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35MC和6L32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对比*

2013-06-07 03:18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赵俊豪黄连忠
世界海运 2013年4期
关键词:喷油泵油口油阀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赵俊豪 黄连忠 冯 伟

6S35MC和6L32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对比*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赵俊豪 黄连忠 冯 伟

以船舶常用的6S35MC和6L32柴油机为例,介绍二者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各部件的特点。6S35MC柴油机采用的是鸡心凸轮,带停车阀和吸油阀的喷油泵,由燃油循环冷却的喷油器,从而可实现停车不换油,但各部件构成略复杂;6L32柴油机采用普通凸轮,带停车汽缸和出油阀的喷油泵,由淡水循环冷却的喷油器,停车需要换油,但各部件构成略简单。最后,提出二者在操作和管理中的不同措施,供轮机管理人员参考。

凸轮;喷油泵;喷油器

*大连海事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骨干基金项目(2012QN024)

MAN B&W和WARTSILA是世界船用柴油机的两大著名品牌。在世界船用低速机市场,MAN B&W品牌的占有率高达80%,WARTSILA品牌约占16%;在世界船用中速机市场,WARTSILA品牌的占有率约38%,MAN B&W品牌约占27%。[1]其中,MAN B&W的 S-MC系列和WARTSILA的L系列柴油机分别是低速和中速机的典型代表,在船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文献介绍过两种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器的结构特点,但一直少有文献对两大柴油品牌的燃油喷射系统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尤其是各自的燃油凸轮与喷油泵的匹配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分别以MAN B&W 6S35MC和WARTSILA 6L32柴油机为例,介绍两种典型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特点,并进行相应对比,希望能为轮机管理人员的日常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燃油凸轮

图1、图2分别为6S35MC和6L32柴油机的燃油凸轮轮廓图。前者为鸡心凸轮,其特点是基圆段很短,工作段占据了大部分圆周;后者为普通凸轮,其特点是工作段短且陡,基圆段占据了大部分圆周。由于燃油凸轮的作用,在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内,6S35MC柴油机喷油泵的柱塞将长时间处于上止点,6L32柴油机喷油泵的柱塞将长时间处于下止点。

图1 6S35MC柴油机燃油凸轮图

图2 6L32柴油机燃油凸轮图

二、喷油泵

1.6S35MC柴油机喷油泵

图3所示为6S35MC柴油机的喷油泵。其主要部件是柱塞-套筒偶件,以及安装在油泵上端的停车阀(又称空气刺破阀)和吸油阀。

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控制空气进口4处无气源,停车阀和吸油阀处于关闭状态,0.8 MPa左右的燃油从进油口7经通道A进入吸油阀阀腔B,克服其弹簧弹力后打开吸油阀,燃油进入泵腔C。随着柱塞的上行,回油口9首先被封闭,泵腔内燃油被加压,随之使吸油阀落座,泵腔封闭,高压燃油经高压油管5供应至喷油器。当柱塞下行时,回油口9首先开启,燃油进入套筒外围的回油腔D,并经循环油口2进入燃油供给系统的回油管路,回流至混油桶。之后,随着泵腔C内压力的降低,吸油阀再次被进口处的燃油打开,燃油进入泵腔,为下一循环的泵油做准备。

当有停车指令时,控制空气经进口4供至停车阀空气活塞的上方,停车阀向下运动,吸油阀被强制打开,喷油泵因泵腔不再封闭而丧失泵油能力,从而实现柴油机的迅速停车。进口4接有两路控制空气,一路用于正常的停车,一路用于应急停车。

6S35MC柴油机喷油泵的特点是:

(1)泵腔顶部设置停车阀和吸油阀。当喷油泵打开回油口时,高压油管中的压力可迅速降低,使喷油器迅速关闭,避免了滴漏和重复喷射现象。[2]

(2)回油时,由于无止回作用,会导致油泵进口处油压的剧烈波动,需要在进油总管上装设缓冲器。

(3)为减少高压油管中的燃油回流量,保证下一循环的充分供油,其喷油泵需要与鸡心凸轮配合使用。即在一个循环内,柱塞在大部分时间内上止点,从而保持高压油管中油压较高且稳定;柱塞下行过程很短暂,则回油口9和进油口7的开启时间也很短,可以避免油压的剧烈波动而影响进油并造成穴蚀。

(4)由于设置有停车阀,停车迅速、可靠。

(5)燃油从泵上端的吸油阀进入泵腔,从下部的循环油口流出,可以实现燃油的循环;在停车时,燃油还可经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并形成循环,做到短时停车不用换油。

2.6L32柴油机喷油泵

图4所示为6L32柴油机的喷油泵。其与6S35MC柴油机喷油泵的主要区别是泵上端设置的是等压卸载出油阀。

该喷油泵设有引喷出油阀2和主出油阀3。供油初期,少量的燃油经引喷出油阀进入喷油器,而在主喷射阶段,大量的燃油经主出油阀进入喷油器。这样既使燃烧初期工作柔和,又可以控制整个喷射和燃烧过程不至于太长。

6L32柴油机喷油泵的特点是:

(1)泵腔顶部设置出油阀,出油阀具有蓄压、止回和卸载作用,使供油压力逐渐累进,回油时防止燃油倒流、重复喷射和穴蚀的产生。

(2)需要与普通凸轮配合使用。柱塞长时间位于下止点,泵腔内长时间处于低压状态。

(3)由于设置有引喷出油阀,可有效地避免爆燃的发生。

(4)柴油机的停车通过气动停油机构来实现。每个高压油泵的油门齿条连接到一个气动活塞上,当有停止指令(包括正常停车和应急停车)时,气动活塞动作,将油门齿条拉到零位。

(5)泵腔上无循环油出口,燃油不能循环;在停车时,燃油无法到达喷油器,停车时一般需要换用柴油。

三、高压油管

早期的高压油管一般是单层的,一旦出现裂纹或密封不良问题,往往会导致高温燃油流出,产生机舱着火的隐患。随着社会的进步,航运界对船舶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船舶建造规范规定:2002年7月1日之后建造的国际航行船舶,其高压油管应有漏油防护及报警装置。

6S35MC柴油机的高压油管较长,管外包覆着柔性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的下部开孔,通过泄油管连接到漏油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底部开有很小的泄放孔,并设有浮球式液位开关和溢流管。当有少量的泄漏发生时,燃油通过泄放孔流至泄放柜,不会导致液位开关动作;如果因高压油管破裂或密封不良而导致燃油严重泄漏,泄放孔将不足以泄放大量的燃油,油位迅速升高,使液位开关动作,从而发出警报,提醒轮机员对漏油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泄漏的燃油经溢流管流入燃油泄放柜。

不同的是,6L32柴油机的高压油管较短,管外包覆着钢性保护套管,其漏油检测装置中装设的是电容式液位开关。

四、喷油器

1.6S35MC柴油机喷油器

图5所示为6S35MC柴油机的喷油器。喷油器内有两个阀,上部是止回阀,由止回阀体D、止回阀E、止推座F和压力弹簧G组成。下部是喷油针阀,由针阀A、针阀体B和调压弹簧C组成。燃油由喷油器顶部进入。当柴油机不喷油时,燃油由电动输油泵供给,如图5(1)所示,此时由于燃油压力较低,止回阀关闭,即其止回阀E封闭燃油下行通道,在止推座F的下部有一个旁通孔b开启,燃油经此旁通孔在喷油器体内循环后回到回油管路。在喷油期间, 如图5(2)所示,燃油由高压喷油泵供给,油压大于1MPa时,止回阀被油压抬起D1,旁通孔b关闭,燃油向下进入下部针阀的油腔内。在燃油压力达到启阀压力时,针阀B被油压抬起D2,燃油喷入汽缸,见图5(3)。

6S35MC柴油机喷油器的特点是:

(1)省去了单独的冷却系统,在备车期间燃油可对喷油器进行循环预热,在运转期间对喷油器冷却并兼有驱气作用。

图5 6S35MC柴油机喷油器

(2)针阀下部带有一根与喷孔相匹配的滑动轴针,喷射时轴针在喷嘴中滑动,对喷嘴产生清洁作用,从而大大降低喷嘴积炭乃至堵塞的可能。也正是由于滑动轴针的存在,应尽量避免对此喷油器进行雾化试验,因为雾化试验一般采用黏度很低的柴油,会使轴针和喷嘴产生磨损。

(3)喷油器启阀压力由弹簧的安装预紧力和有关零件尺寸预先确定,使用中不能进行调节。如需调节则应解体喷油器并换用专用弹簧垫片。若喷油器故障,一般需要换新,旧件丢弃,或送厂家指定的修理厂进行修复。

2.6L32柴油机喷油器

图6所示为6L32柴油机的喷油器。这种类型的喷油器结构相对简单。当喷油泵开始供油时,高压燃油经进油口4、进油通道A进入针阀9周围的环形槽内。随着燃油压力的升高,当作用在针阀锥面上的压力足够克服弹簧5的弹力时,针阀上升打开喷嘴,燃油喷入汽缸。

6L32柴油机喷油器的特点是:

(1)无循环油通道,在停车时,燃油不能经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

(2)喷油器本体3内钻有冷却水通道B,实现淡水冷却。淡水冷却效果足够好,所以不需要像6S35MC柴油机的喷油器那样设置滑动轴针对喷嘴进行清洁。

(3)喷油器的启阀压力可经调节螺钉1进行调节,在船上可方便地通过启阀压力试验进行调整,并可实施雾化试验。

表1 6S35MC和6L32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对比

图6 6L32柴油机喷油器

五、两种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对比

根据上述分析,对两种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在结构原理、日常操作和维护管理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六、总结

可见,6S35MC和6L32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在燃油凸轮、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在操作、管理的便利性方面也各有千秋,轮机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各机型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操作管理手段,以保证柴油机的可靠运转。

[1]李斌.船舶柴油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春野,付克阳.主推进动力装置[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喷油泵油口油阀
喷油泵功能异常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与维修技术
一种全液压助力制动叉车液压系统
进油阀参数对大流量高压共轨供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
高压燃油泵溢油阀断裂失效分析
Clinical outcomes of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s in cirrhotics vs non-cirrhotics: Α
蓄能器结构参数对其减震性能趋势的影响
JB/T 6295—2016《柱塞式喷油泵安装型式及连接尺寸》解读
KD424:小型挖掘机用泵
自动变速器离心甩油阀动态特性研究
柴油机喷油泵常见故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