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四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013-04-11 15:55朱建明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力戒四风干部作风

朱建明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广西 玉林 537000)

力戒“四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朱建明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广西 玉林 537000)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当前,在全党仍然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要解决“四风”,必须要从加强学习教育、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下功夫,从而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四风”;密切联系群众;党群干群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当前,在全党仍然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对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力戒“四风”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要求

(一)力戒“四风”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建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出台了“八项规定”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释放了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彰显了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新气象,对于匡正党风政风、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带动作用。

(二)力戒“四风”是推进党的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举措

十八大报告强调: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当前,部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价值观认同缺失,“说的多,做的少”;个别基层党员脱离群众,“身在基层,不了解基层”,“身在群众,不服务群众”;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待群众感情冷淡,与群众“不能打成一片,没有共同语言”等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群众基础。当前,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基层组织和党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举措。

(三)力戒“四风”是解决干部队伍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从整体上看,我党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自身要求严,作风过得硬,工作干得好。但对照新形势的要求,也有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作风上和工作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思想作风方面,有的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畸变;在工作作风方面,有的懒散漂浮,不干实事,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在生活作风方面,有的贪图享乐,热衷于吃、喝、玩、乐,奢侈浪费等。这些问题影响极大,危害性强,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发展。

二、当前干部队伍中“四风”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一)干部队伍中“四风”的主要表现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一是存在形式主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只图虚名,工作不深入,调研走马观花,对基层实际情况调查了解不够,没有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不务实效,追求形式、图虚名、务虚功,工作不抓落实或落实不力、不到位。二是存在官僚主义。个别党员干部高高在上,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不愿意接触群众,认为群众有事自然会找上门来;认为群众素质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参考价值。三是存在享乐主义。个别党员干部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少比贡献,多比待遇和享受。在工作态度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和岗位工作,守摊子、混日子,愿做和尚不撞钟,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有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接待费超标比较严重。四是存在奢靡之风。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合时宜”了,排场阔气、争奢斗富才“符合时尚”,对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要求和制度纪律置若罔闻,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一副养尊处优派头,一股奢靡享乐之气,甚至以权谋私、胡作非为,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

(二)干部队伍中“四风”的原因分析

一是为民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做事时先想到为自己、子女、亲属、自己的小团体谋利,很少会想到为群众服务,渐渐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群众越走越远。二是工作作风不实。部分领导干部工作飘浮,脱离实际,深入基层了解、指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特别是领导干部亲自下基层更少,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开展实用性的调研相对较少,不考虑群众实际困难,造成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干部意见大。三是奢靡之风抬头。目前,很多干部无车不出行,食则不厌精,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观念被严重削弱。四是监督执行不力。近年来,虽然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纳入了党员干部年度考核,但考核往往限于字面上的考核,考核结果一般也没有与领导干部的奖惩、任用挂钩,致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出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坚持力戒“四风”,推进党群干群关系常态化

(一)加强学习教育,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着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精神与各地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做决策、上项目都要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意愿,防止出现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改进会风文风,清理各类检查评比,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尤其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不断改善民生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群众路线,着力解决官僚主义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克服官僚主义的利器。要深怀尊民之心,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的主人,切实摆正主与仆、官与民的关系,问政、问需、问计于民。要常兴亲民之举,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在同吃同住中体验百姓酸甜苦辣,在促膝交流中掌握工作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要恪守为民之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解决机关效率低下、办事推诿扯皮等问题,有效杜绝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现象。三是坚持艰苦奋斗,着力解决享乐主义问题。要牢记“两个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克服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上,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四是坚持廉洁从政,着力解决奢靡之风问题。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拂心灵之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杜绝奢靡、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干部作风建设实效性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创新活动载体,搭建活动平台,使干部作风建设有成效。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全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一是突出正面教育,抓好学习实践。针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实践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二是突出自我剖析,抓好问题查摆。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弄清原因,汲取教训,明确整改和努力方向,严防活动走过场。三是突出建章立制,抓好整改落实。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制定任务书,明确时间表,逐一抓好落实。要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群众满意。要强化正风肃纪,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规范人,也造就人。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领题调研、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的制度。领导干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体调研,并撰写出反映社情民意、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二是建立健全“挂包联驻”制度。完善“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联户、指导员驻村当代表”的“挂包联驻”制度,形成干部下基层常态化、为民服务长效化。三是建立健全“三进三同三问”制度。各级党员干部要结合“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自带课题、自带行李,进基层、进村屯、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零距离接近群众,面对面接待群众,及时掌握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是建立健全联系群众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按照办法考核。定期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对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情况进行动态考核评议。要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标准,并把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创先争优活动和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管理监督,实现全社会齐抓共管新局面

抓落实就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以监督催整改,以监督促落实,以监督出成效。一是推进党务公开。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心的事项都要公开,重点公开事权、财权、用人权等敏感问题;行政执法过程和决策过程都要公布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要尽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审批、登记、收费等“一站式”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纠正干部工作拖沓风气。二是完善监督体系。要健全行风评议工作体系,定期进行干部作风评议。调整充实部门行风和干部作风评议领导小组,完善评议考核制度,组建干部作风督查组,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要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继续开展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变事后追究为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追究相结合,实现监督的连续性。三是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广辟渠道,广开言路,完善社情民意反馈网络,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要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保证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1]习近平.集中解决“四风”问题[J].党建,2013,(7).

[2]谢迪斌.力戒“四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前提[N].南方日报,2013-07-02.

[3]张书林.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大兴“四风”[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2).

[4]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党内“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消解策略[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5).

[5]欧阳觅剑.官僚主义:易被忽视的重大危害[J].南风窗,2013,(14).

(责任编辑:曹木易)

D252

A

1008—6153(2013)05—0067—03

2013-07-10

朱建明(1983-),男,江西鹰潭人,硕士,中共玉林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主任,讲师。

猜你喜欢
力戒四风干部作风
忠诚担当 力戒空谈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论“四清”运动中党的干部作风建设
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的对策探讨
涵养静气,力戒浮躁
推行文明审计 提倡“十要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