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2014-01-25 15:27杨西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套管气管肺部

杨西安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8300)

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杨西安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8300)

目的 探讨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患者260例给予体外刺激咳嗽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照组患者224例给予常规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结果 观察组行气管切开45例(17.3%)、并发肺部感染46例(17.7%);对照组行气管切开86例(38.4%)、并发肺部感染142(63.4%);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及并发肺部感染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意识障碍;呼吸道感染;防治;体外刺激咳嗽

呼吸道感染是意识障碍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临床上常见的防治措施主要是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主要有畅通呼吸道、便于吸痰、防止胃肠反流(带气囊套管),而气管切开除具有手术并发症外,肺部感染亦是其常见并发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体外刺激咳嗽方法,即利用机体生理咳嗽反射,于颈前触压气管诱发咳嗽、咳痰,从而有效防治和降低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近一年来我科采用体外刺激咳嗽方法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60例意识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62例、女98例;住院时间>10 d;年龄2~73岁,平均56岁;颅脑外伤192例(其中轴索损伤12例)、脑出血68例(其中脑干出血6例);意识模糊(主要为老年患者)30例、浅昏迷92例、中度昏迷90例、深昏迷48例。选取同期224例意识障碍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60例、女64例;年龄5~77岁,平均58岁;颅脑外伤160例、脑出血64例;意识模糊(主要为老年患者)26例、浅昏迷86例、中度昏迷70例、深昏迷42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观察组患者给予体外刺激咳嗽,具体操作如下:用右手食指适当施力于患者颈前揉压气管前壁或侧壁,刺激产生咳嗽动作,咳痰至口腔,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动作,对于无吞咽反射或难以吞咽的黏稠痰块,用吸痰器吸除;对于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患者,刺激咳嗽、咳痰的同时应及时经管道吸痰。此方法刺激力量要适度,依据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和气管对压力刺激敏感度差异,适当调整施加压力的大小;吸气相比呼气相刺激更易诱发咳嗽反射;此方法可反复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气管切开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260例患者中,行气管切开45例(17.3%),均为中、深度昏迷患者,其中带管>1个月6例(占气管切开总数13.3%);并发肺部感染46例(17.7%),主要为坠积性肺炎,其中4例为节段性肺不张,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本组无并发痰阻窒息病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3例,均为高龄患者,1例伴有严重肺结核,另2例伴有慢性支气管肺气肿。对照组224例中,行气管切开86例(38.4%),其中浅昏迷6例,带管时间>1个月26例(占气管切开总数30.2%);并发肺部感染142(63.4%);并发肺部感染死亡2例,均为高龄并伴有肺部疾病患者。观察组气管切开及并发肺部感染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意识障碍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自主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痰液潴积和胃肠道反流物误吸,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及阻塞性肺不张,最常见表现为坠积性肺炎。对于昏迷患者呼吸道管理的主要措施有:①吸痰;②畅通呼吸道,如气管插管、放置口咽通气管或喉罩、气管切开;③刺激咳嗽。笔者体会,只有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及肺部痰液咳出清除,才能真正有效防治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目前,临床上常用吸痰管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咳嗽反射,此方法如吸痰操作不当,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意识模糊患者,因自主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痰液潴积而引发肺部感染,从而加重意识障碍。笔者采用体外轻压刺激气管产生咳嗽反射,痰液咳出至口咽部,对于不能吞咽的患者同时进行吸痰,此方法无创、操作简单易行,并可反复操作。患者反复咳嗽咳痰、畅通呼吸道的同时,亦能有效预防并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此法适用于对体外气管按压刺激敏感的患者,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包括深昏迷患者均能诱发咳嗽反射;亦适用于已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对于已行气管切开的恢复期患者,如体外刺激咳嗽反射敏感,可提前拔出气管套管,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

笔者体会,对符合以下标准的意识障碍患者,首选体外刺激咳嗽方法作为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率:①颈前刺激咳嗽反射敏感;②无严重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③无下颌松驰后坠或舌根后坠导致的气道不畅。值得注意的是,较强咳嗽动作可增加颅内压,对于有颅高压危象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体外刺激咳嗽只是临床诱发咳嗽反射的无创简便易行方法,此方法临床疗效为:①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②减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率;③缩短气管切开患者的带管时间。但此方法不能代替畅通呼吸道措施。

1672-7185(2014)13-0060-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34

2014-01-26)

R56

A

猜你喜欢
套管气管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