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古镇的传统水乡风貌及其保护更新策略
——以绍兴东浦镇为例

2013-04-11 01:46惠国夫刘官海
关键词:水乡风貌老街

惠国夫 刘官海 陈 越,3

(1.浙江邮电职业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2.四川省遂宁市规划局,四川 遂宁629000;3.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0 引言

“江南”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既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别具内涵的文化意象.它经常出现在历代文人骚客的诗词咏叹中,大家只要想起“江南”,就马上会想到烟雨朦胧的水乡风光和千古风流的人文遗韵.这些美好印象既包含有宛如天堂的苏杭古城,也有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这样知名的江南古镇,但其实还有更多不太知名的江南古镇,它们都是江南风光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古镇同样拥有临水而建、枕河而居的建筑格局,也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韵.比如,绍兴东浦镇就是典型的传统江南古镇.一方面由于没经过大规模的城市拆建和开发,它还保留着独特的水乡建筑风貌,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旅游知名度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正在逐渐走向衰败.如何保护和更新古镇的传统水乡风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遗存的水乡风貌

绍兴素以浓郁的文化气息、迷人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东浦镇正是水乡古村镇的杰出典范[1].东浦原为杭州湾边的滩涂,东汉永和九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围筑鉴湖后这里始成陆地[2],到南宋时已经形成现有的集镇格局,清嘉庆时期成为繁荣的商业市镇.东浦现存的民居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单体建筑以位于镇区北面孙家溇的徐锡麟故居最为出名,而整个镇区主要的历史遗存街区为东浦老街.古镇沿河布局,南北两岸多为古建民居,建有石桥贯通南北街区,是典型的江南商业小集镇.

1.1 总体布局

东浦老街是原东浦镇的主要镇区,它东起东绸路,西至环西路,长度约600米左右.整个街区空间具有典型的亲水特征,穿街而过的河流构成了街区的主要空间轴线,建筑主要是沿河布局,形成东西走向的历史街区.由于镇区较小,道路和街巷并无明确的主次之分,交通和人流主要依靠河流和沿河街道进行流动.街区空间大体沿河呈“一”字形态分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房—街—河—街—房”空间格局.由河道的自然分汊和人工修建的古石桥形成街巷空间分割和街区景观节点.整体布局充分利用了自然有机的河道和岸线,形成错落有致的江南水乡建筑风貌,并结合运输水网形成了曾经颇具规模的商业市镇.

1.2 道路景观

东浦老街的人流和客货交通主要依赖街巷和河网进行,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石桥、河流、石板路.东浦老街像其他众多江南古镇一样,河网交通曾经是它主要的交通形式,但随着传统商业市镇经济的没落,居住人口减少,经济地位下降,并伴随着现代公路、铁路等交通形式的兴起,古镇居民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河网交通,主要保留了日常生活的道路交通.

镇区的道路主要用青石条铺砌,大部分都采用横向平铺方式,一般宽度在1.2米左右,宽一点的地方1.5~1.8米左右,窄一点的地方则0.9米左右.也有采用石条纵向平铺的路段,假如是岔路或窄巷的话,路宽为0.9米左右.也有道路穿房而过,房子沿河构筑墙面,形成了0.9米左右的窄弄.老街区沿河南北两侧的道路和岸基部分均采用青石条修筑,青石条质硬耐磨,坚实牢固.沿河流走向整齐铺砌,既有利于道路岸线的稳定,又跟沿河廊道的木质构件相配合,比较古朴美观.

东浦镇是著名的桥乡,东浦老街采用石桥联系东西两岸的交通,主要桥梁包括新桥、大川桥、庙桥、东建桥、大木桥.其中庙桥、大木桥为平板桥,新桥、大川桥为拱桥,整体宽度在2.1~2.2米左右,桥面净宽在1.7~1.9米左右.东建桥桥体尺寸相对较大,桥的整体宽度为2.9米左右,桥面净宽2.2米左右,主拱跨度较大,超过3.5米.这些桥梁沟通河流两岸,维系陆路交通,并且除东建桥外,都是拥有超过百年的古桥,具有相当历史文化价值.

1.3 传统民居

沿街建筑是古镇水乡风貌的主体,也是承载古镇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物质场所.东浦老街的建筑拥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它们主要采用砖木结构,临水或临街建造,建筑整体上呈现出江南建筑特有的粉墙黛瓦的特质.但是,东浦镇的建筑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建筑墙体地基部分多用青石,并且从地基往上延伸0.2~0.3米的主墙体也采用青石,有效保护了墙根部分,也有部分建筑采用由墙根往上延伸2.1米左右的石削墙,这样的砌筑方式能够增加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牢固度,看起来比较古朴,建筑立面的体量感也比较好.

东浦老街现存建筑的主体结构大多采用穿斗式木构框架,建筑层数多为两层,也有部分一层建筑,但多为连接建筑或附属建筑.整个街区老建筑除街巷交叉口处有“T”型节点断开外,基本呈纵向沿街或沿岸线连续排列,形成错落有致、高低连续、曲折环绕的建筑竖向界面.虽然东浦老街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统一,但它的建筑立面的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沿街建筑主立面的下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于商业店面的可拆卸的全木板门活动隔断,一种是普通民居的木门、木窗、砖墙相结合的立面形式,其中部分建筑的窗棂格栅和墙面装饰相当精美.沿街建筑主立面的上部也比较丰富,层高较低者多为全木结构的阁楼样式,层高较高的则多为开有窗户,并做白墙粉饰的砖体结构.沿街建筑的侧立面少部分为马头墙结构,大多数为人字形山墙,部分山墙开有门窗,样式比较多,从侧面看去绵延起伏,别有一番景致.相对于造型和表现比较丰富的建筑立面,屋顶的样式就比较统一了,它的主要形式为硬山顶,采用传统的人字形的椽檩木结构框架,并用青瓦覆盖.部分屋脊用砖瓦装饰一下,并使正脊末端翼角处向上翘起,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水防雨.部分建筑的沿街屋面檐口向外延伸,下用圆形木立柱承重,并用石墩作为柱基,所形成的檐廊,可以作为沿河通道,具有良好的遮蔽功能,部分廊道还设有石凳、护栏,供休憩之用.

2 古镇保护面临的问题

整个东浦老街虽然经过地方政府整治和改造,但一些必备的社区生活所需公共设施缺乏,道路、供水、供电、消防、垃圾收容、公共卫生等设施很不完善.河流的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一些河岔处存在着水面垃圾堆积现象.遗存的历史建筑老化严重,老街区缺乏活力和人气,看上去比较冷清.总体而言,东浦老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建筑的自然老化

整条东浦老街的建筑都缺乏必要的修缮和正常的维护,大部分建筑的墙体都开始剥落和发黑变青.一些承重木构件如柱、梁、外露的椽头都存在严重的自然老化和侵蚀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装饰构件如窗棂格栅、木门板、护栏、座凳等一样存在着自然老化现象,并且有部件已经被拆掉或者用其他材料替代.只有一些石质构件如石雕、石墩、石门槛、石漏窗等,由于材料耐久和强度都比较好,反而被完整保留下来,但也存在被恶意挪位和废弃使用的现象.

2.2 历史建筑的人为破坏

东浦老街建筑虽然自然老化严重,但是人为破坏对历史建筑的影响更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居民新建住房,一些木构老建筑逐步被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取代.新造建筑的立面和材质肯定会失去原有古色古香的历史风貌,并且一些私拆乱建和违法搭建也使得老街部分区域空间布局混乱,建筑风貌很不协调.其二是由政治原因造成的破坏,解放后很多原有地主富人的大宅被拆分成小间分给贫民,造成原有住宅整体性被破坏.并且一些艺术性较高的公共建筑如土地庙、戏台等,因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而被拆掉或被改建成工厂,原有建筑历史风貌荡然无存.一些石质的建筑装饰构件如龙形柱头、龙纹窗漏、铜钱形墙体装饰等都在文革时期被强制破坏,损毁严重.

2.3 老街区“空心化”现象

由于现代道路交通的兴起,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水乡人们原来逐水而居、以水运船渡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生活不再依赖于自然水系.老建筑的厨卫、水电、照明、道路等基础设施没有新建的现代建筑来得便利,这样导致大部分青年人口不太喜欢居住在原有历史建筑里面,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原来商业市镇的经济发展较好,能够容纳大量的人口就业,现在的古镇经济与此相比就逊色很多.这使得老街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更为凋敝.东浦老街原住民的青壮年人口基本上已经不在此工作和生活,现在的居民多为老人、小孩和外来租住户,存在着空心化现象,整个老街除了早集时还有点人气,其他时间基本没有什么人流.

3 保护和更新策略

东浦镇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还保留着比较古朴完整的水乡风貌.这既是历史记忆的延续,也是旧时“江南水乡印象”物质场所的遗存.传统的街巷、古朴的民居、曲折连续的廊道和零星散落的店铺,再加上镇上悠然自在生活着的居民,这样的生活场景能够引发人们对旧时江南古镇的无限遐想与追思.所以延续和传承这种水乡风貌一定是保护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规划和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和居住条件,并进一步开发它的文化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3.1 延续和更新东浦老街的建筑历史风貌

统一修缮和维护现有老建筑和老设施,加固和翻新一些承重构件,在保留原有质感的前提下,替换一些装饰部件.注意风貌的整体完整,改建一些解放后修建的建筑,把它们改建为仿古样式的商业店铺或其他公共设施,在原有建筑已经毁坏的河流岔口节点处,可以兴建公共活动场所,增加社区交往的互动性和亲密性,增强社区的活力.

注重保护老街建筑立面,对传统风貌影响比较大的建筑可以拆建与改造.老街区域要有统一的入口和标识,明确划定建筑风貌保护等级,拓宽入口道路.统一改造供电、供水、排污、卫生设施,对一些破损的楼板地面加以替换和修理,改善老建筑的原有生活居住条件,使得居民生活更为舒适.

3.2 旅游开发以酿酒文化为代表的东浦历史文化资源

古镇可以通过开发旅游,来增强经济活力.一方面,保护和改建古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商业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发展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东浦镇,领略古镇的秀丽风光.但需要注意的是商业旅游的开发,往往会破坏古镇原有的生活状态、历史建筑和景观,并使得东浦容易与周庄等江南六大古镇形成同质竞争.

所以,东浦镇要有自己的旅游特色,传承至今的酿酒文化就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主题和亮点.鉴湖之水造就了绍兴名酒.使得东浦早在宋代就已成为绍兴酿酒中心之一[3].它的酿酒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如晚清学者李慈铭有“东浦十里吹酒香”“夜夜此地飞千觞”的诗句[4].同时可以配套开发一些展示绍兴地方水乡风情的项目.如可以改建一批店铺用来售卖东浦藕粉、绍兴臭豆腐、霉干菜、醉虾、醉蟹等地方特色小吃,也可以沿街建设传统手工艺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来展示木匠、锡匠、补缸匠等地方传统手工艺.在老街的河岔口处,可以复建一个戏台或道场,用来在特定的民俗节日展演地方曲艺或地方民间祭祀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古镇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他们的旅游开发参与度.因为居民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作用.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涉及它们周围的居民[5].

3.3 东浦老街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周边地产开发文脉并置

传统集镇和村落是一种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人类聚落形态,其空间结构形态往往形成于长期的历史积淀[6].东浦镇拥有由东汉至今2000多年的居住开发历史,留下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历史风貌,它是古越水乡风韵的缩影,典型的桥乡、酒乡、名士之乡.东浦老街是古镇水乡风貌的集中表现,可以把它作为镇区建设的中心景观和亮点来保护开发.在老街历史区域周围采用现代建筑和历史建筑文脉并置形式开发周边区域,并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用水乡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要素,把传统水乡建筑的粉墙、黛瓦、坡顶、穿斗结构等传统元素应用到新建筑的设计中,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和发展历史文脉.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东浦老街遗存的历史建筑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景观,采用新的材料、技术和工艺再现传统的建筑历史风貌,也是对原有建筑文脉的现代改造和重构.

参考文献:

[1]郑心雨.浙江名镇——东浦[J].华夏星火,1998(8):41-42.

[2]浙江省志名镇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名镇志[M].上海:上海书店,1991:280-283.

[3]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绍兴县文物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193-195.

[4]杨国军.周清:把绍兴黄酒推向全球第一人[EB/OL].http:// www.cnwinenews.com/html/200804/21/20080421082804.htm.

[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保护中心.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28-129.

[6]蔡志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江南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市古里古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0(4):83-85.

Abstract: Dongpu, a town in the neighborhood of Shaoxing city, 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water town in the area of Yue culture. Its old stree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radition water features. This town is in a traditionally historical context made up of the general layout, road landscape and traditional houses. But it is now under the challenge of the gradual ageing of old architecture, artificial damage, and the hollowing of its old blocks. In order to prevent Dongpu’s old streets from declining, 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following strategies can be taken: The traditional water features are to be both maintained and renewed, the touris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ed and the local historical context juxtaposed and reconstructed.

Keywords:Dongpu town’s old street; water feature; historical context; protection and renewal

猜你喜欢
水乡风貌老街
老街谣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包裹的一切
水乡哪里美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老街(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