体目标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知识经济时代,市场体制的确立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高校必须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利用机制调整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共享机制上来,把以前的独占资源调整到现在的共享资源上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既符合当前实际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思想理念。

2.3 质量效益原则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达到优化,简而言之,即是否达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国研究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出发点,就是资源利用率问题。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要遵循质量和效益原则,即指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配置,使得各类教育与社会需求保持均衡,包括教育资源占社会总资源的比例、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教育资源在各类教育间的分配,等等。

2.4 目标适度原则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等教育资源仍然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还造成就业难的问题。为了缓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矛盾,必须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服务的,合理的目标必须坚持适度原则,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综合考虑,才能制定出既有一定前瞻性又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共享战略。

2.5 体现特色原则

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在各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办学特色的作用更加突出。每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总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孕育出某一方面的特色。对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而言,关键是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归纳、提炼、融合、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因此,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必须实施特色战略,弘扬个性办学,以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区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3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条件

3.1 健全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各区域内的政府部门受利益的驱动,在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利益纠纷,甚至会造成各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这势必会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局。因此,建立各政府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成为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必要条件。

3.2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政策的统筹得力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要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和共享,必须按照优势互补等原则,出台相应的政策,包括由中央政府出台的宏观性指导性政策和各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的具体协调性政策。同时,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政策必须得到有效统筹。只有这样,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才能顺利进行。

3.3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法制建设得以落实

目前,有关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的法制建设仍显滞后。区域内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律,特别是有关高等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开发的责任界定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必须落到实处,使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4]。

4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具体措施

4.1 完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

要有效共享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必须要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财政支持和金融风险投资等配套保护政策,制定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人事管理制度。

4.2 加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要实现和建立区域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政府就必须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促进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必须建立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宏观调控协调机制、宏观调控激励机制。

4.3 健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保障机制

要健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保障机制,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协调机构,建立和推广区域内各高校间学分互认制度,积极开展区域内各高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等。

4.4 夯实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机制

要夯实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机制,必须建立利用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重视网络技术在资源共享中的充分应用[5],运用绩效指标对资源共享质量进行评估等。

4.5 细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高校微观运作机制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各高校微观运作为主。同时各高校需要有一批相关的机构来行使职能,主要实现高校微观运作控制机制、高校微观运作评估反馈机制、高校微观运作预警机制。

5 结语

本文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出发,理清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时代背景,探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初步建立管理科学高效、应对有力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从而保持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刘君.长三角名校联盟:中国常春藤盟校雏形显现[J].教育与职业,2007(10).

[2]王东京.高校教育资源区域性共享机制刍议[J].高教高职研究,2007(10).

[3]江泽民同志接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八六三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会议代表时讲话[EB/OL].//http://www.cctv.com/special/772/0/51488.html,2012-07-02.

[4]吴红.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金为民,郑敏.试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共享[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办学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