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服务于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2013-04-11 15:55程文琴杨凡毛丹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研究型党校领导

程文琴,杨凡,毛丹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22)

党校图书馆服务于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程文琴,杨凡,毛丹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2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党校重要的职能部门,党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转变观念,通过建设研究型图书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教育,为领导干部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以适应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需求。

党校图书馆;执政能力;信息素质;研究型图书馆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十八大报告论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再次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赋予各级党校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搞好党校干部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党校图书馆应转变传统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的需求,服务于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党校图书馆在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校是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是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熔炉。《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图书馆是围绕党校教育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收集、整理、管理、开发和运用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为党校教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党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管理部门和知识服务保障部门。2010年《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第四条规定:“党校图书馆要适应党校大规模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需要,积极应对新技术条件下人们阅读行为和阅读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性,研究新情况,采用新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健全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服务,为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服务”。所以,党校图书馆是党校搞好科研、干部提高素质的重要条件和平台,其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是党校教育事业总体状况的重要标志,在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中,党校图书馆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党校图书馆服务于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建设研究型图书馆

党校图书馆是领导干部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党校的学员大部分是来自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他们除了要完成党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针对他们的信息需求特点,党校图书馆必须改进传统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型。

(一)建立研究型的图书馆网站

网站是数字图书馆的外在表现形式。为体现研究型图书馆丰富的内部资源,必须建立研究型的图书馆网站,重点突出“数字资源”服务理念,增强读者和图书馆的互动,深化在线服务功能,开辟学科馆员专栏、专题信息服务、读者沙龙等实用性、学术性兼顾的栏目,丰富图书馆网站的实际效用,充分应用网络新技术提升服务品质。[1]可对OPAC服务进行改进:整合纸本与电子资源,实施一站式检索(One-Stop Search);提供“容错”的智能检索(Intelli⁃gent Search)并提供搜索建议;高亮显示检索词;深度揭示馆藏地等。[2]

(二)加大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数字化资源

资源是服务的前提保障。数字资源具有数据量大、使用方便、查找快捷等优点,建设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数字资源是满足研究型读者对数字化资源需求的前提。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大力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数据库产品,如中国学术文献总库、超星数字图书、人大复印报刊数据库等。党校图书馆要加大力度引进成熟数据库,努力丰富各种教研需求的内容和信息资源,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保障力。

同时,在充分引进、购买外部各类信息资源基础上,党校图书馆还要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力度。党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党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党校特色,积极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信息产品。1.建立专题数据库。应建立如科学发展观、学科教研参考等数据库,及时报导国内外理论研究信息,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动态、新观点。建立舆情数据库、决策案例研究数据库,为领导干部提升执政能力、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水平的服务。2.建立党校资源库,将党校教研人员的理论研究成果数字化,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党校资源库包括党校教研人员承担的各类型重点课题成果、党校教研人员科研成果、党校学员优秀成果等。这些成果一般都是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命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形成的,有重大参考价值。

(三)提供知识增值服务

“所谓研究型图书馆,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进行知识组织和管理为主体职能的,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获取高度个性化知识的图书馆”。[3]与一般只提供借阅服务的图书馆相比,研究型图书馆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们要满足科研需要,给读者提供二次、三次等多次开发的深层次信息。党校图书馆应深入分析和研究党校学科特色以及党校用户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向教师学员提供从知识获取、分析、重组、创新到应用的全程一体化服务,将分散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从中提炼出对用户的研究、开发与创新有用的“知识精晶”。在服务内容的深度上,应特别注意增加信息的知识内涵,实施“知识的有序整合与深度挖掘”,通过对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形成有参考价值的整合性知识成果,使原有信息成为更具参考价值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组合、增值。[4]

三、党校图书馆服务于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加强领导干部信息素质教育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领导干部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利用以及交流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党在领导和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党的理论和路线的全面贯彻执行。因此,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质,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各级党校在全面加强干部素质教育方面肩负的重要责任。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文献信息中心和教学、科研的学术性机构,应担负起教育提高干部信息素质教育的重担。

(一)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必须创造优良的信息环境和良好的技术条件。畅通的网络、丰富的资源、开放的阅览室等,都是党校学员信息能力得以培养的现实环境。所以,对领导干部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要不断优化校园信息环境,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加强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检索中心;优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充分合理地利用文献购置费,针对党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及学员全面素质提高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采购不同文种、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料,满足读者对文献的多层次需求,让学员在优秀的书刊中,汲取精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5]同时,注重采购学术性强、信息量大的电子出版物与网络数据库,让领导干部能利用电子出版物与网络资源,了解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

(二)开展领导干部信息检索技能的教育

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更倾向于“自我服务”模式。为此,党校图书馆在为领导干部提供信息支持服务中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重视对领导干部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制定明确的信息素质培养标准,把加强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此,党校应像高校一样,开设“信息检索和利用”课,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使学员学会检索信息的技能,掌握图书馆所采用的现代技术方法,了解馆藏资源和数字化建设情况以及如何检索利用馆藏资源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等知识。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应强调个性化,注重提高用户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获取能力以及信息的分析、创新能力,尤其是要强化用户对现代即时性动态信息获取的方法培养,强调用户培训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实践性,不断满足用户的新需求,提高用户检索过程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使其能及时、快速地从庞大的文献信息海洋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为其实现自助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宣传利用图书馆网站

党校图书馆网站具有鲜明的党校特性,其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应针对这个特点,在学员当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把图书馆的外购的数字资源、自建的特色数据库等介绍给学员,使学员增强对有用信息的敏感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等价值观念;二是在图书馆网页中开设新书推荐、名著导读、畅销书评等栏目,进行网上读书宣传和导读活动,激发学员的信息需求和学习热情;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处理的指导。利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和网络设施指导学员了解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知识,使其掌握使用网络搜索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查找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

四、党校图书馆服务于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终极目标: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服务

在新形势下,党校图书馆要充分研发自身的服务功能,将静态的思想源开发转化成动态的、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钥匙链”。

(一)开展领导决策咨询服务[6]

第一,要加强决策信息资源建设,为决策服务提供扎实的基础;第二,加强与党政机关的沟通,创建决策信息服务反馈机制;第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依靠学科馆员具备的捕捉、跟踪、研究和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的能力为决策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帮助;第四,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提高决策信息服务质量;第五,探索和创新党校图书馆为党校教研人员科研课题服务的方式方法,间接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二)开展基于网络舆情系统的知识服务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最主要载体。利用技术手段,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发现及分析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求。党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信息服务机构,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舆情系统,及时收集网络民意并分析整理,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要结合当地特色,形成本地的舆情报告,为领导干部了解民情、科学地进行各项决策提供舆情信息。同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实时向各级党政机关发布网络舆情预警信息。“党校图书馆可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危机设计、理性设计、渐进设计和社会设计等四种公共行政领域行动的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设计出不同的处理方案,从而帮助各级政府建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决策机制”[7]。

五、结语:

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形势既为党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校图书馆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从本身的特点出发,挖掘潜力、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决策信息服务,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从而服务于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

[1]陈如好,刘颂莉.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5):69-70.

[2]魏太亮.研究型、数字化是党校图书馆转型的方向[J].四川图书馆党报,2010,(2):50-52.

[3]徐荣生.对研究型图书馆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3,(3):13-15.

[4]张轶靓.党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方式创新与实施——以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5):167-171.

[5]傅恩来.党校图书馆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质服务的设想[J].中国信息界,2011,(1):49-51.

[6]程文琴.党校图书馆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1):81-83.

[7]孙雯雯.党校图书馆基于舆情系统的知识服务探索[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3):51-54.

(责任编辑:曹木易)

本文是安徽省社科联年度课题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w2013004

G258.41

A

1008—6153(2013)05—0070—03

2013-07-23

程文琴(1973-),女,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杨凡(1977-),男,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馆员。毛丹(1986-),女,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研究型党校领导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