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状况调查与思考

2013-04-11 15:55谢安国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晋升职称青年教师

谢安国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陕西 安康 725000)

新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状况调查与思考

谢安国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陕西 安康 72500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55﹪以上,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工作、科研及职称晋升等方面压力,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加以化解:一是要有政策的支持;二是要设法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三是要强化对青年教师的服务意识。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压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是在原专科和中专学校基础上整合建立的,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较大的学科专业调整,不断引进教师,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55﹪以上。笔者通过对本省和广西2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384名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工作、科研及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若不能妥善化解,将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活压力

(一)青年教师收入低

调查显示,4.6%的青年教师月收入在2000以下,50.5%的青年教师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40.6%的青年教师月收入在3000—4000元之间,3.6%的青年教师月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只有0.5%的青年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之上。84.3%青年教师表示不满意,13%的青年教师比较满意,仅有3%的青年教师表示满意。

(二)生活压力大

调查显示,76.5%的青年教师存在经济困难,28.1%的青年教师存在社会保障困难,12.5%的青年教师存在家庭情感困难,25.6%的青年教师存在身体健康困扰,40.6%的青年教师存在子女教育与发展困难,其它困难的有3%。

(三)住房严重困难

青年教师“受教育时间长、积蓄少、收入低、处于婚育期”的特点,导致了他们对住房的强烈需求。由于房价与无力购买之间的突出矛盾,导致64.5%的青年教师存在住房困难。56.2%的青年教师住房面积仅为10-40平方米,住房面积在40-80平方米的只占16.6%,住房面积在80-120平方米占13.2%,120平方米以上占14.5%。

二、工作压力

青年教师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但大多无教学科研经验,在高校的学术、经济、社会地位长期处于较低位置,这种相对较高的自我期望与难以满意的外部评价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青年教师身心备受困扰,感到巨大的工作压力。调查结果显示,94.2%的青年教师都感到在高校工作有压力。工作压力最主要来自于教学任务繁重(占52%),科研(占58.3%)、提高学历层次(占41.6%)和职称晋升(占58.8%)。另外,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占8.8%)也是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

三、科研及职称晋升压力

青年教师职称偏低,职称晋升压力大。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380名青年教师中,助教45%;讲师52%,高级职称仅3%。这一方面说明新建地方高校近几年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较多,另一方面表明青年教师面临着职称晋升的压力。

青年教师职称晋升压力主要来自学历、科研和心理压力。调查显示,新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中,本科学历29.6%,面临着提高学历的压力。新建地方高校属于教学型学校,教师承担者繁重的教学任务,因科研、职称晋升压力导致出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的青年教师分别达到58.3%和58.8%。近5年来青年教师承担的课题61.9%是学校自立课题,仅有1.6%的青年教师获得政府基金课题;获得课题的途径,33.8%是参与他人项目,33.3%是主持人。尽管青年教师是科研的实际主力,但他们只有依附资历较深的教师才可能申请到课题。

四、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认知与压力

(一)对教学科研环境满意度低

在对“学校在教学科研环境”的调查问卷中,选择很好为0,好的占6.2%,一般占58.8%,不好的高达32.8%。对晋升上一级职称标准的认定态度,46.3%的教师认为太严,经努力才能到达;32.3%的教师认为太难,达不到;9.3%的教师认为太难,干脆放弃。这说明,激励教师自我提高的职称晋升政策,由于水涨船高的标准造成过大的压力,反而使许多教师放弃,没有达到政策应有的效果。

(二)对学校管理与服务满意度低

调查中,认为学校管理与服务工作很好的只有2.3%,好的11.4%,一般的53.1%,26.5%的教师认为学校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得不好。这反映学校职能部门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加强与青年教师之间的沟通,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科研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对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不满

为提高办学效益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新建地方高校都制定了与教职工待遇相联系的任期目标考核办法。根据调查,青年教师对“职能部门、院系管理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制定与执行情况”的评价,认为“很好”的仅4.2%,较好的23%,一般的51%,不理想的16.8%。对“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考核最主要标准应当是什么”的调查中,90.1%青年教师认为应该是“工作表现”,只有7.3%和7.8%的人认为应该是学历和论文专著。这反映了青年教师敢于承担教学责任,以业绩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而学校在绩效考核中对学历、职称的权重过高,使青年教师在绩效考核中处于弱势地位。

(四)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还不够

调查显示,青年教师群体对学校的发展情况知之甚少。在“对学校的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很了解仅1.8%,了解的33.3%,不了解的1.8%,说不清的竟然33.36%。这说明管理层对学校的规划和长远目标的讨论、传达、宣传不够。调查表明,青年教师有强烈的参与民主管理的愿望。在“对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的调查中,满意的15.6%,有待改进的21.8%,不满意的32.2%,不清楚的14.5%;在“对学校各级工会组织在凝聚职工心智、推进民主管理、关心职工生活情况”的的调查中,感到满意的23.4%,不满意的21.8%,认为有待改进的42.1%,不清楚的14%,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群体对学校民主管理的关注。

(五)对职业认可度低,个人发展的信心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各项职能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对我校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状况堪忧。在为什么从事教师职业的调查项中,调查发现,立志从教的青年教师仅28。1%,而选择工作稳定、为了就业和职业高尚实惠的分别为23%、42.7%和17%。

如果有机会转入其他行业,青年教师的想法怎样呢?调查显示,15.8%的教师选择会立刻转,20.3%的教师有想法但得比较收入,36.9%的教师会看是否能升迁,选择终身从教的仅27%。

调查结果说明,在当前全社会功利化浪潮的裹挟下,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度不高,不少青年教师选择高校教师职业更多地是考虑工作稳定的因素或者是为了就业、实惠。如果有待遇或升迁机会更好的职业选择,不少青年教师会选择放弃高校教师职业。

在对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的调查结果为,已尽我所能占18.7%,未能完全发挥占到50%,没有感觉占9.8%,对我的能力有些埋没的占4.8%,没有能让我施展的机会依然有2.9%。另外,在对自己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的调研统计,非常满意的青年教师只占1.2%,比较满意的为26.5%,一般的有46.3%,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分别为18.2%和7.8%。对学校将来发展的信心,青年教师有32.2%的人说不清,28%的人有信心,22.3%的人信心不足,6.7%的人充满信心,却有11.9%的没有信心。

对学校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的了解程度,对学校发展的信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青年教师的自我规划和健康成长。调查的我校青年教师有33.6%的人不了解或说不清学校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对学校将来发展的信心方面,有60%的人说不清或信心不足甚至没信心。

五、化解青年教师压力的对策建议

(一)与政府沟通,寻求政策支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建在远离省会城市的欠发达地区,在地里位置、资源、教师发展机会、学校造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学校应多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职称晋升及科研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向弱势群体倾斜,给青年教师发展更大关注。

(二)想方设法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

对收入的满意程度,不仅是高校青年教师日常生活幸福感的体现,更关系到他们投入工作的热情和专注。学校和政府必须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事制度,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打破年龄、职务级别的限制,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要改善青年教师住房条件,通过为青年教师租住房屋提供资金补贴,将青年教师的购房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的范畴,为青年教师提供定向销售的经济适用房、“两限房”,青年教师购买商品房贷款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等措施,使青年教师住有其所。

(三)学校管理部门要树立服务青年教师的意识

1.学校管理应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一是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多种发展机会,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二是根据办学定位,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职称、学历结构。

其次,实行人性化管理。要从青年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从执行者的角度制定并落实政策,使学校发展让青年教师参与发展成果让青年教师共享,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要采取多种办法多种途径帮助扶持青年教师,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青年教师都有创造的机会、发展的机会、成才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有效调动不同层面的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再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科研环境,胜任工作,早出成绩。

2.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为青年教师服务

首先,学校管理、辅助部门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加强对管理队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第二,制定并明细管理人员岗位职位职责,岗位工作规范,增加管理人员办事的透明性。第三,完善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第四,制定领导践行群众路线的刚性措施,充分倾听一线教职工的心声,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第五,为青年教师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

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是高校党政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工会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政治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高校工会组织在引领、团结、服务青年教师,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要从自身职责上思考问题,积极关心青年教师,倾听青年教师心声,充分代表广大青年教师的物质利益。要加大青年教师精神需求的引导力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充分代表广大青年教师的精神利益。

(四)加强青年教师的引导,激发青年教师能动性

1.激励青年教师提高业务素养

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自省,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能力组合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不仅仅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的根本,也是其生活、工作和思想状况改善的基础。要引导青年教师认识的教师的价值和职业的高尚,激励青年教师学会创造性劳动,通过辛勤的创造性劳动享受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的幸福和欢乐。

2.自我心理调适

青年教师要主动应对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积极面对、适应自身发展遇到的困境和压力。青年教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信念支撑,要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从事教育工作,在全身心投入到职业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体会教师职业的幸福。

(责任编辑:马银华)

G645.1

A

1008—6153(2013)05—0147—03

2013-07-21

谢安国(1963-),男,陕西汉阴人,硕士,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党总支书记,教授。

猜你喜欢
晋升职称青年教师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