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类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3-03-18 16:55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医学类化学实验教学

董 微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医学类化学课程是医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医学本科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主要依靠化学实验验证。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关键[1]。传统医学类化学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指导教材为中心,以验证课堂理论为目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按知识点分成多个实验项目来组织实验教学[2]。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模式是2002年由美国教育家Michaelsen LK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础上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人的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3]。虽然TBL教学模式被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引进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其在医学类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院在实验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模式,并对具体实施方案作初步探索。

1 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TBL教学模式侧重贯彻“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4]。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上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T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出色的教学技能和课堂驾驭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本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因而,在采用TBL教学模式前,我们对化学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如开展TBL化学实验教学的讲座,介绍国内外TBL教学模式的发展、请学院已开展TBL教学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等,为TBL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 精心设立教学目标

在开展TBL教学前,教师应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已掌握知识的情况,针对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设计实验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在设立教学目标时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设计实验内容,体现实验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配位法水的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试验中,既可以让学生学习配位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又可以让学生以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为样品测定其硬度和钙镁离子含量,从而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第二,实验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增强学生完成实验的信心。例如,在缓冲溶液的配制、pH值测定和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这两个实验中,要先安排前者。通过完成第一个实验,让学生学会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中,基于第一个实验的技术基础,只需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即可,为思考与探讨问题留出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不同实验中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技能进行反复练习。

3 教学目标的实施

3.1 合理组建学习团队

合理分组是TBL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每组应以3~5人为宜。分组时可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和一贯表现,每组均由成绩好、中、差的学生组成。同时推选一名组织和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全组人员的讨论,其他组员分别根据各自专长及实验的需要分配不同的任务。分组的目的是以团队为单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使命感。

3.2 安排实验任务

理论课教学结束后,教师提前一周将精心设计的实验任务下达到各个实验小组。让学生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等,了解实验任务的背景和实验原理,熟悉在实验中用到的相关仪器及其操作步骤,并告知学生课上将进行个人或小组测验,实验后进行小组讨论。

3.3 个人测验

开课后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个人测验,以试卷方式进行,组与组之间交换评分(占总成绩的20%)。测验内容为这一周的学习部分,目的在于考查学生预习效果,从而保证实验顺利开展。

3.4 实验开展

按照课前分配的角色,由小组长主持实验的开展。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微型实验需要收集仪器)、配制实验所需的试剂、进行预实验摸索实验条件、正式进行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为学生增加实验难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小组长的主持和组员间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验结束后教师根据各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的60%)。

3.5 实验讨论

教师可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讨论题目,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讨论。小组内讨论由小组长主持,组员各抒己见,最后由组长整理形成统一结论。小组间讨论由教师主持,对组间不同意见作出解答,并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各组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与完整程度,教师和各组组长给予打分,计算平均分(占总成绩的20%)。

TBL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1]董微,葛欣,隋丽丽,等.微型化学实验在医学类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98.

[2]陈伶利,李杰,程莉娟,等.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6-8.

[3]李晓南,池霞,童美玲,等.儿童保健学教学中应用TBL模式的探索与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84-85.

[4]李桂波,宋晓环,朱莉,等.T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121-122.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化学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