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工作对策浅析

2013-04-11 15:55张军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理想思想大学生

张军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990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工作对策浅析

张军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完全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群体,比起70后、80后的大学生有着自身鲜明的思想心理特点:独立意识强、注重自我、抗挫折能力较差、缺乏感恩意识,等等。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要积极研究做好他们的思想心理工作:一是积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二是积极引导他们科学评价自我;三是加强对他们的感恩教育;四是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规划教育,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五是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岁月的更替,1990年以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青年开始并将持续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新时代成长下新的群体必然也会有新的思想心理特征,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表现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990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征

1、独立意识强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一些规则。如开放性、竞争、透明、平等的观念伴随着他们成长,这使得他们既不像70后的大学生那样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下干什么事情总是受父辈的影响,也不像80后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明显的既有70后的对父母的依赖又有一种渴望独立的选择纠结。9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比起70后、80后他们更早熟,心理融入社会更快。成长与世纪之交的他们视野开阔,敢想、敢作、敢为。他们不愿意不加思考的去随便盲从别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注重自我

市场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消解中心、消解崇高的时代。同以前的大学生相比,90后的大学生明显的在思想意识找不到那种“宏大叙事”的感觉。他们的话语体系里展示更多的是自我,关注的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正是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强烈冲击下,遇到具体利益时,他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3、抗挫折能力较差

就大学生活,90后大学生们有着许多憧憬与向往。他们对于第一次长时间离家出远门,他们似乎没有表现出一点离家的畏惧,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对自己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充满信心。然而过度的对未来充满理想化的期待,在遇到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又会造成挫折感。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应付社会的逆境的准备,一时间无法承受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这又会使他们容易产生失落感,进而对生活悲观失望,意志消沉,甚至走向极端。比如有些90后大学生自杀、辍学、刑事犯罪等现象日益增多就是明显的例子。

4、缺乏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总体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一大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的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的时代里,同时他们又是“独一代”。他们享受着长辈亲人的全方位的呵护。但是在生活中他们对远离自己的父母家人却鲜有问候,甚至有些90后大学生不仅不知道感恩父母,还与父母的关系弄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吃东西、玩游戏、与老师擦肩而过也不打招呼,形同路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缺乏感恩回报意识是90后大学生极其令人失望的群体性特征之一。

二、990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的成因分析

1、网络的普及对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带来的影响

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网络大国,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与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又深刻、广泛的改变了社会信息的传播机制,使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主渠道。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网上信息铺天盖地的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一是借助于网络,90后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取传统媒介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上,这极大的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的越多就会使他们在判断问题的时候,不会轻易的盲从别人的意见,毫无疑问的会增强独立思维、独立决策、独立行事的意识。二是基于他们对信息的掌握,他们也会感到年长者给予他们的建议都是见过的,在做事情的时候会以更会以自我为中心。三是部分90后大学生过分的沉溺于网上生活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或沉迷于网络聊天网恋和网络游戏中寻求精神寄托与刺激;或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压力时,在网络世界寻求精神解脱[1]。而生活在虚拟社会之中的个体直接后果就是容易形成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2、社会环境的变化是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形成的深层原因

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基本上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社会全面改革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90后大学生由于思想不够成熟,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变化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收入不平衡和腐败现象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焦虑,特别是学姐学哥在就业市场市场上的严峻竞争,对他们的理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之产生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挫折感和悲观情绪。

3、父母长辈对90后的过度关心是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形成的重要因素

计划生育政策进入90年代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优生优育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独生子女成为当代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因此,“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父母长辈的加倍呵护,及各种宠爱于一身,在生活中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父母长辈的这种全天后的伺候换来的并不是与之成正比的回报,特别是在一个成功靠拼爹的时代,90后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认为这是父母理所当然的应该给他们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顾于享受父母长辈给他们带来的成果而忽略了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心,更别说感恩社会了。

三、做好990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工作的对策

1、积极培养团队意识

针对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过分关注自我、缺乏团队意识的心理现象,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他们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通过通过组织90后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等各种形式活泼,意义深刻的活动,增进彼此的交流、合作和互助,让90后大学生感受集体成员间互相关心,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所带来的快乐与温馨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升他们对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积极引导学生科学评价自我

面对90后大学生经常容易出现的挫折感问题。要引导他们科学正确的评价自我。要让他们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告诉他们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个人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把握住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调整、充实和塑造自己,使自我意识处于健康状态。可以对90后大学生入学初进行入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通过提高新生的的认知能力,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技能,了解自身专业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其次,当他们面对已经出现的挑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使正确认识自身解决困难的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而不至于陷入可能的大喜大悲的情绪状态之中。

3、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一个没有回报父母、他人和社会之心的群体是可怕的,为了避免90后大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冷漠。学校必须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的培养首先要增强90后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教育,试想一个连自己身体、和生命就不爱、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能做到爱别人,感恩于别人呢。第二要感恩父母教育,这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代的王祥卧冰到河南大学生张尚昀背着生病的妈妈上大学都是对父母报答之恩的生动诠释。因此,要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生之养之的艰辛与不易,不能因为有“养子不图回报”的民间谚语,而忽视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第三,要注重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让学生在感恩实践中接受感恩教育,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感恩中体验感恩的真谛。

4、加强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

大部分90后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学习、生活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以致适应能力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动力,迷失了学习目标,整天迷迷糊糊、无所事事;还有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至出现退学的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指导“90后”大学生入校之后做好校园学习人生规划,包括个人的学习规划、生活规划、职业规划等方面;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大学生的受挫折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挫折和压力,并善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挫折与磨难中成长,不断增强他们适应环境及抗压的能力。

5、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思想和事务坚信不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事实表明一个缺乏理想信念的群体才会在生活中过分关注自我、甚至刻意去寻求一种与众不同的另类。面对这种现象,必须对90后大学生群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强化社会理想教育。社会理想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当前而言,就是要让90后大学生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加强道德理想教育。要使90后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使他们成为道德的人,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人。三是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设计和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可以使人们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2]四是生活理想教育。生活理想是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理想不是无足轻重的,大学生阶段人生发展中的重要转折。大学生并没有参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所以应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节俭,反对享乐主义、铺张浪费和低级庸俗的行为,从而建立起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理想。

[1]周彩云.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J].学理论2009(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责任编辑:马银华)

G641

A

1008—6153(2013)05—0138—03

2013-07-25

张军(1976-),河南潢川人,法学硕士,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

猜你喜欢
理想思想大学生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