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教育中教师实现自主成长的策略

2013-08-20 11:56陈丽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本课课本问卷

陈丽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0)

近些年来,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和教研部门,乃至基层学校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在教师培训上,当时的成效可以肯定,但是后续效果如何呢?另外,为什么许多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时都踌躇满志,真想在专业上有所作多为,可是后来渐渐地平凡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与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有密切关系。教师自主成长就是促进教师进步的捷径。

一、什么是教师自主成长

所谓教师自主成长,是指教师个人自觉地根据内在成长需要和动力,结合个人生活实际,通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和调适,以实施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自主成长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成长动力来源于个人的内需;二是学习方式和过程由个人来控制;三是融入每个人的生命生活当中,与个人的信念、兴趣、爱好、特长、习惯等个性品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教师自主成长的优势

首先,有助于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哲学上说,教师成长,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通常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有磨道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两条路可走。

磨道式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它主要靠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就书本讲书本,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造,又不善于总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在自我的圈子里往复和循环。沿着这条路,许多教师从黑发干到了白发,虽然兢兢业业,燃尽了蜡烛,抽尽了蚕丝,但教学业绩平平,汗水与成果不成正比。反之,螺旋式上升是教学能力充分发展的道路,所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对外开放,能广泛学习吸收先进的教改信息与教育教学经验;对内改造,在兼收并蓄别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大量创新实验,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就形成了教育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老教材”进入新境界,“老办法”变成新模式,教学能力与水平一个学期一个新台阶,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

那么,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教师会选择不同的道路,个人成长会有所不同呢?这与教师个人有无自主成长意识和努力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自主成长强调教师成长的人本化,即教师自主成长能与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业余兴趣、爱好、特长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自主成长不是外在培训,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成为教师生活中、生命中的一部分,与教师的成长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自主成长,教师自觉地发掘出生活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以完善人生,充实个人的生活为目的,他们不仅获得专业成长,而且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适应教师个人的成长差异。从教师个别差异上看,教师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不仅存在着学科、年级年龄上的差异,还存在着教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差异。所以,自主学习更有助于每个教师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工作空间,发挥适合自身学习方式的优势。否则,教师只是利用统一的培训内容、统一的培训时间、统一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会自己束缚和限制自己的学习。

三、什么是备课

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教师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内容科学、办法适当的教学方案。

备课可分为广义上的备课和狭义上的备课,广义上的备课要延伸到平时的读书、观察、积累等,狭义上的备课单指课时备课。

教师要较好地完成每次课时备课,必须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吸纳(收集备课信息)——构思(设计教学方案)——输出(编写教案)三个阶段。

四、如何在备课中成长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南宋诗人陆游在谈到作诗的经验时说,“功夫在诗外”,那么备课与上课的关系是否可以说成功夫在课外呢?认真想想,不无道理。教师如何备课来实现自主成长呢?

1.尊重文本、研读课本。

(1)读、想、划、问、写结合。

教师研读课本不可以简单地泛泛而读,应边读、边想、边划,把读、想、划、问、写结合起来。

(2)抓住关键字、词、句。

为了较快地把握课本的中心和实质,分析课本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一定要抓住关键字、词、句。

(3)钻研导读和旁注。

导读和旁注既是帮助教师正确使用课本、突出重点、发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又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钻研导读和旁注。

(4)领会揣摩插图。

各个学科课本中都有许多插图,教师在备课中要用心领会揣摩插图的用意,发挥插图的作用。

(5)钻研习题。

钻研课本时,对习题的作用及难易要做到心中有数。弄清楚基本题、变化题和发展提高题三个层次的分布情况。

2.超越文本、开阔视野。

(1)我们知道课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现实生活远比课本更为精彩和丰富,但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获得课程资源的渠道基本上只是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教师应该走出文本,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

所以,教师备课时必须开阔视野,收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背景资料、影音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一句话就是要不受一本教科书的束缚,开发课程资源。

(2)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①教学参考书的学习利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三件法宝,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

②报刊资料的学习利用。各具特色的全国各地的教育教学报刊很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刊期短。由于撰文的作者一般是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研人员、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因此资料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是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备课和业务进修的“源头”“活水”。

③优秀教师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大都是来自于教学研究一线,不仅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更主要的是这些经验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它们都是针对某些学科、某些教改中突出的问题的,对教师的学习借鉴意义是巨大的。

④社会和自然知识的学习利用。教师教学要做到旁征博引,还必须广泛涉猎文史哲等领域文化精品。如通读学习古、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才能。

3.了解学生,以学定教。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更重要。教师要上好课,既要钻研教材,又必须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目中有人。否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需要等情况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即使课备得滚瓜烂熟,也容易因脱离学生实际而造成教学的失败。所以教师备课必须要考虑了解学生。

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容:(1)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生活背景;(2)新课程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3)学生对本课的兴趣;(4)不同水平学生的差异;(5)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期望和建议。

教师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主要的方法和途径有平时观察,课堂提问,批改作业,考试与辅导,座谈调查,测试分析等。

下面介绍两种在教学中会有帮助的问卷卡:教师备课问答卡和学生课后问卷卡。

教师备课问卷卡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使用方法如下:(1)将问卷卡印若干份。(2)将全班学生按优、中、差的水平分3个层次,每次可选优、中、差各2~3名学生填写问卷卡。(3)操作时可在学期初由任课教师把教学进度表和问卷卡交给课代表。课代表将一学期填写问卷卡的学生按课的进度提前分配好,并适时将各问卷卡交给填卡人。填卡人要在教师备此课前将填好的问卷卡及时交给教师。(4)教师仔细阅读问卷卡,根据问卷卡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备课,并设法将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得以落实。

使用要求如下:(1)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在学生填卡初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为了提高填卡水平,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教师要分阶段总结讲评。(2)为保证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每次填卡人不宜过多。(3)教师要将每次的问卷卡按授课顺序完整地积累起来,并装订成册,以便经常查阅。(4)学校业务领导应经常深入年级指导教师运用问卷卡,并及时检查,随时调阅,在听课、评课时考查教师对问卷卡的落实情况。学校应将这项活动列为教学管理和考核教师的一项内容。

而通过学生课后问卷卡则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在今后的备课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这两种问卷卡均应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编制。如:

教师备课问卷表

亲爱的同学,为了协助老师备好课,上好课,请你认真并实事求是地填写好以下内容。你的心声对老师很重要!谢谢。

本课学习内容你对本课内容有兴趣吗?你对哪些内容比较熟悉,感觉哪些内容比较陌生和比较难?通过自学,哪些知识你自己学会了?你还知道哪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请对本课提出2个新颖且有深度的问题,好吗?

当然,在教师自主成长的道路上方法有很多。但是,教师学会在备课中成长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好方法。教师成长是学生一生的幸运,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寻求自主成长的方法,培养出更出色的学生。

[1] 许雪梅,何善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5).

[2] 陈永芳,郑建萍.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培训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

猜你喜欢
本课课本问卷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问卷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