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3-04-11 01:46陶静燕许庆高吴大红
关键词:财务报表会计专业案例

陶静燕 许庆高 吴大红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财务报表分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能力.而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1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目标定位模糊[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授对象的面比较广,既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又有非会计专业的商科类学生,如国贸专业、工商专业的学生.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其次还要考虑不同院校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如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同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教育程度深浅不同,分析财务报表能达到的深度也有所差异.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结合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的程度而定,但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比较笼统,没有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处理.

1.2 教材内容体系差异较大[2]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参考教材很多,不仅名称有所不同,如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等,而且体系内容上也有所出入,比如同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分析》教材,有一本是张先治主编的,还有一本是张先治和陈友邦共同主编的.前一本教材内容包括财务分析概论、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综合分析四大部分,而后一本教材内容包括财务分析概论、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评价四大部分.两者对比,我们发现前一本教材的会计分析和后一本教材的财务报告分析这两部分内容编写思路完全不同.会计分析是按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四个角度进行内容阐述的,而财务报告分析则是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尽管教材体系内容的安排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对于任课教师来说选用体系不同的教材在财务报表具体分析的视角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所以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相对来说就比较关键.

1.3 教学方式单一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传统课堂讲授型教学模式,其他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采用较少,而且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相应的实验教学,学生听得很多,但练得很少,因此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仅限于理解,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1.4 考核方式单调,难以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3]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核为辅,期末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多采用闭卷形式,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作业和课堂表现.财务报表分析由于涉及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数据计算,而难以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考试中完成,因此期末考试只能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财务分析水平的高低.有些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强记硬背也能考出比较满意的分数,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投机取巧,有悖于教学目标要求.因此如何调整课程考核方式,使之既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又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环.

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2.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程度确定教学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内容可深可浅,视教授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程度不同,教学目标也应有所差别.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具备财务报表分析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可以定得高一点;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一方面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将来工作中也不一定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因此教学要求就可以相对低一点.比如资产负债表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求能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既要分析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的质量,又要进行资产结构、资本结构的分析以及资产、资本两者的匹配分析,还涉及到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的结合分析以及趋势分析.这个分析的过程中须用到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甚至高级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很多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相关的前设课程只有会计学这门课,也就是说他们缺乏进行深入财务报表分析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只能要求他们初步具备对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合理性作出恰当评价的能力.

2.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面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可选用不同的教材体系,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教授的内容可以只包括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张财务报表的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和综合财务分析这几部分内容.而会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以及一些专题性的内容,比如跨国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每部分的内容也可有多寡不同,比如综合财务分析,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只介绍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再深入介绍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以及财务预测分析等内容.

2.3 建立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模式

周晋兰教授(2010)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财务分析课程的三维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和学生互动.通过案例的讨论剖析,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最后的实验教学环节,则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要求其独立收集资料,完成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师只负责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打分.三个环节相辅相成,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4].

实验环节的设计是这个三维教学模式的亮点,是理论教学的配套实训教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以学习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某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根据教学的内容共分5次,对应着财务报表分析的5个主要内容,即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实验在相应的理论课程内容结束之后开始进行,每次实验为期一周,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以财务分析报告的形式上交,每次实验还抽取部分学生上台用PPT进行汇报,汇报的内容同时也作为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4 建立学习团队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两种形式.团队学习是有着共同学习目标的多个学生参与的互助型群体学习.团队学习有个体学习不可比拟的优点,比如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团队成员的互相帮带,实现共同进步.有些教学模式,如前述的案例教学因为需要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所以必须依靠群体学习才可以完成.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中建立学习团队是一个核心环节,依靠学习团队,三维教学模式才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学习团队的建立是由学生自愿组合形成的,各学习团队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学习团队成立之后,按照民主的原则推举一个组长,负责整个团队的管理和与教师的联系.学习团队的相关制度由学习团队的成员共同协商制定,比如案例讨论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如何确定,任务如何分工,分数如何分配,缺席请假制度,学习经验的定期交流制度等.学习团队每次作业成绩中书面报告部分由教师给出,课堂汇报部分由教师和评委同学共同给出.如果各团队成员的贡献差异比较大,那么还可以由组长按照成员贡献度大小进行调整.这样每个同学的努力程度都会影响整个团队成员的成绩,反过来团队成员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同,得分也不同.学习团队成立之后,教师需要定期了解团队的活动情况,还可以根据作业成绩判断学习团队是否有效,对于没有发挥作用的学习团队要及时进行调整.

2.5 建立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资源库

不少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中都有配套的案例分析,此外互联网上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财务报表分析也很多,但能作为范例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却比较少.大部分的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存在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的问题.而教学案例的缺乏既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又难以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模版,因此案例资源库的建立就很有必要.案例的来源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从现成的财务报表分析案例中筛选部分高质量的案例;二是任课教师在已有的教学案例基础之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三是从学生所交的作业中选取较为优秀的财务分析报告作为教学案例;四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财务报表分析大赛,获奖的财务分析报告也可入选案例库.

2.6 建立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能真实反映学生水平,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需要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首先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期末考试仍以闭卷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其次调整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作业成绩占50%,课堂表现和到课率占10%.作业成绩即前述三维教学模式中的学生实验环节的成绩,每次实验成绩各占10%,共50%.实验成绩的评定除了考察书面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之外,学生PPT汇报的课堂表现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因此作业成绩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反映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上述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想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也是一种摸索和尝试,希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良.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对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2,34:77-78.

[2]王丽艳.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153-154.

[3]陈素琴.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2012(4):121-123.

[4]周晋兰.《财务分析》三维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会计与审计,2010(6):46-48.

Abstract: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of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 Targeted at its defec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mode.

Keywords: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会计专业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