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脂水平的分析及启示

2013-04-18 08:54王招娣程丽娟朱卫琴羊炜霞
浙江医学 2013年23期
关键词:血脂血小板下肢

王招娣 程丽娟 朱卫琴 羊炜霞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脂水平的分析及启示

王招娣 程丽娟 朱卫琴 羊炜霞

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好发于下肢静脉。该病形成的病因复杂,在起病的急性期内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甚至猝死[2],也可出现股青肿、股白肿,重者需截肢,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化学酶学比色法检测静脉血栓患者血清中血脂水平的改变,旨在发现静脉血栓与血脂指标间的关系,对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1—2012-07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65~93(84.1±9.7)岁;其中肿瘤患者11例,脑血管疾病7例,心血管疾病12例。选择同期在我科住院的无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66~93(81.5±11.4)岁;其中肿瘤患者9例,脑血管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专人采集空腹静脉血3ml,注入生化管内,应用酶学比色法检测血脂指标,包括血清TC、TG、HDL-C、LDL-C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于奥地利BIMEDIOCA公司;TC、TG、HDL-C、LDL-C等生化指标均采用日本奥林帕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购于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血清中LDL-C和OX-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T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3 讨论

19世纪中期,菲尔肖提出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至今仍为血管外科界所公认。Weis等[3]发现TC和TG水平升高是引起动脉血栓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然而对于静脉血栓形成,TC和TG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原因是静脉血栓主要是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这与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动脉血栓不同,血小板表面没有TC和TG的受体,因此无法引起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静脉血栓。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血清TC和T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报道相符合。

LDL-C和OX-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于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LDL-C和OX-LDL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在病变局部移行积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向内皮下迁移,吞噬大量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最后形成血栓[4]。另外LDLC也可影响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促进凝血过程而抑制纤溶系统活性,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增强血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促进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因子及前列腺素类物质的释放,从而促进静脉血栓形成[5]。研究证明,LDL-C经体外氧化后,对血小板聚集的促进作用比氧化前更为明显,也表明LDLC对血小板的激活主要是OX-LDL的作用[6]。经证实,在人类的血小板表面,存在着脂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位点,LDL-C和OX-LDL与这些结合位点结合后可激活血小板,高浓度的LDL-C甚至可以在无需其他血小板激活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OX-LDL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血小板聚集增加,OX-LDL可直接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可以显著增加阈下浓度的腺苷二磷酸酶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效应。(2)血小板释放物质增加。(3)血小板寿命缩短。因此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栓患者LDL-C和OX-LDL水平升高,证实上述观点,降低上述指标水平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对于静脉血栓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血清HDL-C及其载脂蛋白具有抗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保护作用,据统计血浆中的HDL-C浓度酶升高10mg/L,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减少2%~3%,而其保护作用机制除了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清除毒性磷脂等之外,还包括抗血栓和促纤溶作用。HDL-C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是通过阻止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减少血液黏滞度、抑制组织因子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活性等方面来实现的。本研究发现观察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结论相符合。

由此可见,血脂在血栓形成的众多因素当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有效地降低血脂的各项指标可以大大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高脂血症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高血脂患者加强对血管内膜的保护,改善静脉血流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药物预防和机械物理预防,药物预防主要包括抗凝及降脂药物[6],但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风险,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问、凝血酶原时间等,以便及时调整药量。机械物理方法主要有气压泵[7]和CPM机[8]锻炼,前者是气压治疗仪,充气带绑缚患者小腿间歇充气压迫小腿肌肉机械性刺激,脉冲按摩促进血液流动,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但是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禁用于下肢缺血的患者。CPM机则是通过带动患者肢体进行持续被动的伸、屈运动,使关节内压力呈周期性正弦曲线变化,从而加快清除关节内出血和其它炎性介质等关节内积液,促使关节滑液扩散和血液循环。但该仪器不适用于肌张力过高、骨科术后关节制动以及活动角度不能耐受的患者。同时应加强宣教:(1)合理控制饮食: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要坚持调整饮食结构、建立“四低一高”的饮食习惯: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饮食的总原则。此外,要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多吃一些降脂食物,在有些情况下,还可以辅加适当的食疗药膳。(2)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坚持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新陈代谢,实现降脂目的。对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必须坚持有氧运动,如快步行走、骑车、慢跑、跳舞等[9]。

4 参考文献

[1]张莉璟,程云.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7):634-636.

[2] 贾利敏.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意义.河北医药,2010,32(2):189-190.

[3]Weir J R,pitas R E,Wilson B D,et al.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creases cultur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 tissue factor activity and reduces protein C activation[J].FASEB J,2006,5 (2):459-465.

[4]Aviram M.LDL-platelet interaction under oxidative stress induces macrophage foam cellformation[J].Thromb Haemost,2003,74(5): 560-564.

[5]张霞,杨扬,齐宝庆.血脂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11):95-96.

[6]杨晓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J].中外健康文摘,2009, 6(26):473.

[7]杜丽萍,吴强爱,黄丽双,等.气压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浙江医学,2008,30(10):1147-1148.

[8] 程溢芬.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3,34(7):1018-1020.

[9]张华.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脂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8):344-344.

2013-10-17)

(本文编辑:马雯娜)

浙江省中医药局课题资助(编号:2011ZB072)

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王招娣、程丽娟、朱卫琴、羊炜霞)

王招娣,E-mall:1981394326@qq.com

猜你喜欢
血脂血小板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