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外科护理学实训课改革设想

2013-09-01 08:57姚德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卫校实训室护理学

陈 丽,姚德欣

(赣州卫生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

外科护理学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外科护理实践技能是护理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护理技术对促进外科病人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护士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校期间的实训课非常重要,它是学生接触外科技能操作的第一站。但是,近年来我校外科实训课教学不容乐观,开课率持续走低,其他省份和地区中职卫校的外科护理学实训课开出率也处于较低水平[1]。如何转变观念,争创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课,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现就我校实际情况做如下分析。

1 外科护理学实训课现状

(1)国家对中职卫校外科护理学实训课开出率的要求:国家级重点学校的开出率应达到95%。

(2)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开设的实训项目及我校实际开设情况见表1。

表1 我校外科护理学实训项目开出情况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不仅明确了对课程的要求,而且是学校和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1]。我校未能贯彻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出所有实训项目,对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有一定影响。

(3)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2]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中职卫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实训课开出率的下降,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实际操作水平整体下滑,达不到医院对实习护士技能水平的要求,使实习很难顺利进行,实习效果受到影响,医院对学生的整体印象差,影响到院校关系及与我校将来的合作,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2 实训课开出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2.1 思想方面

学校和任课教师认识不到位,对实训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认为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跟随带教教师学习一两个月就能完全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没必要在学校反复练习,导致实训课开出率直线下降,并且仅存的几项实训项目也没有质量保证。此种想法,必然导致实训课质量和数量的下降。

2.2 学校硬件方面

我校新建校区占地850亩,护理实验楼可用面积11800平方米,外科实训室12间,但是内部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实训用品的不足等直接影响到实训课的开出率。

2.3 师资方面

我校历史悠久,有资格带教的教师年龄偏大,或是逐年退休,年轻教师又多无带教资格;理论课教师授课任务繁重,难以进行实训指导,出现实训室空闲而实训课开不出的现象。

2.4 课程安排方面

学校成立实验中心后,具体的实训课由实验员安排、通知任课教师,这种机制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实训室,导致实训课安排不完而实训室空置的现象更加严重。

2.5 合班课程的尴尬

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师数量却十分有限,为了有效利用教师资源,多数课程只能将几个班集中在多媒体教室上大课,这种安排对于理论课教学毫无影响,但使实训课安排出现困难,一个班上实训课,另一个班只能上自习课,其结果是一个2学时的实训课,需用4学时来完成。对于本来课程就紧张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致使理论课教学难以完成,只能用缩减实训课的方法来解决,最终实训课的开出率一降再降。

3 提高实训课开出率的方法

借着争创国家级示范校和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东风,学校引进了一些医疗设备,完善外科护理学实训室建设,使硬件设施得以补充。而软件方面则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路径[1]。笔者就提高实训课开出率提出一些方法。

3.1 改变传统的小班示教方法

传统方法:将一个56人的自然班分为2~3组,分别示教不同的实训内容,一节课后互换。因为实训内容较多,基本上都是示教后就换组,学生没有动手练习的机会,实训课也只能叫做示教课,实训效果可想可知。

新方法:整班示教,分组练习。一个自然班的学生同时听主讲教师讲解示教实训内容,基本是一节课的时间,下一节课分10组进行练习,每组5~6人,由主讲教师和实训教师一起进行指导,纠正和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既给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又便于教师指导。一组5~6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反复练习,提高了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方法。

3.2 综合利用师资

综合利用实训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对全体实训教师进行统一调配,充分调动实训教师的力量,避免死守一科的状况,既解决了“闲半年,累半年”的情况,又解决了实训教师收入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合班上实训课浪费学时的问题,两个班同时上实训课,既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率,又提升了实训课开出率。

3.3 保证实训质量

加强实训教学管理,规范实训教学细节。重视实训教师的技能培训,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统一每项护理技能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提升实训课质量。

3.4 外科护理学实训课开出率及效果

要在提高实训课开出率的同时注重实训效果,可以适当增加实训课课时。在基本实训课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受,可增设综合实训操作,将单个项目整合模拟医院的真实场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综合实训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估及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形成和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提高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时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医院工作,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综合性实训课的设想:

(1)心肺复苏:由单一的现场复苏发展到三期复苏。

(2)手术室工作:可以在单项训练后进行整合训练,如有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术者进行的手术训练。

(3)急救现场——四大创伤技术的综合演练。将清创—换药—包扎—转运进行连续操作,以完成整个急救过程。

综合训练可以给学生整体的感受,增加操作的连贯性,更贴近实际工作情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训教学是促进护理人才全面掌握知识、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3]。学校要在完善实训设施、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实训课开出率,保证实训质量,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1]曾艳,李希滨,孙伟,等.我省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程开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130-131.

[2]白玫,沈宁.试述护理人才的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28-830.

[3]徐益荣,卢玉仙,高薇,等.高职护理学生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8):672-674.

猜你喜欢
卫校实训室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卫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