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2014-01-25 15:27王爱武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肺结核血糖用药

王爱武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麻醉科,吉林 九台 130500)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王爱武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麻醉科,吉林 九台 130500)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各50例。单一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在单一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程度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单一组血糖控制有效率82%、综合组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组护理满意度80%、综合组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可对患者血糖及代谢紊乱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可进一步控制肺结核感染加重。

肺结核;合并症;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进入肺脏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不能有效分解利用葡萄糖,从而出现多食、多饮及消瘦等表现,患者血糖浓度异常升高且较易感染各类病菌。为探讨在围手术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意义,笔者选取我院100例本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就诊于我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42~70岁,平均(56.3±14.4)岁;患者均符合《中国结核病分类法》中的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单一组、综合组各50例。单一组:年龄43~71岁,平均(57.1±11.1)岁。综合组:年龄42~70岁,平均(56.1±1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单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传等。综合组患者在单一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严格按照呼吸道传染病对患者进行隔离;痰菌检测阳性者入住单人病房,并由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疾病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洁通风2次,开窗透气时间不少于0.5 h/次;鼓励患者每日早晨进行有效咳嗽将气管内痰液排出。②严格监测血糖:由于肺结核治疗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因此,需定期检测患者末梢血糖[3],当血糖出现波动时需通知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病情发展。③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服用剂量、时间及注意事项,尽量减少错服、漏服事件发生;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并告知其服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调整用药并进行针对性处理。④饮食指导: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在理想体重热卡基础上增加10%;主要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并配合使用优质蛋白及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可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每日进餐数量进行调整。⑤心理护理:医务人员和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并帮助其树立积极面对治疗的勇气和信心;让患者说出内心的焦虑与疑惑,并帮助其解决,耐心做好解释与疏导工作,并及时提供咨询与指导,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与家庭的关怀,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⑥出院指导:告知患者需继续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确定病灶已完全控制后,在医生同意下停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观察检查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体质;戒除不良嗜好并调整自身饮食、作息习惯,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等。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血糖控制情况标准:①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4.4~8.0 mmol/L为优秀;②患者有轻微不适症状、空腹血糖6.1~7.0 mmol/L、餐后2 h血糖8~10 mmol/L为一般;③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 单一组优秀18例(36.0%)、一般23例(46.0%)、差9例(18.0%),血糖控制有效率82%;综合组优秀27例(54.0%)、一般22例(44.0%)、差1例(2.0%),血糖控制有效率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单一组非常满意12例、较满意28例、一般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80%;综合组非常满意27例、较满意21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行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并消除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并改变内心错误消极的观念,帮助其树立积极治疗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严格监测血糖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并降低其复发率,一旦发现血糖波动可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避免错服、漏服事件的发生,使药物作用发挥至最大水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可督促其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监测疾病控制情况,对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综合组患者其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单一组患者。因此,笔者认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江贵,李慧珍,张杨,等.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69-470.

[2] 李林忠,李娜,陆兆文.10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7):1755-1757.

[3] 马念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72例心理状况评估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1-2.

1672-7185(2014)13-002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10

2014-05-12)

R47

A

猜你喜欢
肺结核血糖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