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1-25 15:27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物品

王 钧 黄 晶

(天津市人民医院,300121)

・卫生事业管理・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 钧 黄 晶

(天津市人民医院,300121)

本文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改革前后进行对比,阐述消毒供应中心改革前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取得良好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规模逐渐扩大,消毒供应中心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消毒供应中心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逐步转变为供应高质量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1],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我院自2010年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改扩建,使其布局建设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并实施集中式管理,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取得良好效果。

1 存在问题

1.1 内部建筑、布局、流程及设备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1.1 建筑、布局、流程不合理 医院职工更衣处与消毒供应中心相邻,污染的工作服和各科来往人员在消毒供应中心穿行。敷料打包间与器械检查包装间共用同一区域,使用面积狭小,远远低于合理的规模要求。

1.1.2 基本设备配置不足 三台脉动预真空灭菌器,因灭菌量大,超负荷装载,耗损较重,造成维修率上升,给全院灭菌工作带来潜在威胁。高压水枪、气枪、超声清洗机、空气消毒机等设备配备不足,影响工作效率。

1.2 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2.1 人员结构不合理 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其中无学历人员占科室总数的15%;平均年龄较高,高达50岁,老龄化问题严重;存在专业知识老化、业务能力较低、观念滞后、生理退行性改变和心理失落等问题,表现为平时工作主动性差,临床服务理念不强;队伍中没有骨干力量,阻碍了科室的进一步发展。

1.2.1 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人员职责不明确;部分护理人员无护士执业证;对清洗、器械检查、包装、灭菌等工作流程,未及时实施环节质量标准;在消毒隔离方面,未进行区域更衣、更鞋。

1.3 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3.1 器械回收 器械在临床进行清点、交接、反复装卸,容易引起污物对工作人员、环境及设施的再次污染。

1.3.2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到位 手术器械由洗手护士清洗,洗手护士在手术台经过紧张的手术配合后体力消耗很大,很难保证器械清洗的质量。不彻底的清洗导致器械残留血、分泌物、油污等有机物,可形成生物膜,将微生物包裹其中,阻止灭菌因子的穿透,影响灭菌效果[2]。

1.3.3 临床调查满意度较低 2010年的临床满意度调查仅为88%,主要反馈为不能为临床提供主动服务,服务态度不佳,不能有效与临床护士沟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2 对策

2.1 布局、流程合理,充分满足工作需要 合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人流、物流不交叉、不逆行,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空气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空气保持相对正压。物品的传递途径应从污到洁传递,每个工作环节保证灭菌物品质量,环环相扣,真正做到标准的工作流程,保证质量、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改造后的消毒供应中心,新购置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空气消毒机等设备,这些设备的添加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提供了优越、坚实的基础。

2.2 人员配置结构合理 我科工作人员>2/3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领取《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证》4人,具有中级职称4人,指定质量监测员1名,新增护士5人,工人1人,配合护士长进行质量监测与管理。

2.3 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 重新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学习培训,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充分认识集中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2.4 提升供应中心服务内涵,推进优质护理工程发展

2.4.1 实施集中式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中心配备有完善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运送设施,护理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全院包括介入室、日间手术室、妇产科、计划生育科、耳鼻咽喉科、肛肠科、泌尿科等很难处理的器械全部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形成了有效且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收送循环系统,使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存放及运送质量得到保证。

2.4.2 全面开展下收下送工作 急救物品不限定下收下送次数,做到按需提供,并建立供应中心应急预案,真正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落到实处,使临床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消毒供应中心应发挥基础作用,我们的目标是“护士满意”“科室满意”“医院满意”[3]。

2.4.3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将全院各临床病区分成五大组,每组十个病区左右。消毒供应中心全体护士定人、定组、定时负责与临床护士沟通,征求意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护士的友好合作关系。使大家在认识上能与科室的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以保证优质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现今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工作质量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每月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从过去的满意率不达标到达标,临床服务从过去的被动到目前的主动配合。总之,我中心的整体工作都得到了彻底改变。

2.5 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非感染性患者使用后的器械,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密闭湿式存放。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次/d分四组到各科室回收,使用后的污染器械连同回收箱一起装入密闭回收车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在去污区器械分检台按清点单进行分类清点,手术器械由台上台下护士清点核对签字后,由专车专人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清点,准确无误后签字,如数量不符,立即电话通知科室核对。器械按功能、特性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污染较重的有机物、可见血迹和污迹的器械放入已加酶的超声清洗机中处理,精密器械用手工清洗,其他器械按分类直接进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清洗消毒后的器械经清洗机或传递窗进入检查包装区,护士目测或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清洗质量,维护、核对后进行包装,包装后尽快进行灭菌,灭菌物品存放区由专人管理,所有灭菌物品均仔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灭菌物品的发放根据使用科室的需要由专人、专线封闭式运送。消毒供应中心形成了有效且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收送循环系统,使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存放及运送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2.6 减少手术室护士的非专业工作时间及工作强度 实施集中管理后,手术室护士集中精力配合手术,从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其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手术室,合理安排术前术后访视等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器械集中管理体现了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感染控制。

综上,我院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设施、流程的改造,为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奠定了基础。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后,大大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1] 王丽娟,郭凯,郑忠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关系到院内感染的控制[J].吉林医学,2009,30(2):169-170.

[2] 林霞,华卓君.二级医院创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187-3189.

[3] 邢继波.消毒供应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33-134.

1672-7185(2014)13-0004-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03

2014-05-15)

R197

A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物品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称物品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健身器械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