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2013-03-18 16:55焦啸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试剂生化仪器

张 蕾,焦啸波,陈 路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生化检验是现代检验医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在临床上生化检验的报告能为多种疾病的诊疗提供宝贵的信息,因此,相关项目测定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的正误。临床生化检验离不开五大元素,即标本、仪器、试剂、方法和技术、检验人员。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需分析影响检验过程的各种因素,严格执行生化检验规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1 标本

生化检验的标本皆取自于人体的体液,标本检测前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标本的质量,这是检验质量保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研究,由于标本本身质量问题给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占总影响因素的70%~80% ,甚至更高[1,2]。

1.1 标本的采集

病人的准备是标本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采样人员在检查申请单时首先应针对病人所测项目再次确认其是否按要求做好留样前的准备,如进行空腹、禁酒、禁药等询问,确认无误后才能采集标本。

生化检验标本中最常见的有血液、尿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其中又以前两者最为多见,在采集过程中也最易出现问题。血液采集过程中以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最为突出[3]。很多生化检验指标在血细胞内外分布差异很大,溶血会直接导致测定结果的异常,如1%的红细胞破裂会导致血钾浓度成倍增长,因此,在采血时应避免溶血的发生,如止血带使用时间尽量要短,操作熟练一针见血,血液注入试管及真空管摇匀动作要轻缓等。采血时还应注意以下细节:正确选择真空管,对住院病人特殊用药进行标注,对输液过程中及身体残疾者应选取不受血液循环影响的一侧,门诊病人采血时体位皆要求为坐位。生化检验的尿液标本按种类可分为随机尿、定时尿和24h尿,其中24h尿样的检测结果是以质量单位而非浓度单位显示,因此,在收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询问和标注病人24h尿体积,否则无法得出有参考价值的检测结果。

1.2 标本的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后需根据所测项目的要求注入正确种类的真空管,目前常规生化检测多用含惰性分离胶的促凝管。由于采血后绝大多数生化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血清中的浓度会产生变化从而使检测结果发生较大偏差,因此,血液标本在采集后应尽量及时分离并测定,这就要求医院准备好足够数量的离心配套装置,以防标本高峰期时因等待离心而影响检测结果。尿液标本如放置时间较长需添加防腐剂,以防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引起尿液中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送检时首先要将尿液标本混匀。

1.3 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血液标本如遇到凝血较慢等原因不能及时分离则应置于37℃水浴保存。分离后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应根据检测项目要求进行低温保存。值得提醒的是,LDH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反而容易丧失,如不能及时测定应置于室温保存。

标本运输过程中需注意低温、防震、防污染等要求。据调查,目前很多医院的病房标本是由护工送往检验室的,有些护工没有相关医学知识,经常发生因一批标本量少而不及时送样的情况,这必然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医院要对护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考核。

2 仪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设备已经取代了人工检测,各大医院目前皆使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标本的测定,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及所使用试剂的成本,也大大减少了人工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误差。但这也对生化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具有各项目测定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校正、保养、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仪器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的工作重点已经由以往单纯的项目测定逐渐转移到仪器的操控上来。检测过程中必须做到人不离机,通过观察机器的运行状态特别是反应曲线的变化发现质控、定标、标本检测等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4]。

3 试剂

目前常规生化检验测定所用试剂多为商品化的试剂盒,试剂质量不过关或者变质都会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在更换不同厂家和批次的试剂盒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如通过各种评价试验测试其线性范围、稳定性、常见干扰物、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确实符合试剂盒说明书中所述参数后方能投入使用。有些试剂在使用前需要将固体粉末进行溶解,溶解后的试剂保质期会大大缩短,故在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将长期储藏的试剂和近期要用的试剂分开保存,以此减少可能的交叉污染以及防止储藏温度的变化导致试剂保质期缩短。

4 方法和技术

每一项生化检验指标的测定都有多种测定方法和相应的技术,如A L T和A S T的测定有赖氏法和连续检测法两种常规方法,前者对仪器的要求比较低,甚至可以手工操作完成,后者必须借助自动生化分析仪,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受到的干扰因素比前者少。医院在选择某一项目的测定方法时应遵循实际可靠的原则,在医院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选择目前已经公认的最准确的常规方法和技术。

5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是整个检验过程的核心。标本的采集处理,仪器的操控,试剂的购买、使用和储藏,方法的选择等都是由检验人员实施的,检验人员的能力高低不仅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也影响到检验工作的效率。检验人员首先要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具备实验室管理能力以及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和病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检验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检验人员还应具备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敢于验证及使用新方法新技术的胆识。

总之,为了保证临床生化检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减少检验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临床生化检验室应当坚持做好常规室内质控,保证日常仪器和试剂状态良好,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定期更新仪器,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使用最新最可靠的检测方法;检验人员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建立规范化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加强医学检验和临床的沟通,使临床生化检验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终实现提高整个医院医疗质量的目的。

[1]张治文,肖丽娜.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保证[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185.

[2]夏乐欢,夏勇.加强分析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73-74.

[3]覃瑜,戴庆忠.血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6):425-426.

[4]朱延清.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68-1371.

猜你喜欢
试剂生化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