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在中高职贯通医用物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3-03-18 16:55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次声波物理学医用

陈 珺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318)

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指学生入学时是中专生,毕业时获得大专学历,不同于以往的“3+3”中高职校贯通模式(高中+高职)。如今的新模式不仅学习时间缩短一年,在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其亮点。教师要“吃透”中高职教材,为学生更科学、合理地编排、衔接中高职的全部课程,真正体现贯通的特点。

医用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1],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内容较抽象,学习难度大,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由于学生只有初中文化基础,存在认知水平的局限、生活经验的匮乏和医学知识的贫乏等问题,因此,医用物理学的教学难度很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医用物理学课堂中去,而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适合医用物理学教学的方法。

1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项目为主要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有待解释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就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合理可行方案的教学方法[2]。与传统讲授法不同,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型的教学方法。

1.1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把项目课程限定于案例问题解决范围,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二是教师把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以活动和提问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1.1 围绕项目,以案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讲解过程,而是根据学科要求,联系专业特点,把教学内容问题化,让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教学全过程。消除课堂呆板、讲解空洞、内容枯燥、方法单调等传统教学方法的诸多弊端,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让授课内容更有实际意义。

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案例问题中,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及自学能力为重点,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1.1.2 采用引入式授课方法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生自学前提供教学大纲、模块及学习目标,同时采用引入式授课的方法,明确指出将来学生“能够(会)做什么”。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项目设计和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以有效的方式内化知识,既能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增加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3]。

1.2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课程设计理念

(1)强调整体设计: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非常注重对课程宏观结构的设计,严格按照模块、项目、案例引入、活动设计、知识链接、能力训练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以案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2)强调分析和综合:先把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具体活动,将学生引入复杂的、有意义的案例问题中,然后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来学习课程内容。其着眼点在于先获取这些知识,再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来完成项目,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判断并进行决策的能力[4]。

2 案例设计原则

案例引入和活动设计是引发学习和连接学习活动的主线,是教学的起点,同时又是学习过程的动力。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能否有意义地进行,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良好的案例设计。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并遵循以下原则。

2.1 真实性与关联性原则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围绕项目,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来组织课程与教学的教育方式,它要求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真正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能感悟到或完全能够想象到并在大脑中建立表象的。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资料进行加工改造时,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水平,考虑到个体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此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案例。

2.2 典型性与针对性原则

在案例选择时,教师应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如果选择影响面大、代表性强的案例,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案例本身还具有示范作用。同时,案例不能过于简单,否则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兴趣。只有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索、学习。问题不一定有固定、程式化的“正确”的答案。选择的案例要针对性强、切合主题。

2.3 新颖性与神秘性原则

选取的案例要新颖。新颖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对身边类似事例的关注,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答案的内部动因。案例还应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或悬念,以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和理解学科概念。

3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首先,要根据教育目标与专业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查寻或编写适宜的案例。其次,对学习内容按照模块、项目进行编选和整合。每个模块有模块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及复习题和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确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第三,围绕项目组织安排教学。每个项目有案例引入→活动设计→知识链接→能力训练,如这节课将学习什么知识,这些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在原有的物理知识层面上有何提高,如何与专业建立联系等,让学生明白学习医用物理学的意义和用处。

4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医用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医用物理学案例的应用也同样是千变万化的。在讲了共振和次声波这两部分知识后,可以引入下面的案例。

1890 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的货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失踪。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的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上的东西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辨,就连那些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船上没有丝毫烧灼的痕迹,因此排除了遭遇雷击的可能;没有厮杀打斗的迹象,于是排除了外来侵入的可能;船上当时贮存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故而排除了能量衰竭的可能。同时,在所有遇难者身上,都没有找到任何伤痕,也无中毒迹象。法医的解剖报告表明,死者生前个个都很健康,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致命的可能[5]。

案例提出来后,先让学生思考该用什么理论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逐一讨论:(1)什么是次声波?(2)次声波有什么特点?(3)人体内各器官是否总在律动,且存在固有频率?(4)如果人体的脉动频率与次声波的频率接近或相等时,会产生什么后果?当学生讨论完最后一个问题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制造惨案的凶手,是一种当时人们不很了解的次声波和共振现象。当日海上有风暴,风暴中的次声波强度增大,如果次声波频率正好在人的心脏的固有频率范围内,便产生共振现象,导致心脏狂跳、血管破裂,血液停止流动而死亡。

这个典型、真实、神秘的案例,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出答案,因此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案例的思考与讨论之中。形象生动的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了共振和次声波这两部分知识,将医学与物理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学生对此案例印象深刻,就算经过较长的时间也能记忆犹新,对该部分的知识自然不容易遗忘。

综上所述,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快乐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项目课程案例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案例,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王光昶,张建炜,陈涛,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6):1136-1138.

[2]范蓓蕾.案例法与语文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120-122.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1.

[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仇惠,余大昆.医学物理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次声波物理学医用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次声波武器(上)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