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字出版实训中心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013-04-11 01:46华江林许朝晖
关键词:实训室校企实训

华江林 许朝晖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0 引言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促进传统出版业全面向数字出版产业转型[1],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业界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数字出版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需要数字出版教育行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数字出版全流程采、编、校、排、出版、传播及销售等环节,设置新闻采编、编辑校对、图文信息处理、动漫设计、数字印刷、数字出版、出版与发行、出版信息管理等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实训环境,2009年,学院依托数字出版类专业群,实时地组建“数字出版实习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经过两年建设与发展,实训室基本覆盖数字出版全流程,在实训体系与理念、实训室管理、资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2011年12月,“数字出版实训中心”正式获批省级实习实训中心建设.

1 中心概况

目前中心有专兼职教师31人,现有师资队伍(含兼职)中,副教授或技师7人,占22.6%;35岁以下有24人,占77.4%;具有硕士学位19人,占61.3%;有28位教师在数字媒体、出版与发行、电子排版、艺术设计等方面取得中高级技能资格证书,占90.3%,初步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学历层次高、动手能力强的专兼相结合的实训教学团队.

中心确立了“岗位清晰、功能互补、流程全面、专业共享、管理集中、校企共建”[2]的实训中心建设思路.中心使用面积1326平方米,设备513台(套),资产总值达到650万元.下设10个实训室及1个工作室,分别是新闻采编实训室、电子编辑排版实训室、动漫制作实训室、现代编辑校对实训室、网络网站制作实训室、二维手绘实训室、数字内容加工实训室、光盘制作实训室、在线出版实训室、移动出版实训室及影视后期合成制作工作室.其中,电子编辑排版实训室、现代编辑校对实训室、光盘制作实训室为校企共建实训室,共建单位为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及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等具有数字出版运营资质的省内大型出版企业.

2 搭建校企“三层”对接的实训教学体系

作为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学院办学定位立足出版产业发展需要,为行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心实训教学体系采用校企“三层”对接,即学院与数字出版产业对接;专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对接;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实现校企人才、资金、技术方面共享,从而实现产业、行业、企业和学院多方面的共赢发展[3].

2.1 学院与数字出版产业对接

为进一步融入产业,加强与产业对接,助力学院专业又好又快发展,学院与新闻出版总署、行业协会、出版集团等产业部门开展项目对接.办学之初,学院确定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新闻出版类产业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为了适应新闻出版产业转型需求,2012年学校申报的“数字出版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成功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以数字出版行业为服务对象,建立起立足本省,辐射华东,服务产业的研究、培养示范基地,发挥在安徽省、“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出版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引领作用,为数字出版行业发展决策、产能布局、资源配置以及人才标准等方面提供支持.

2.2 专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对接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严重脱钩,这就迫切要求专业要和企业进行对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双方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顶岗实训、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近年来,相关专业与数字出版3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专业与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化:成立由企业一线专家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订单班培养,为企业输送定向人才;企业给专业教师进行顶岗实训;专业给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申报课题.

2.3 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重点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来优化课程内容[4].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要求课程建设过程中,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5];二要对接企业工作环境,建设实训室;三要按照岗位要求,突出工作过程导向,实施课程教学;四要对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6].按照课程与岗位标准对接的建设思路,课程建设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目前省级建设精品课程有3门,分别是《数字视频策划与制作》《电子排版》和《图形图像处理》,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7本.

3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管理机制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明确提出“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7],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与前者的融合”的新思路.实训中心通过多种途径把开放管理机制做实做好.

3.1 成立学生专业兴趣小组,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专业实训室建成后,正式选拨教师管理员,管理员选拨条件首先是要熟悉仪器操作、使用及维护,其次指导学生实训项目操作,最后选拔、组建和管理学生专业兴趣小组.

教师管理员针对实训开设项目,向相关专业招聘学生成立专业兴趣小组,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打造一批优秀的学生,真正实现“以点带面”.兴趣小组由5~10人组成.兴趣小组不仅负责实训日常管理包括卫生、开放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参与由指导教师布置的实际工作任务.目前有编校、影视后期、Flash动画、摄影、摄像、网站制作及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兴趣小组.

3.2 承接企业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心实训室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掌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满足专业实训课程开设项目的需要;二是营造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利用空余时间,可以承担企业项目制作.目的就是共享实训室资源,实现对企业开放[8].

学生在接受基本理论知识和仿真实训项目实训的基础上,离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让没踏入社会的学生接触企业项目,提前感受企业生产氛围,创造部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无时差”转换[3].3年来,学生在校内实训教师和企业员工指导下,编辑实训室完成时代出版下属各出版社图书出版内容编排加工达1亿2千万字,为中心实现收入6万余元;动漫二维手绘室为安徽美术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完成插图设计3000个左右;数字内容加工实训室为多个数字内容加工企业承担数字内容转换工作.

3.3 参加行业竞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心实训室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由专业兴趣小组成员管理,教师悉心指导,为参加行业大赛如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印刷技能大赛、数字艺术大赛等学生提供考前培训、赛前练兵、模拟实训场所.通过大赛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据统计近年来共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2人次,行业大赛二等奖6人次,省级一等奖3人次,省级二等奖6人次,省级三等奖15人次.

4 打造“校企互融”实训教学团队

扎实做好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实训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所在.数字出版实训中心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打造一支“校企互融”的教学团队.

4.1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学院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9]的专业建设机制.学院各个专业从申报开始,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行业专家等5~7人组成[10].专业骨干教师掌握先进教学理念,组织调研,人才需求分析,统筹规划专业建设;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规划实训室建设,承担实习生指导工作;行业专家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人才需求等情况,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2 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长期顶岗实训

作为实训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是提高教师技能的重要环节[11].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引进过程要求高学历、高学位,普遍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和动手能力是软肋.专业教师都迫切要求通过企业顶岗实训深入了解企业,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训,教师可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思考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原因.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进而思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11].当然学院教师也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起学院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为下一步科研立项奠定了基础.中心先后组织了15位专业教师分赴12家企业顶岗实训,每批教师实训时间为六个月,有的甚至达一年左右时间,中心90%实训教师都到企业顶岗实训,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90.3%.

4.3 企业技能人才进课堂

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学院采用柔性引进、直接聘请、开展讲座等方式,组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库,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上课[12].企业教师授课过程中,学院派专任教师听课,一方面能提高专任教师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与兼职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学院数字出版类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教师兼职库达到20多人,基本覆盖数字出版类专业核心课程.每年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交流至少二三次,加强与国内外数字出版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了解行业最新技术、新工艺和人才需求,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省级数字出版实训中心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工学结合的校企“三层”对接实训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搭建了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管理机制,培养学生主动实践意识和能力.打造“校企互融”实训教学团队是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中心建设以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院办学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随着高职实训教学新模式及新理念的产生,依托数字出版实训中心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很多新课题需要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全球化:中国出版业的挑战与机遇[N].文汇报,2009-10-17.

[2]梁迎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88-90.

[3]曾益坤,周宁武,丁继安.“三层对接”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探索——以湖州市公共实训中心基地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5-28.

[4]龚雪梅,闫娜,陈毛华.高职院校园艺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09-112.

[5]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4):16-18.

[6]王珍娥,金文兵.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职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10-113.

[7]张红光,孙晓娜,纪常伟.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6-19.

[8]王永莲,王晓琼.引名企进校园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126-128.

[9]李建波,张燕,张会芬.行业企业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与职能[J].首都教育学报,2012,6(9):31-32.

[10]饶雪梅.工学结合——构建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07(12):29-31.

[11]李洪军,赵云鹏.企业顶岗实训是培养专业教师的重要途径[J].课外阅读(中旬),2010(9):10-11.

[12]唐冬生,罗敏杰.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1):59-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center construc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vincial Digital Publishing Training Center, the Center puts forward a three-layer integ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uilds an ope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centered on the students, and creates a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team. Since its construction, the Center has improv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and develope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Keywords:digital publishing; three-layer integration; ope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practical ability

猜你喜欢
实训室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