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研究

2013-04-11 15:55蔡刚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环卫工人维权权益

蔡刚

(日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山东 日照 276600)

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研究

蔡刚

(日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山东 日照 276600)

环卫工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低、劳动条件差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要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劳动人事管理,提高环卫职工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切实落实保障措施;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突出维护职能,采取各种必要手段,切实维护广大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

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政府作为;工会维权

一、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的现状

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社会必不可缺的劳动群体,工作环境脏、累、差,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大部分为农村户口。据调查,环卫从业者中50、60岁左右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很大,从事环卫工作的女性占大多数,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保障缺失,很多环卫工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都得不到落实。长沙市1.1万环卫工人中只有三千多正式员工享有“五险一金”待遇。工资待遇较差,基本工资在城市最低工资线附近浮动。劳动强度大,没有休息休假,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甚至连结婚、生育都没有假期。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保障。据民革辽宁省委主委施中岩委员对环卫工人的一份调研报告,辽宁省现有城镇环卫从业人员400多万,其中320多万人是非在编的环卫工人,占到80%。在这些环卫工人中,93.7%的人认为收入太少,生活困苦;75%的人反映目前住房有困难;72%的人表示从事这个行业以后被排挤、被歧视、不被尊重;61%的人认为工作缺乏安全保障。由此可见,环卫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

由于权益保障措施的缺位,导致环卫工人群体和社会舆论的不满。近年来,广东东莞等地环卫工人罢工的群体性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城市的管理和社会的稳定。

二、环卫工人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一)环卫经费来源不足。环卫事业是一项典型的公共服务事业,一直以来,各地环卫经费来源大都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环卫经费投入也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沿海城市,环卫工人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由于一些相关政府部门重发展轻管理,对环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环卫事业投入不足。环卫部门既要维持正常开支,又要追求长远发展,加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难,就让环卫部门更加有心无力,不能保障环卫工人的权益。

(二)环卫体制改革尚不成熟。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环卫部门也被推向了改革的边缘,许多城市正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努力完成自身体制的转变。但事实是:一方面,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原来有编制的环卫工人地位尴尬:2004年,江苏省南京市进行环卫体制改革,撤销了江南八区环卫所等单位,并收回所有事业人员编制,取消了环卫所事业法人资格,随后,江苏省的多个市县也先后进行了环卫所的改制,结果由于受制于收入来源等诸多问题限制,使得众多的环卫工人既不是事业单位人员,又不是企业员工。另一方面,编外的环卫工人待遇越改越差。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发展方向应是要走向企业化、市场化,即“服务外包”,把环卫作业任务承包给私人或企业。经调查发现,服务外包模式下环卫工人的各种待遇和社会保障还不如环卫部门直接管辖的环卫工人的状况好。因为“服务外包”给企业,企业必然要赚取一定利润,压低成本,降低环卫工人的工资等实际待遇。这说明当前服务外包形式尚不成熟,环卫部门对外包企业的直接监督和管理还不到位。

(三)环卫工人维权意识淡薄。环卫工人和大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并且他们中很多人是找不到工作、迫于无奈才做的环卫工人。因此,他们往往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比较淡薄,不知何为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而且他们的力量比较分散,很难形成维权的合力。

(四)社会公众的环卫意识不强。社会公众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比如经常会有人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或把垃圾直接从远处扔过去,有时候甚至会扔到正在作业的环卫工人身上。调查发现,有些开车的市民,直接把垃圾从车窗上扔出去,环卫工人不得不冒着人身危险去道路中间捡拾垃圾,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据统计,从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日照市环卫工人在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中,共发生意外交通事故154起,其中重大伤残事故30余起。

三、保障环卫工人权益的措施建议

2012年5月,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障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劳动人事管理、提高职工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落实保障措施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权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人性化管理,依法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

1.思想上高度重视,为环卫工人缴纳各项保险。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公平稳定,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规划,采取必要措施有计划地逐步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为他们缴纳工伤、养老、医疗等保险,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严格要求环卫用工单位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用人程序,合理地确定和兑现用工待遇,定期为他们健康查体,落实劳保措施,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权益。

2.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对人工作业的依赖。《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因此,环卫企、事业单位应做好环卫人员的作业安全保障工作。应加强环卫作业道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卫清扫车辆有关安全作业标准。要完善和落实道路保洁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设置安全标志和设施,进行人工道路清扫作业时应配备使用具有警示和反光性能的安全服和安全帽。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人员的依赖必将会持续减少,机扫车、洗扫车等作业机械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补贴力度,督促环卫部门引进机扫、洒水等环卫作业车辆,多利用电动环保的小型机扫、洒水作业车,替代人工作业,减少涉及到环卫工人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服务外包”管理模式。环卫事业的公共性决定环卫经费来源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但政府部门也要推动环卫市场化改革步伐,坚持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外包企业的监督力度,严格要求外包企业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社会保险的缴纳,规范加班工资的发放,并逐步提高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竞标的方式选择服务外包企业。其次,要定期对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检查,监督其履行合同义务。第三,要实行绩效考核与补贴机制,把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奖优罚劣,对不合格的外包企业要及时更换。

(三)坚持正面引导,提高环卫工人维权意识

1.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卫工人的立法保护。

有必要加强对环卫工人的立法保护,把对环卫工人的补贴落实到一线工人。通过加强立法、执法,强制性要求相关单位为环卫工人缴纳社会保险,增强对环卫工人的保护。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环卫工人的维权意识。相关部门应该坚持正面引导,加强对环卫工人法律意识的培训,让其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帮助环卫工人集体维权。工会是劳动者权利的捍卫者和代言人,当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受到侵害时,工会应该主动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特别是在面对环卫工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时,工会更应该发挥维权的重要作用,坚决代表工人说话,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充当维护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伞。

(责任编辑:张希宇)

D412.6

A

1008—6153(2013)05—0030—02

2013-08-12

蔡刚(1969-),男,山东日照人,日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高级政工师,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环卫工人维权权益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维权去哪里?
漫话权益
呈贡区总工会: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慰问
跟踪导练(五)(4)
暖心!环卫工人收集50多把弃伞送给路人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