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的观察与护理

2014-01-25 11:41韦凤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滴眼药泪道泪囊

韦凤荣

(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西 武鸣 530100)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的观察与护理

韦凤荣

(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西 武鸣 530100)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我科门诊收治的50例婴幼儿泪囊炎患儿,男性28例,女性22例。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采用滴眼药、囊泪区按摩、泪道冲洗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无1例行泪道探通。结论 对婴幼儿应早期行泪道冲洗,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婴幼儿泪囊炎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观察;护理

护理婴幼儿泪囊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占据婴幼儿眼病的5%~6%。一般发病机制主要是先天性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善以及泪管下端被膜状物阻塞造成的[1]。主要表现:溢泪、眼红、黏脓性分泌物,压迫泪囊区有反流物溢出。我科门诊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50例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滴眼药、囊泪区按摩、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28例,女性患儿有22例,患者中有5例为双眼泪囊炎,45例为单眼泪囊炎,年龄范围为3个月~2岁半,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流眼泪,存在溢脓性分泌物,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一些患者甚至存在湿疹。

1.2 方法

1.2.1 泪道按摩及滴眼药水:主要由患儿家属进行落实,护理人员需要对家长进行有效指导,按时给患儿滴眼药水、每次操作前要洗手,修剪指甲,防止皮肤出现划伤。按摩方法:用无名指腹挤压泪囊区,由上而下,缓慢挤压,力度要适中,以免损伤皮肤。每天2~3次,每次10~15泪下,将泪囊黏液挤出,滴入抗生素眼药水,必要时口服抗生素药物,连续用药不能超过两周,经上述治疗仍无效,4个月龄以上婴幼儿,行泪道冲洗。

1.2.2 泪道冲洗法:首先,泪小点用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2次,每次相隔3 min,使泪点达到表麻醉,具体操作方法:患儿仰卧,配置两名护士,其中一名护士用胸部对患儿躯干进行固定,利用两手前臂对患儿的双手以及肩关节进行固定,用治疗巾对患儿头部进行固定;另一名护士将患儿膝关节及下肢压住,实施者用左手拇指撑开患儿的下眼脸,并将下眼脸向外牵拉,使其泪点充分暴露,使用5 mL注射器,(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四号半一次性泪道冲洗针,抽吸自行配制的0.9%氯化钠4 mL+庆大霉素2万U,混合液,自下泪道垂直进针,深约1.5~2 mm,再使针转向水平方向,沿泪小管慢慢进针,碰至骨壁后,将针退出约1 mm,固定注射器,避免上下转动,然后将冲洗液缓慢注入,如患儿有明显吞咽动作,或药液自鼻孔流出,可视为泪道冲洗通畅,若无明显吞咽动作,可视为不通,可3~5 d重复1次,连续冲洗3~4次,若不通畅,行泪道探通术。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儿为独生子女,家长对疾病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心理和精神层面过于紧张、焦虑,我们要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态度和蔼,有问必答,消除紧张心理,取得家长的配合。

2.2 操作前应注意泪小点和泪囊外情况,泪囊狭小者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大泪点,再冲洗,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食物,防止患儿出现窒息。

2.3 过程中需要对患儿头部以及身体进行固定,保证动作的轻柔度,防止由于强行插入造成泪小点泪损伤和眼部损伤,并落实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或继发感染[2]。冲洗压力要进行控制,防止冲洗液大量涌入患儿的咽喉部导致窒息、误吸。

2.4 冲洗前,用干棉球对患儿外耳道进行保护,防止液体流入耳中,造成耳道感染,冲洗液量不宜太多,一般3~5 mL,分泌多可重复冲洗。同时,在对婴幼儿进行泪囊炎泪道冲洗的过程还需要注意婴幼儿自身的皮肤较为娇嫩,皮肤表皮容易发生脱落,且婴幼儿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未完善,因此更加容易感染婴幼儿泪囊炎。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配戴好口罩和帽子,同时对指甲进行修剪,并对双手进行清洗,防止对患儿造成抓伤。护理人员还需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防止患儿由于哭闹或者翻滚,导致婴儿摔至床下,造成跌伤,对患儿的康复造成影响。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利器的管理,操作过程还需要保证动作的轻柔度和准确性,防止误伤事件的发生。

2.5 操作完毕,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3次/天,连续1周,嘱咐家属注意患儿情况,注意患儿溢泪和流脓情况,嘱家属5 d复诊。

2.6 做好卫生宣传,婴幼儿泪囊炎治疗首先做好眼部卫生,滴眼前要洗净双手、剪好指甲并磨平,先挤压排出泪囊内的分泌物再滴药,保证药液进入泪囊。滴药时,注意药瓶不宜举得过高,防止药水滴入时刺激眼睛,但也不能举得太低,以防瓶口触及患儿眼睛,一般以瓶口距离眼睛1~2 cm为宜[3]。

3 结 果

50例(55眼),经泪囊区按摩和抗生素滴眼液,治愈5例(6眼),行泪道冲洗1次治愈15例(16眼),巩固冲洗1次,行泪道2次,治愈25例(28眼),巩固冲洗1次,行泪道冲洗3次,治愈5例(5眼)巩固冲洗1次,无1例行泪道探通。

4 小 结

泪囊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泪囊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急慢性炎症,除少数因发育异常、常见于新生儿,以泪囊管狭窄或阻塞和随后的微生物感染造成的泪囊炎最为常见[4]。因此,泪液和泪囊内分泌物无法排出,使细菌得以在泪囊道中贮积和繁殖。对婴幼儿在感染基本得到控制后,应早期行泪道冲洗,有利于泪囊积脓引流,减少张力,减少炎症扩散,所以,早期行泪道冲洗,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婴幼儿泪囊炎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1] 赵堪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1.

[2] 张熙楠,孙世毅.新生儿泪囊炎33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12(5):1237-1238.

[3] 丁粉红.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9, 5(10):87-88.

[4] 詹立辉.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57-58.

R473.72

:B

:1671-8194(2014)05-0207-02

猜你喜欢
滴眼药泪道泪囊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远离最伤眼的9种恶习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