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伤颅内压变化及甘露醇用量的临床观察

2013-09-01 08:58李肖妮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轴索常温甘露醇

刘 颉,李肖妮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弥漫性轴索伤(DAI)是在特殊的生物力学作用下,脑内发生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以意识障碍为特点的综合征。其约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8%~42%,死亡率高达50%,恢复良好者不及25%。常见于交通事故,还可见于坠落、打击等,诊断与治疗都较为困难[1]。DAI后出现的高颅压是伤情加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成人颅腔是一个闭合性骨腔,不能扩张,随着脑水肿的发展,脑体积逐渐扩大,颅内压不断升高,终致脑疝、死亡。因此,防止或减轻脑损伤后出现的高颅压是治疗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脑外伤后常应用甘露醇治疗脑水肿,其作用强、收效快,是公认的首选药物。但对甘露醇应用后发生血尿、少尿,甚至肾功能衰竭死亡的病例屡有报道[2]。亚低温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率,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笔者于2010年开始对DAI高颅压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病例选择标准(1)颅脑创伤后24h内入院;(2)GCS评分≤8分;(3)未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无严重心律失常,无创伤性休克;(4)颅脑创伤后持续昏迷或烦躁不安;(5)CT扫描显示大脑弥漫性肿胀或脑干肿胀,可伴有脑中线部位的小出血灶和无需急诊处理的颅内血肿。

1.1.2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DAI患者63人,其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17~65岁,平均35.5岁。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与常温治疗组,常温治疗组1例合并高热,2例高颅压难以控制,均加入亚低温治疗组。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亚低温治疗组常温治疗组χ2/t值P例数 性别 年龄 GCS评分伤后治疗时间男 女 (岁) (分) (h)4.8±0.65.0±0.4342918154.8±0.74.6±0.40.0091>0.05161435.0±2.336.0±2.91.4925>0.051.5385>0.051.4286>0.05

1.2 监测项目

应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每小时颅内压(ICP),记录甘露醇用量,每 4~6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血糖、血尿素氮等指标的测定。

1.3 治疗方法

亚低温治疗方法:用电子冰帽、冰毯和冰袋同时全身降温。冬眠I号辅助降温,4~8h内将肛温降至32~34℃;复温采取缓慢升温法,先将冰毯温度调至35℃,约24h后停用冬眠药物。

ICP监护技术线路方案:所有病例均在局部或静脉复合全麻下,避开重要脑功能区、血管密集区及头皮污染区,锥颅成功后,用金属锥子穿5~6cm的皮下隧道;将传感器与监护仪连接,探头置入生理盐水中调零后,断开连接,再经皮下隧道穿出传感器电缆,于锥孔处置入传感器探头至硬膜下4~5cm,再次连接监护仪,显示颅内压。正常成年人ICP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 0.5~1.0k Pa(4~8mmHg)。ICP轻度增高:2.1~2.7k Pa(16~20mmHg);ICP中度增高:2.8~5.3k Pa(21~40mmHg);ICP重度增高:5.4k Pa(40mmHg)以上。

如果IC P超过20mmHg,持续时间超过10min,给予20%甘露醇0.5g/k g,30min内滴完。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1)亚低温治疗组:用电子冰帽、冰毯和冰袋同时全身降温。同时给予冬眠肌松合剂(生理盐水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持续静脉滴注。冬眠肌松合剂用量及滴速根据患者直肠温度、血压、心率、自主呼吸、肌张力及寒战状况等进行调节。输液速度用输液泵严格控制,当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后持续低温治疗24~48h,随后逐渐复温(约24h)。

(2)常温治疗组:除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方法及监测项目均同亚低温治疗组。

1.4 统计学方法

2 治疗结果

2.1 亚低温治疗对各项监测指标的影响(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IC P变化(±s,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IC P变化(±s,mmHg)

例数 治疗前 32℃~34℃时 低温后 复温后亚低温治疗组常温治疗组t值P 342925.3±7.225.1±6.40.1169>0.0521.6±7.826.2±6.82.5007<0.0514.6±4.325.3±5.28.8065<0.00115.1±4.824.9±5.17.8088<0.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甘露醇用量变化(±s,g/k g)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甘露醇用量变化(±s,g/k g)

例数 治疗前 32℃~34℃时 低温后 复温后亚低温治疗组常温治疗组t值P 34291.14±0.481.25±0.381.0185>0.050.78±0.421.36±0.644.1727<0.0010.53±0.261.48±1.124.5238<0.0010.72±0.231.35±0.496.3636<0.001

表2、表3显示,在亚低温治疗开始后,患者颅内压逐渐降至正常范围,低温治疗过程中颅内压平稳,复温后未出现反跳现象(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亚低温治疗24h后甘露醇用量明显下降(P<0.001),颅内压在复温阶段保持平稳,复温后无反跳性升高。

2.2 并发症

常温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5例,肾功能不全2例;亚低温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消化道出血9例,与常温治疗组比较并发症未见增多,且无明显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败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 讨论

亚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并能抑制损伤后某些损伤因子的释放和生成,有利于防止继发损害,阻断脑损伤后的恶性循环,对DAI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亚低温治疗DAI的机制尚无完全统一的认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率,防止继发性脑损害;(2)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的释放;(3)对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从而抑制脑水肿的发生;(4)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3]。通过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减少神经细胞结构蛋白质的破坏,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修复。这些作用可起到改善内环境,保护轴膜完整性,减轻轴浆转运障碍,阻止反应性轴突改变的继续发展。动物实验已证实,常温下脑缺血动物的海马丛神经元几乎全部变性坏死,若于脑缺血后5分钟开始低温(32℃~34℃)治疗,实验动物的海马丛神经元则不出现病理损伤[4]。Marion[5]等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创伤后DAI的程度,这说明32℃~34℃的亚低温在DAI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所有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低温治疗对降低颅内压增高有帮助,一些研究显示降温期有效,但降低颅内压的效果于复温后有反跳出现。因此,为了防止反跳,复温过程必须缓慢进行,应不少于12~24h。本研究亚低温治疗组在伤后0.5~20h开始降温,在4~8h内将患者的直肠温度降至32℃~34℃。因低温可引起呼吸减慢,换气量和潮气量下降,甚至抑制呼吸,而中枢镇静剂和镇痛剂对呼吸中枢也有抑制作用,在治疗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方式,动脉血气指标等。对于病情重、呼吸不稳定或伤后时间较长的患者,需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大多数人认为颅内压增高的DAI患者,应在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再维持亚低温状态24h,而对于无颅内压增高的DAI患者,亚低温持续24h即可。本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使复温过程中颅内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反跳现象。

甘露醇是神经外科治疗中常用的脱水剂,它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可使肾近曲小管上皮肿胀及空泡变,部分上皮细胞能胞饮甘露醇,使肾小管口径变小、关闭,引起“渗透性肾病”。近年来,甘露醇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甘露醇性肾功能损害有如下特点:(1)与甘露醇用量有关,一般甘露醇用量在200g/d以上;(2)发生时间在应用甘露醇后2~5d;(3)以中老年人为多;(4)多为非少尿性;(5)肾功能损害多为可逆性。因此,对甘露醇用量较大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要特别警惕甘露醇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亚低温治疗可以稳定植物神经功能,减缓脑组织代谢,降低脑组织血流量,从而有效降低颅内压,使甘露醇用量减少。本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创伤后的颅内压增高,并使颅内压在降温及复温过程中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甘露醇用量明显减少。

总之,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观察证明,32℃~34℃亚低温能改善脑损伤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紊乱,防止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可降低颅内压,使甘露醇用量减少,且具有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应用等优点。本研究资料显示,亚低温是目前治疗DAI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万跃明,石浩.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3):171.

[4]Povlishock J T,Christman C W. The pathobiology of intraumatically induced axonal injury in animals and human;areview of current thoughts[J].J Neurotrauma,1996(12):555-564.

[5]Marion D W,White M J.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brain injury with moderate hypothermia and 21-aminosteriods[J].Neurotrauma,1996(13):139-147.

猜你喜欢
轴索常温甘露醇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弥漫性轴索损伤32 例的临床分析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