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务工作者健身行为研究

2013-09-01 08:58邓云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医务体育锻炼工作者

邓云玲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便捷,人们为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少,静坐少动成为多数行业工作人员的主流生活方式。体力活动严重不足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人类慢性代谢性疾病经历静坐少动—腹肥胖—慢性疾病等过程,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当今慢性疾病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全球大力推广“EIM(运动即医药)——人类的健康处方”重要理念之际,医务工作者作为治病救人、为不同人群制定运动处方的执行者之一,对EIM理念的认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强身健体值得研究。作为医务工作者,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将EIM理念传递给广大就医人员,对于人们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对甘肃省医务工作者的健身行为进行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文以甘肃省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EIM理念的认知状况及其健身行为。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阅有关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对EIM理念的理解,参加体育锻炼、健身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查阅《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相关文件,为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做充分的准备。

1.2.2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对甘肃省县级及以上医院25~60岁的470名医务工作者(男280人、女19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收回有效问卷470份,有效回收率81.0%。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和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等问题进行调查,并进行了随机走访。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对上述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EIM理念的认知状况(见表1)

EIM理念是以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运动为核心的健康促进项目,即采用科学的运动测试方法和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运动,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

2010 年,首次EIM全球大会召开,大会号召全球联合起来支持EIM,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共同努力,会议对EIM的科学背景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著名学者Bengt Saltin在论述EIM的作用时,进一步强调健身效果:(1)健身运动可提高心肺耐力;(2)健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3)健身运动可增强脂肪代谢功能等。有调查显示,静坐少动者的寿命较进行体育锻炼者短5年,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造成人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高发、生活质量下降[1]。

表1 医务工作者对EIM理念的认知状况(n=470)

表1显示,对EIM理念有所了解的医务工作者很少,仅占8.9%;91.1%的医务工作者只知道运动可以健身,并不了解EIM理念;15.7%的医务工作者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EIM是悖论,过分夸大运动的作用,有误导患者的嫌疑。调查还显示,男女医务工作者对EIM的认识几乎没有差异。

我国目前正处于慢性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的阶段,需更加注重科学运动对增进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尤其要让医务工作者认识到E IM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总之,在我国应大力推广和实施E IM健身理念。

2.2 对体育健身行为的认识

在被调查的医务工作者中,认为体育健身“很重要”的占59.9%,“比较重要”的占37.2%,“不重要”的占不到3%,说明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对体育健身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健康意识的强化是医务工作者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能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3 体育生活化现状

所谓“体育生活化”,是把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个生活基本要素。通过创设体育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促使人们形成一种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方式。

对医务工作者生活方式调查发现,选择“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和营养”的居首位,占57.5%;“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充足睡眠”分别居二、三位;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竟然排名倒数第一,占9.5%。这与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的认识相悖,也与E IM的目标——通过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相悖。他们虽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真正付诸行动还有困难,宁愿补充一些营养保健品,也不愿走出户外进行体育锻炼。这充分说明医务工作者群体的体育健身意识非常淡薄,几乎没有体育生活化的基础。医务工作者作为E IM的执行者,应当引起医院管理层的注意。

2.4 对不同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见表2)

表2 医务工作者对不同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n=470)

由表2可知,医务工作者最喜欢的体育健身项目依次为散步、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其他、游泳、健美(身)操和武术/气功。散步和跑步项目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活动方式、时间较灵活,强度易于控制,便于开展,且这些项目兼顾了健身、娱乐、社交等功能,符合医务工作者的不同需求,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首选。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尤其是羽毛球,只要在无风的户外空地就可以进行,深受医务工作者的喜欢;篮球尤其受到男性的青睐,而健美(身)操受到女性的追捧。

2.5 参加体育健身形式的选择

调查显示,个人独自锻炼排在第一位,选择频数为285,占60.6%。个人锻炼较自由,不受各种约束,是医务工作者健身的首选。选择和朋友、家人一起锻炼的排在二、三位,选择频数为190、140,分别占40.4%和29.8%。由于医务工作者平时上班较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到朋友、家人,通过体育这种积极的活动过程,可促进人际交往、联络感情,满足了他们的社交情感需求,因而较受欢迎。而参加单位和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排在最后,是由于这种活动太少,一年难得有几次,调查发现医务工作者比较渴望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

2.6 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见表3)

表3 医务工作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n=470)

由表3可知,医务工作者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相当自信,绝大多数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以40岁以下男性为主。有慢性疾病的占被调查者的15.9%,多数为45岁以上的医务工作者。

医务工作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相对乐观,这也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忽视了体育锻炼的作用,访谈和调查得知,40岁以下的年轻男性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极为自信,不屑在体育健身上多花时间和精力,更愿意在闲暇时和朋友聚会、聊天、打牌。

2.7 参加体育健身的目的和行为

本调查显示,45岁及以下的医务工作者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愉悦身心、缓解压力(占61.0%),强身健体次之;45岁以上的医务工作者将强身健体列于首位,其次是休闲娱乐和社交需要。这说明中、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这种状况容易使人产生不良情绪,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使人的情绪愉悦。跑步具有镇静的效果已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实[2]。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能降低人的焦虑状态,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医务工作者颇为有益。女性医务工作者以塑身为目的的占30.0%,有32.9%的女性没有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以35岁以下的女性为多(占60.0%)。走访得知,年轻女性医务工作者由于婚姻家庭尚不稳定,各种交往甚多,没有过多的时间投入健身。

2.8 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被调查者大多数平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明确表示自己不进行任何体育健身活动的约占18.0%。调查发现,医务工作者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原因是工作太忙,经常上夜班,没有时间参加锻炼,占65.0%;其次是缺乏合适的场馆设施和合理的健身指导,什么项目也不会,所以没有兴趣参与,占16.0%。

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学习、考研、就业压力等原因,对课余体育锻炼常常表现出一种消极态度,缺少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意识相对淡化,把体育锻炼作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效途径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仅占5%[3]。没有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是医务工作者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罪魁祸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甘肃省医务工作者对E IM理念的认识不足,养生以进补为主,运动为辅。

(2)甘肃省医务工作者体育健身活动参与率较低,体育生活化没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3)甘肃省医务工作者对体育健身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一些简单易行的健身项目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如散步、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通过体育,既满足了他们的健身需求,也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但由于时间、兴趣等原因,致使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3.2 建议

(1)在医务工作者群体中大力宣传E IM理念,让其充分认识到E IM的重要性,积极实践,让运动健身真正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在医院建立体育生活化社区,与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加强联系,让其增派体育指导员,培养医院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爱好,使体育健身成为医务工作者闲暇时光的主流生活方式,使健身活动真正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基本要素。

[1]王正珍,冯炜权.Exercise is Medicine——健身新理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1-4.

[2]王正珍.ACMD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田建君,蔡建丰.我国城市青年人体育锻炼的心理—行为特征研究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1):88-90.

猜你喜欢
医务体育锻炼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