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火笔画传承的调查研究

2013-04-11 15:55张伟伟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合肥笔画技艺

张伟伟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火笔画传承的调查研究

张伟伟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合肥火笔画是流传于江淮地区的一种传统技艺,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民间工艺美术。当前,其也日渐凋零。本文依托对火笔画传承人LK的深度访谈资料与对火笔画制作过程的观察资料,探究了合肥火笔画的传承情况,分析了火笔画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合肥火笔画的未来提出一条走“生产性保护”路线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火笔画;技艺传承;生产性保护

合肥火笔画是流传于江淮地区的一种传统技艺,又称“烙画”、“火针刺绣”和“烫画”,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民间工艺美术。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一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却日渐凋零,一步一步由昔日的红火转变为如今的少有人知。本文通过对老艺术家LK先生的访谈,简略阐述了火笔画的艺术特色及相关传承情况,希望通过对这一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介绍,让这一艺术瑰宝被更多人所认识、了解,并能够让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合肥火笔画简介

(一)火笔画的历史渊源

火笔画是一种并不特别为人所知的合肥特产,是艺术界的瑰宝。据史料记载,火笔画起源于西汉,在古时被称作“烙画”、“烙花”、“火针刺绣”或者“烫画”,是古代中国极其珍贵的一种稀有画种,曾一度盛行于东汉宫廷。据考证,烙画起始于西汉,兴盛于东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两千年前的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下诏指定烙画为朝廷贡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烙画的记载。在烙画出现之后的两千年来,其发展并非一路顺畅。由于灾荒战乱等祸事,烙画曾一度失传,直至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流传下来。[1]

据合肥火笔画传承人LK先生①LK(1938-),字云里,画号梦如、赤墨。安徽省书画研究会会员。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火笔画技艺。曾任合肥美术工艺厂火笔画负责人、合肥民间工艺厂厂长,现已退休。其“火笔画”作品在《世界知识画报美术专辑》、《中国美术作品选集》、《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精品集》、《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均有收藏,其传略录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说,火笔画起源如下:在安徽四顶山和江苏高邮市两地寺庙的和尚交流中,和尚们无意发现寺庙香案上的香在木板上可烧成各种不同的弧印,因此他们借以发挥,用几十根长铁钎放在炭炉上烤红在木头上刻画,由于铁钎离开炭炉之后会熄灭,所以用几十根铁钎轮流作画。此方法传到民间后,有用泥炭取暖的有钱人家想成一个制作炭球将铁笔插进(制作方法:将泥炭弄碎,筛成粉末,制成炭球,在炭球中央挖一个小孔)中央作画的方法,一般炭球可以持续使用一天。LK老先生说他们使用此方法一直到1959年,后来与老父亲一起请教电工钻研出电笔。电笔的设计一直在更新,后来进化到利用加热300—800摄氏度的特制铁笔和利用220v的电烙铁通过碳化原理、控温技巧以及熟练的绘画技艺直接在纸或板上作画。

火笔画曾盛极一时,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火笔画”工艺美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时成立的合肥工艺美术厂给火笔画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平台。美术厂自1956年开始出口,盛极一时,他们通过外贸方式远销国外,特别是向东南亚、西欧各国、北美以及日本等国,光火笔画一项就有200多个项目,如挂屏、家中的大小屏风、壁画、首饰盒、茶盘等品种十分丰富,也广受欢迎。

(二)火笔画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品种,火笔画通过对物料的艺术加工最终以视觉形象呈现于世人面前。艺人们不仅讲究“因材施艺”的技巧,而且具有“得心应手”的匠心。由于有别于传统绘画方式,火笔画硬物对硬物的描绘使作品呈现出自然凹凸的肌理变化,通过艺人们根据自己对温度以及力度的长期摸索实践,铁笔描绘出的画面色彩也并非单一沉闷。这种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的画面色彩搭配自然凹凸的肌理变化,使火笔画凸显出独具特色的浮雕效果。火笔画的艺术功力体现在艺人对深浅浓淡色彩的烙烫搭配和过渡的掌握。火笔画作画媒材的特殊性决定了火笔画在创作过程中不易修改必须一次成功,因此创作难度较大。

火笔画由于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着色因素,这就使作品保留了自然的本色,并通过艺人们的创作使这种天然色泽表现得尽善尽美而独具自然真切的艺术魅力。同时火笔画普遍具有茶褐色基调,艺人们运用色调的深、浅、明、暗的变化构成生动的画面,营造出的古朴美给人一种古朴清雅、美观大方的视觉感受。

二、合肥火笔画的传承情况

(一)火笔画的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一套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的衰败。[2]因此,对这些传承机制和传承模式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大体可以分为四种,一是群体传承,二是家庭(师徒)传承,三是社会传承,四是学校传承。

1、群体传承

群体传承,指的是众多的社会成员共同参与传承火笔画创作,在传习、继承的基础上使这种形式的创作有所发展和创新。群体参与是群体传承的一个显著特征,说明这个群体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对火笔画的传承可以促进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据合肥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合肥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当重视,每年会免费开展各种兴趣培训班以招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员。自合肥火笔画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合肥文化馆作为火笔画的保护单位,也曾号召开过培训班,但由于火笔画的创作过程特别,需要运用电笔以及学员首先得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等限定条件的存在,前来合肥市文化馆报名学习火笔画创作的学员非常之少。同时,因为火笔画的创作并非像其他手艺如搪塑工艺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社会及经济效应,即使曾经出现对火笔画创作一时感兴趣的人也会中途放弃或转学其他手艺。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传承方面,如今的火笔画并没得到很好的传承。

2、家庭(师徒)传承

家庭(师徒)传承,指的是在家庭或家族范围内进行的传授和修习,以达到技艺或文化继承之目的。家庭传承不只局限在血缘关系内,还包括师徒之间。[3]

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注重家庭和家族的凝聚力,中国家庭本位的主要表现是把家庭看得比个人更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这些伦理关系的实质是对家庭各成员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加以规定。不仅如此,中国人为了更好地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常把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以一种类似于血缘关系的关系联系起来,为师为徒者称“师徒如父子”。

在合肥火笔画艺人LK的师徒传承谱系中,主体是“家庭传承”。据LK老先生说,他所学的火笔画师出于他的父亲刘祝华②刘祝华(1916-1991),艺名“柏峰”,自年少时拜师掌握火笔画技术,并以此谋生。1958年春,经过多次探索,终于研制成功一种小型轻便、以电为火的“电烙笔”,并装有电力调压装置,取代了原有的既笨重又炙手的“炭球火笔”。,而刘祝华先生又师出于他的叔祖父刘运堂(合肥人,生育清代末年,卒年不详,民间烙画大师,发明并使用“炭球烙画”技艺)。而LK老先生的主要徒弟则是他的两个女儿。此外,LK老先生也有教授过其他弟子,但是迫于生计等理由,有些弟子改行,有些弟子中途放弃学习。

3、社会传承

社会传承的关键是为火笔画的传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出版图书、发行杂志、竞赛较技等多种途径,利用书籍、报刊、影视等各种媒介,让有志于学习火笔画的人能够以多种方式接触、学习、欣赏、感受此一工艺。此外,互联网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有着独特文化价值的新型文化传播形态,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宣传手段。

4、学校传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参与,青少年无疑是不容忽视的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心亟待前移并深入到学校中。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义务,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态度,养成自觉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模式。

(二)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完整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者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员,二是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者。也就是,他担负着“传”与“承”的双重任务。而代表性传承人,则是某项目或某技能公认具有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人员。假如仅此而已,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物态不见活态,只见肌体不见灵魂。[4]著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倡导者与活动家冯骥才说:“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因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和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采取立法措施对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及管理开始作出或者已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为了维持传承人的正常生计水平,政府也实施了对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给予补助或补贴的工作。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火笔画的传承人,LK先生今年已有75岁的高龄,年近八旬的老人回忆道:建国后合肥曾有一支稳定的火笔画创作队伍,跟随其父子学习火笔画的各地学员就多达50余人,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合肥火笔画逐渐式微,合肥工艺美术厂也因一些客观原因不复存在,火笔画创作人员纷纷转行,再也无人对学习火笔画感兴趣了。现在,老人困守画斋,独立支撑着合肥火笔画的危局。而他的主要传承人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也曾带过其他弟子,但是迫于生计,有转行也有中途放弃的。而他的两个孩子也只是将火笔画作为业余爱好。另外,刘老先生的一个孙女也有传承火笔画的意愿,但因为她本身正在就读大学工科,学业繁忙,以及考虑现实生计等因素,可能其火笔画也只能作为一项业余活动。

在谈及为了挽救火笔画可能面临后继无太多人的话题,询问LK先生是否有打算在社会中重点寻找传承人时,刘老表示因自己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开设培训班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学习火笔画不仅可以感受到其内涵的美,也能不为生计所愁并且可以带来一定效应,他相信火笔画的前景一定比现在好得多。

三、合肥火笔画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状况,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因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原因未得到保护、或虽得到保护因知者极少而难明真貌;二是技艺类因不能维持一定生活水准而无人为继;三是工业化生产方式使原有技艺失传;四是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改变使相关“非遗”失去生存的天地;五是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人际关系变化危及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等。这五类状况涵盖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至少在目前)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此是相悖的。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根本难点所在。[5]

就合肥火笔画而言,其在传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圈内”闻名,民间鲜知

目前,合肥火笔画颇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港台友人登门求购,外地大型展会邀请画家前去表演,《世界知识画报》社记者也曾来电话进行采访,多家旅游专业网站重点介绍合肥火笔画这一安徽特产。但在合肥的众多画店里,却难得一见火笔画;合肥的画展、工艺品展销也少有火笔画的一席之地。说起合肥特产,大多数市民只知道寸金、白切、麻饼、烘糕,火笔画却鲜为人知,甚至被勾销了“合肥户籍”。

(二)面临衰落,后继无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先辈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创造新文化的基础,是现代文化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库。我们在尽所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探究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已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尤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是一些传承人整体年龄呈上升趋势,传承人的老龄化已经严重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6]

合肥火笔画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陷入“水深火热”、濒临灭绝的地步,今昔遭遇“冰火两重天”。LK回忆,建国后合肥曾有一支稳定的火笔画创作队伍,从他老父亲刘祝华先生到现在,弟子虽也有上百以上,但合肥火笔画逐渐式微,合肥工艺美术厂不复存在后,火笔画创作人员纷纷转行,在维持生计的前提下,越来越少直至几乎无人愿意来学习这门传统的工艺美术。

(三)支持不足,独木难支

合肥火笔画面临如今的困境,究其原因,是火笔画的艺术魅力衰退了?无可否认,艺术市场有其“流行周期”,但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有专家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传承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不可偏废。合肥火笔画要想走出困境,光靠老艺术家的独自努力远远不够,在此,政府的作用则显得极其重要。无论是组织宣传、对外推广,还是提供经济支持以保证传承人有足够的创作经费,或是通过立法手段保护传承人的合法利益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火笔画早日走出困境,走向家喻户晓,还需政府、社会、画家合力而为。一方面,画家可以积极创作反映合肥人文风情的作品,使合肥火笔画的地方特色更为浓郁;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伸出手来,在创作经费、组织宣传、对外推广诸方面尽责尽力,令火笔画这一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不致成为合肥人永久的遗憾。

四、合肥火笔画的将来——保护与开发

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很好地传承下去,须做到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是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和核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她深深地植根于民间,世代传承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蕴含了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创新生产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织造技艺为例,2008年6月7日著名美术工艺夏布织造技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和娴熟技艺,是无数先辈经验积累的结晶。研究发现,对夏布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的关键即是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创新性的保护,即采用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目前中国夏布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文化产业,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7]夏布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兴的民族文化产业,其成功的创新生产方式为保护合肥火笔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思路。

面临火笔画的传承困境,LK老先生表示为了更好地将火笔画传承下去,他非常愿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艺传授给他人。LK先生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即自当年合肥工艺美术厂被收购之后,众多艺人失业转行,损失了很多工艺人才,如今刘老有一个办厂的愿望,他想将闲散的火笔画工艺传人召集回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线”,这样一种集创作、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可以使火笔画得以更好的传承。

而火笔画本身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不应只被所谓“圈内人”欣赏,让广大群众接受是让其更好地传承下来的必然之道。而这涉及火笔画的经济效用,对民众有实用之处才可让他们得以接受,并且也要保证艺人们能够靠此保持正常生计。而进行生产性保护则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良好途径。

五、结束语

合肥火笔画作为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具特色的文化价值。但如今此一极其珍贵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在面临着传承困境。为了让这一艺术瑰宝得以保存流传下来,寻觅有缘的传承人是必要路径之一。另外,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创新性地保护,即采用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也是有建设性的建议。

[1]陈莹.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合肥火笔画[J].池州学院学报,2011(1):127-128.

[2][5]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20.188.

[3]张云崖,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54-57.

[4]尹凌,余风.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185-190.

[6]白玮,宋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再识[J].社会科学辑刊,2010(6):66-69.

[7]王少农.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技艺的生产性保护[J].青年文学家.2011(21):15-17.

(责任编辑:王友才)

本文为安徽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以合肥火笔画为例》(编号:S00914032)、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编号:hfsk11-12d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J528

A

1008—6153(2013)05—0161—04

2013-08-01

张伟伟(1990-),女,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合肥笔画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找不同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