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疗效分析

2013-04-19 11:57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肛垫肛管电化学

朱 华

混合痔是一种临床社区常见疾病,其门诊就诊率约为15%。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痛苦大,伤口易水肿感染,术后肛门易狭窄,复发率高。本研究在社区门诊使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患者,并与传统手术方法做对比,其手术过程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特别适合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病混合痔患者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学组制定的《痔诊断暂行标准》并经肛门指诊及内镜确诊,临床表现为排便出血,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2~62岁,病程4~28年,Ⅲ度20例、Ⅳ度12例;试验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3~65岁,病程3~27年,Ⅲ度18例、Ⅳ度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具有均衡性。

1.2 仪器设备 使用北京鑫奥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DK-1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用纯铜制成直径0.7 mm,电极间距10 mm的针形电极(简称铜针)4根,按照电脑程序设置值连续同时治疗280 s。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前肠道灌肠1次,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骶麻,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使用喹诺酮类药如乳酸左氧氟沙星(0.3 g)+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0.915 g)静脉滴注,2次/d,一般用至热退后3 d,再口服阿莫西林(0.25 g)+甲硝唑片(0.2 g),3次/d,连续使用3 d,术后给予口服止痛药,嘱患者半流质饮食,便后1∶5 000高锰酸钾洗泡伤口并隔日换药1次。

1.3.2 试验组 采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前准备相同,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骶麻,插入肛门镜,检查确定出血及脱出痔区,将铜质电极刺入齿线附近痔组织,深10~15 mm,持续时间4′40″,取下铜质电极以同样方法逐次治疗各个痔区,同一痔区根据出血、充血状况可反复治疗;对外痔部分,在治疗前用剪刀剪除并仔细止血。术后处理相同。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出血量>200 ml)、术后伤口疼痛率〔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测定疼痛指数(PPI)评定疼痛等级,PPI>6〕、术后尿潴留率(术后6 h不排尿者为尿潴留)、术后伤口水肿率(术后3 d伤口水肿直径>2 cm)、伤口感染延期愈合率(>14 d)、术后肛管狭窄率(蹲位时示指不能插入肛门口)、术后6个月复发率。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尿潴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疼痛率、术后伤口水肿率、伤口感染延期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5例(16%)患者出现术后肛门狭窄,4例(12%)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复发。试验组无一例出现术后肛门狭窄及复发。

3 讨论

痔的形成机制一种认为是直肠下端或肛管的末梢静脉发生迂曲、扩张而成的静脉团[1]。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痔是血管性肛管垫,是正常解剖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性别及种族[2]。痔发病原因是正常肛垫发生了病理性肥大及移位的结果[3]。传统混合痔的术式是外切内扎术,其治疗效果肯定,是临床上治疗混合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常引起肛门狭窄、精细排便功能障碍。这是因为肛垫为一高度特化的血管性衬垫[4],含有与直肠不同的黏膜上皮血管以及纤维组织,肛垫上皮内感觉末梢神经极为丰富,这些神经是肛门反应中的重要感受装置,并对直肠内的性状具有精细的辨别能力,传统外切内扎术式破坏了肛垫正常结构,从而破坏了排便精细的辨别能力。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选用4根纯铜制成直径0.7 mm,电极间距10 mm的铜针刺入痔及其支持组织中,在适当的电场作用下,利用铜离子与血流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以及异物和电流在血管内引起微血栓形成,促使周围组织纤维化,消除黏膜下层血管出血性病变,从而达到制止痔脱出和止血目的。经过临床疗效观察对混合痔并发痔出血有明显快速止血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5-6],因为术中所用铜针细小,对齿状线黏膜下层及肌层损伤较小,易于操作。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为t值,余检验统计量值为χ2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尽管手术操作仔细,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术后伤口水肿、伤口感染延期愈合、术后肛管狭窄及再次复发;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显著。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手术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特别适合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及患有慢性病混合痔患者治疗。

1 王玲君.PPH与外剥内扎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比较[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4):59.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4.

3 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82-685.

4 黄筵庭.痔的近代概念和诊治[N].中国医药报,2006,22(6):B7.

5 常宝志,黄庭,李东冰.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内痔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5(24):49-51.

6 李东冰,李权,蔡亭,等.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3(1):40-42.

猜你喜欢
肛垫肛管电化学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痔疮不要轻易手术
关于量子电化学
久坐软椅 易致痔疮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