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晕厥患者5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2012-08-15 00:50李丽
淮海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窦房结阵发性心源性

李丽

晕厥是一组病因极为复杂的临床征象,以心源性晕厥最为严重,而复杂且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动态心电图已成为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回顾分析了临床上怀疑为心源性晕厥的5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旨在探讨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在诊断心源性晕厥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5~76岁。所有患者均有1次或多次晕厥,经病史、常规心电图、脑电图、心脏彩超、CT等检查未发现晕厥的直接原因,临床上怀疑为心源性晕厥,检查前1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2 方法 采用美国Century3000型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连续记录24 h心电图,检测中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嘱患者及家属协助详细记录生活日记,准确记录晕厥发生的时间。诊断标准采用郭继鸿、张萍主编的《动态心电图学》的诊断标准[1]。

2 结果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15例,晕厥4例;窦房阻滞10例,晕厥2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晕厥2例;反复发作短暂房颤9例,晕厥1例;房颤伴长R-R间期3例,晕厥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晕厥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晕厥2例;单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4例,无晕厥; 5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与检出心律失常发作时间一致的晕厥13例(23.2%)。此13例中10例与缓慢心律失常有关,经动态心电图诊断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3例晕厥与快速心律失常相关。13例晕厥患者中,发生心室停搏>3.0 s,共25次,其中10次发生晕厥;而心室停搏<3.0 s 150次,均未发生晕厥。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发生晕厥与R-R间期>3.0 s有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晕厥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依据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血管性、心源性、脑源性、血液成分异常性等几种原因。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排出量急剧减少,导致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晕厥,是晕厥中预后最为凶险的一类。一般心脏供血暂停3 s以上,可发生近似晕厥即一过性黑蒙,肌张力降低,但不伴意识丧失,5 s以上可发生晕厥,超过10 s则发生抽搐(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中的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系统疾病;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遗传性综合征;起搏器功能不良;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等。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常见病因,监测结果显示10例晕厥与缓慢型心律失常相关,此类心律失常引起晕厥可能是由于心脏停搏时间过长,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致脑部缺血缺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如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慢-快综合征、双结病变等,均易发生晕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有40%出现近似晕厥或晕厥发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缓慢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资料8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诊断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最后安装起搏器,预后良好,不再出现晕厥。晕厥发作和无晕厥发作病例,R-R间期差异性有显著性,提示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晕厥中更常见,动态心电图检测到长R-R间期>3.0 s时应考虑引起晕厥的可能。快速心律失常也可以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发作,本资料有3例患者晕厥与快速心律失常相关,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此类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考虑是严重的快心室率导致心脏舒张充盈障碍和心搏量的降低,从而导致低血压发生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引发晕厥较常见,而且可能发生猝死,90%左右的室速合并器质性如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和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以及长Q-T综合征、电解质紊乱、二尖瓣脱垂、药物中毒等,10%患者无心脏病为特发性室速[3]。本资料2例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均合并冠心病。

心源性晕厥病情重,预后差,常为猝死的前奏或组成部分,轻者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重者导致死亡,1年病死率可高达18%~33%[4]。诊断或排除心律失常性晕厥的最好方法是在典型症状出现时能记录到相应的心电变化。由于晕厥发生的时间短,常规心电图检查难以捕捉到与晕厥相关的心律失常,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安全性、长时性,能大大提高发作时的检出率,对由于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有定性的价值,对部分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但由于检查时间受限,出现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者,应行多次检查或行进一步检查。

[1] 郭继鸿,张 萍.动态学心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9-140.

[2] 李广平.缓慢性心律失常与猝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 (5):344-347.

[3] 张文博,徐文香,李翠香,等.心源性晕厥的新近观点[J].滨洲医学院学报,2005,28(6):4315.

[4] Farwell DJ,Sulke AN.Does the use of a syncope protocol improve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yncope[J].Heart,2004,90 (1):52.

猜你喜欢
窦房结阵发性心源性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勘 误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Tbx3在窦房结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犬窦房结功能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s 与老年窦房结功能减退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