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培养策略

2013-03-18 16:55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药学院校

周 力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81)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专业课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大量的青年教师(包括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进入高职院校。一方面,增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力量;另一方面,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

1 青年教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教育理论和经验

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医学类、药学类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缺少教学实践经验。新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一下无法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

1.2 欠缺药学专业综合知识

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建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基础上的,包括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等多方面知识。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开设有药学、药剂学、中药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药品营销等课程,对专业的细分要求不强,而对专业的广度要求较高。但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方向性较强,知识面不够广,导致青年教师的专业领域较窄,很难满足多门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1]。

1.3 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药学专业实践性极强,没有生产实践的教学是空洞和乏味的。而青年教师大多既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也不是行业专家能手,他们的理论知识够用,实践经验匮乏,对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不了解最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而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教不出技能过硬的学生。

1.4 缺乏行业资格

在药学专业领域,国家有行业准入资格制度,如执业药师、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等。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这些职业资格证。这样,既不利于指导学生,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发展。

2 青年教师培养策略

2.1 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还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2.1.1 严谨治学 青年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治学态度一定要严谨。做学问必须老老实实,容不得半点虚假。

2.1.2 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青年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从课上课下、一言一行、衣着待人等方面为学生做表率。青年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影响和启迪学生心灵。

2.1.3 爱岗敬业 由于药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因此教师也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在药品生产中体现着连续性特点,在药品检验中讲究客观公正性,在药品经营中讲究灵活性,在药品使用中讲究安全性,所以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也应注重这些方面的要求。

2.1.4 情绪控制 青年教师血气方刚,社会经验有限,特别是面对调皮捣蛋、违反教学纪律的学生时易冲动,在语言、行为上会有过激的表现,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青年教师应该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不生气、不激动,冷静三秒钟再说、再做,把学生的违纪当做学生成长的一段经历,当做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一种历练。

2.2 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为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应实行导师制,向青年教师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进行“一帮一”指导。青年教师为做好教学工作,必须努力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尽快过好“教学关”。青年教师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2.2.1 重视教案设计 教材所反映的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共识性成果,不是一家之言,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案不仅要反映这些共识性成果,而且要反映主讲者的理解、体会、探索;不仅要反映已有的成果,还要反映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学界的分歧、争论;不仅要传授已有成果,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理论成果解决现实问题,并丰富、发展这些成果。

青年教师要想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的最新成果、攻关方向和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深刻透彻的把握,就必须在教案设计上下工夫。具体要求:(1)体现专业特色。青年教师在备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针对专业特点进行教案总体设计,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授课内容应有所不同,教案内容要结合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特色,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学以致用。(2)博取众家之长。青年教师初次上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选用教材,还要借鉴相关教材。因为不同教材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通过比较尽可能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进行讲解,以利于学生接受。撰写教案时要勤思考、多研究,最终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3)熟悉教学内容的条理性、系统性。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系统性。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把教材吃透,掌握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案在内容上承前启后。在各章教案设计上,要注意内容的条理性,顺理成章,只有这样,上课才能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学生易学易懂。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时常带领他们复习已学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作为青年教师,更应主动掌握相关基础课程知识,特别注意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4)专业内容新颖。教案除了要反映专业课基本内容外,还要反映该专业最新的学术动态,引入鲜活的生产实践案例。(5)课后总结。青年教师通过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后与学生交流,针对不理想的授课内容找出不足之处重新进行设计,对学生反映好的方面及时总结,使教案内容不断完善。

2.2.2 强化语言表达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形式,是传递知识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语言素养对教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语言能力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高超艺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依赖于教师的思维能力、语文基本知识,依赖于思想及教育理论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否得到保证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将知识充分传授给学生。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语言模棱两可,繁琐混乱,死板生硬。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语言简练、逻辑性强、出口成章,青年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平时下工夫。青年教师在平常与人交流时,语言要准确、明了、简洁、易懂,注意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和逻辑性,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课前勤练习。青年教师要在课前反复进行讲解演练,只有自己讲解明白学生才能听清楚。青年教师可以在课前反复默讲教学内容,然后再大声讲解,有条件的教师也可边板书边讲解,将试讲中发现的讲解不清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或向老教师请教及时解决。

(3)适当加入幽默语言和动作。在大多数枯燥乏味的专业课教学中,时不时加入幽默语言和动作很重要,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对专业课内容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课堂幽默就成为学生的兴奋剂,学生开怀大笑后头脑清醒了,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另外,使用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还可以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

(4)课后勤思考。有条件的青年教师可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授课的全部内容,然后重放,认真听,找出存在的问题,如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流畅,哪些地方不熟练,逻辑表达如何,是否有习惯性口语等。想知道所讲内容是否简洁易懂,可通过学生听课的表情和对小提问的反应看出一二;也可主动邀请老教师听课,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只要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就会自然流畅。

2.2.3 改进教学方法(1)重视岗前培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专业知识扎实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欠缺。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接受有关教学技能、教师职业道德及学生心理咨询等方面较为系统的训练,完成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初步掌握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方法,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具备了基本的教学能力。

(2)全程跟踪听课。青年教师尽可能全程跟踪老教师讲授的相应课程,通过对一门课的跟踪学习,可思考一些问题:老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他们是怎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的?在思考过程中领会其思想精髓,这对青年教师把握课程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很有帮助,能使青年教师更快地站稳讲台。

(3)记录教学心得。青年教师每完成一次授课任务后,要写出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查找自己授课中的不足。如记录学生对哪部分知识较难理解,可否引用形象生动的例子,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每次授课结束后,可根据记录总结归纳出一些更合理的教学方法。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要持之以恒并非易事,若能切实做到这一点,日积月累,教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青年教师应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以辅助教学,并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动画模拟方式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思维。但是青年教师也不能顾此失彼,要学会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课后积极学习、交流。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讲课比赛、公开课教学等活动,认真听取教学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教学能力。青年教师之间要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2.4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2]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应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纸上谈兵。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

(1)凡新补充的专业课青年教师,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年实行坐班制,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其他时间在相关实验室坐班。在教研室和实验室主任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仪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独立完成科学实验研究、教学实验的准备和辅助工作,掌握常规的实验工作方法和步骤。

(2)青年教师经过一年的教学后,在二级学院(系)、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带着有针对性的题目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培训(实践)3~6个月,以便加深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相对应的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增强实践能力。

(3)青年教师在第三、四年要带着有针对性的题目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的项目开发,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在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困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2.2.5 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3]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药学类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并建立长期有效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师素质”培养体制和机制。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只有按照药学专业实际岗位的要求和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关要求来组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如果不具备科研能力,缺少科研实践,就会失去知识创新的源泉,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就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科研的开展有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其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只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就能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学生的培养大有裨益。因此,青年教师应重视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

3.1 增强科研意识

教师的科研能力包括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两个层面。学术研究是指教师从事本专业专门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研究是指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都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只有既重视学术研究又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才能更富有成效,教师才能成为教学、科研双优型教师。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是使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科研意识,把科研看做立身之本。

(1)青年教师在执教初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省内外学者及校内科研专家的学术报告会,了解学科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增强科研意识,激发自身的科研积极性。

(2)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短期进修学习、学术研讨、参观等活动,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掌握教育规律和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发现问题并加以研究。

(3)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院组织下加入各种专业学术团体,如药学会、执业药师协会等,使青年教师尽快找到专业归属感,找到自己的良师益友,开阔视野,增强动力。

3.2 加强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青年教师要取得创新性成果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论学习和团队合作是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1)重视理论学习。事实证明,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科学研究将是盲目的、肤浅的,科研活动便失去了根基。理论学习首先要读教科书,通过学习教科书,对所研究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掌握。其次是读专著,在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读专著,可以使青年教师对所研究的学科各个理论部分有深度把握。最后是阅读相关专业期刊论文,通过读论文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了解他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使自己的研究具有时代性。

(2)加强团队合作,尤其是加强与本单位、本系(部)各专业教师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可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可最大程度发挥人的聪明才智。青年教师应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加强团结,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与同事和睦相处,既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闯劲,又要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药学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多元化的过程,既要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又要结合当前药学专业领域发展的要求和高职院校发展的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1]陈德,李根林.药学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J].国医论坛,2006,21(5):44-47.

[2]周双林,夏苗芬,徐霞.药学类高职高专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5):60-61.

[3]段杭,孟梅,殷志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9):81-82.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药学院校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