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期刊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2013-04-11 15:55张劲松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集约化集团化体制

张劲松

(山东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关于学术期刊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张劲松

(山东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由于我国期刊业的高度垄断性等弊端,造成了期刊业当前竞争乏力、惨淡经营等后果。学术期刊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了走出困境、加快发展,就要适应国内外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解放思想,奋起改革,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组建学术期刊集团,探索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子。

学术期刊;改革创新;经营体制;审核体制;集约化;数字化

当前国内的学术期刊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各种弊端也日益显露。因此,认清学术期刊发展的形势与现状,找出学术期刊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找改革与创新的途径,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期刊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首先,从管理部门来看,期刊出版具有垄断性。中国的期刊业依靠的主要是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根据2005年出台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各行政区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对本行政区的期刊出版进行监督管理。因为中国期刊是在建国后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所以期刊的出版单位基本都是相关的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这样的经营模式有其垄断性,同时也缺乏市场调节所具备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在行业竞争中期刊业处于劣势。根据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官方数据来看,截止到2011年初,中国日报有25家进入了世界日报百强行列,而且总发行量是世界第一;同时,图书出版的种类也是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排名第二;整个印刷行业的年产值排名世界第三。可以看出,电子出版业、图书行业以及印刷业都排在世界的前三位,而唯独没有看到中国的期刊业。期刊业的总收入仅占整个行业的1.2%。无疑已经成为了中国新闻出版业的“短板”。

其三,就期刊管理体制来看也有待改革。学术期刊主要隶属于各种社科或者科研系统、高校系统以及相关的社团和学会组织,而且很多学术期刊属于主办单位的边缘部门,因此不受主办单位的重视。由于多重管辖与控制,学术期刊难以挣脱行业、部门以及地域的束缚来自主地进行资源的优化和重组,因而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的问题,其规模可谓是“散、小、弱”。

除了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学术期刊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发表了不少人情稿、收费稿费,因而造成学术期刊发表的作品良莠不齐,很多内容的权威性就更无从谈起,学术期刊的公平性和学术性也就得不到很好保证。另外,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短缺、“千刊一律”的现象、发行量普遍较小、经营成果惨淡等问题,都是学术期刊所面临的必须正视和予以尽快改革的问题。

二、中国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创新思路探析

(一)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要破除当今学术期刊的部门所有制,努力实现资源整合,创建期刊集团。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相关部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施改革。今年,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正式开启关于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这次改革也是建国以来中国期刊业面临的一次空前深刻的变革,这说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在这方面有所行动。整合资源创办集团化的管理模式需要的是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支持,在这里可以提出一个相对大胆的假设,我们可以通过支持上市这种形式来针对我们所要创办的期刊集团进行筹资。目前要明确学术期刊的经营性质,促其朝着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集约化的经营模式。

但是,在期刊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克服各种困难,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当前期刊本身所具有的单位归属性。期刊不成为独立法人,一如既往依附在单位,就不能朝着我们所预想的集团化的方向去发展。从脱离原有的部门到资源的重组以及集团的创立,再到新的期刊创办的定位、审核及发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思考与布局。要打破之前部门的限制,冲破与行业、地域有关的各种障碍,可以说本身就是出版业的一次革命。

(二)健全和完善学术期刊的审核与编辑体制

出于工作考评与职称晋升等目的而非常盛行“人情稿”,以及为了期刊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发表一些收费稿,都明显地忽视了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价值,从而催生了很多学术腐败和学术垃圾。

要在实行期刊集团化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完善学术期刊的考评体制。在学术期刊开始进入集约化经营的前提下,我们要采取的考评体制同样也应该是集约化的。一是要选择和聘请在各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对稿件进行初审,判断稿件的价值性和原创性,从而对稿件进行科学、公正的筛选和淘汰。只有质量好、水平高的稿件才有资格被发表。这是保证学术期刊公平性和价值性的关键措施。二是要逐步建立一支由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组成的编辑队伍。优秀编辑不仅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还必须具备学术创新和学术鉴别的能力。期刊编辑只有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勤奋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专业创新意识,才能保证学术期刊的先进性、创新性。因此,期刊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优秀编辑的选拔工作,对现有的编辑力量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以及制定计划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等。

另外,还要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学术考评体制。学术考评体制与学术期刊审核体制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并且直接影响学术期刊的发展。当前学术考评体制存在暗箱操作、注重数量忽视学术创新等问题。正因为学术考评的简单量化方式促使很多人急于求成,粗制滥造,甚至剽窃抄袭;这些所谓成果被学术期刊采用,必然严重降低期刊的学术性和科学性。

(三)建立数字期刊联盟

数字期刊化已经成为期刊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中国的期刊界初步形成了四大期刊数据库并存的局面,有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万方以及重庆维普。这种数字化期刊联盟的形成对于传统的学术期刊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重要机会。从挑战方面来看,当读者能从网上方便地去下载自己想要的文章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纸质期刊的销量。面对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学术期刊数字化方向的改革思考。

从纸质学术期刊的本身来看,一些学术期刊的利用率很低。据有关学者在某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完全没有被利用的的核心刊物占总数的比重高达53.5%。这样的结果也能证明学术期刊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其受众群体必然只是极少数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者爱好者。也就是说,学术期刊与其他娱乐或者时政类型的期刊相比较,读者数量会少很多。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大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力度,适度减少纸质期刊的出版和印刷数量也是有必要的。

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与数字期刊可谓是相互分离、各自为政,并没有像西方期刊集团那样形成一个集约化的运作机制。建立数字期刊联盟,也应该在学术期刊创办集团化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将学术期刊集团与数字期刊数据库平台结合起来。当然,要保证这个数字期刊联盟合理高效地运作,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托管机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约束。通过建立科学机制,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利等进行明确合理的分配,是这个联盟得以有序地运行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从体制入手,努力实现集团化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实现学术期刊业的长远发展,要对相应的审核和编辑体制进行改革。还要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的改革与创新。集团化、审核专业化、数字化三个方面就是学术期刊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学术期刊的改革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为了适应国内外期刊业发展的大环境以及发展趋势,期刊业同仁需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加快改革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整合,中国的学术期刊业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1]余树华.论期刊数字化与学术期刊体制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

[2]张高明.浅谈西方学术期刊的办刊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

[3]孙发友,李铁锤.学术期刊集约化经营动因缺失问题探析[J].出版广角.2012(7).

[4]王雅坤,王梦,耿兆辉.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之路探讨[J].出版业.2011.

(责任编辑:张希宇)

G239.2

A

1008—6153(2013)05—0172—02

2013-06-12

张劲松(1970-),男,山东济南人,工程硕士,山东管理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集约化集团化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