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进一步”促进专员办全面发展

2014-03-05 03:44严淑琴财政部驻江西专员办监察专员
财政监督 2014年7期
关键词:专员办财税作风

●严淑琴/财政部驻江西专员办监察专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政策落实保驾护航、探索推进业务转型,是专员办的重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我们要振奋精神,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促转型、谋发展上来,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和行动,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好各项建设,促进专员办的全面发展。

一、以“两个进入”为目标,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学习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拒绝学习就是拒绝进步。我们要跟上财政监督转型的步伐,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必须加强学习,让学习进入思想、进入工作。

一是要真学。学习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党建等治国理政的重要讲话,以准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匡正思想,以理论上的清楚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学习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财政部党组一系列指示,准确理解财政中心工作任务和具体安排,清晰掌握专员办业务转型目标、要求和主要内容,了解新理论、掌握新政策、熟悉新知识、操控新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要真懂。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是财政工作的任务单,特别是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众多论断,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要按照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要求,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通读、精读,原汁原味地学,逐字逐句地学,吃透基本精神实质,把握其准确内涵,明确其基本要求,切实指导工作。

三是要真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指导和推进财政监督工作。要坚持学用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升能力与促进工作结合,努力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局中寻求财政监督的着力点,在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要求中探索专员办业务转型的新路径,在完成部党组各项决策部署中实践监管的新方式,促进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二、以业务转型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随着业务转型的逐步推进,监督工作的范围不断调整,内容不断更新,监督的内涵不断丰富,我们的理念、思路、方法也必须随之及时转变。

一是要善于“踱方步”。这是个形象的比喻,意思是领导干部要善于动脑筋、理思路、想办法。作为财政部在地方的延伸,专员办工作将越来越体现管理特色,这就要求每个干部不仅要埋头干工作,更要站高一步、看远一点、想深一些,积极出思路、想办法、订计划。特别要像楼继伟部长指出的那样,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围绕财税改革和业务转型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谋划应对的思路,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此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

二是要善于抓重点。部党组指示,专员办转型后工作内容是预算收支监督和监督检查,当前要在履行好现有职责基础上探索业务转型。我们要重点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安排工作,加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在地方重大项目资金、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管,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政策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对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像李克强总理说的那样“形成民生资金无人敢碰的外部环境”,并在监管实践中研究探索嵌入业务流程的预算执行控制机制。

三是要善于创新方法。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督效能。在监管手段上,用好检查、调查、审核、审批等常用方法,发挥监控、评估、考核等作用,灵活运用调查、函证、咨询等方法,突出财政管理特色。在成果利用上,建立健全监督成果利用反馈机制、与被查单位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协同执法机制、案例移送工作协调机制、与地方党政部门及时沟通反映机制等,探索大型检查及交流检查问题分析报告制度,提高综合监管成效。

三、以落实部内审发现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夯实内部基础

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强调,专员办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财政部,工作的细微差错与失误,都有可能引起社会反响,影响到专员办的形象与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以有力的措施、实际的行动,落实好部党组关于“从严治办”的要求。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部党组对专员办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严,阀门越拧越紧。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基础工作还很不扎实,在抓基础工作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共识。认识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克服麻木思想、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从防范监督风险、增强监督生命力的角度,高度重视关于内部规范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对自己更严格一些,要求更高一些,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

二是要强化流程控制。流程就是做事的程序,每个流程都通过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而运行,严密科学的流程控制是工作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结合内审检查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查找在业务和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进一步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与制约,做到依法监督,按程序履职,有效避免违反程序、方法不当、把关不严和用力过猛等问题,切实杜绝基础资料不规范、不完整、不正确等问题。

三是要加强考核问责。部里即将出台考核办法,将基础工作质量纳入对专员办的综合考评范畴,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江西专员办也将启动处室工作绩效考评,工作的规范和质量是重要指标,考评的结果同年度考核评优挂钩,对基础工作差错较多、质量较差的将进行问责。每个处室、每个人都要养成重规范、重质量的习惯,不断夯实我们的基础工作。

四、以扎实转变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活动有起点,没有终点;活动有期限,改进作风无休止符。要在巩固中坚持,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对这次活动收集和查找出的26个方面的“四风”问题,要锲而不舍地整改到位。要尽快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与中央、中纪委、财政部一系列制度相结合,拿出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意见;要将学习制度执行好,坚持每周专门安排时间集中学习,改善传达的方式,提高结合工作研究问题的能力;要发挥各项制度的组织和激励作用,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力,用制度管人管事;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班子抓管理带队伍的力度,集中力量解决执行力问题、自身建设与管理问题、和谐机关问题、机关风气问题等。

二是要巩固活动成果,实现作风的根本好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取得成果不容易,巩固和发展成果更重要。对当前中央狠抓党员领导干部及公务员队伍作风,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麻木不仁,或抱着侥幸心理。公务员就是公仆,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行为举止要规范、得体,那些上班不务正业、中途溜号、迟到早退等行为,都有可能要受处分丢饭碗。要增强纪律意识、担当意识、公仆意识,始终保持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实现作风的根本好转和持续保持。

三是要切实接上地气,用优良的作风推动工作。财税体制改革和监督业务转型的进展,都与机关作风的改进息息相关。要坚持把更新理念、转换思路作为作风建设的抓手,克服等、靠等懒惰思想,更加积极地关注财税改革进展,更加积极地思考业务转型,结合工作实际主动研究思路、方法和对策。要紧密结合财政监督业务转型的要求,以更好的作风和精神状态抓好落实,积极研究预算执行控制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探索财政监督嵌入财政主体业务的方法和机制,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转型取得新进展。

五、以好干部标准为依据,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 “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进行了深刻阐述,将好干部的标准定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为好干部画像,也是对全体干部提要求。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财政部即将下发的 《财政部及专员办司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都全面贯彻了这一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选用干部的标准,我们要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准确把握前进、成长的方向,依靠组织的培养,通过自身努力,努力成长为好干部。

一是要坚定信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有大局意识,维护大局利益,维护班子和党组,带头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团结协作,发挥正能量,而不是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有损团结。

二是要为民服务。要有对群众的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每项工作都关系到群众利益,研究政策、安排工作、提出建议都要以促进民生改善为目标。

三是要勤政务实。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勤勉敬业,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工作使出最大力气,出手达到最高水平,把全部精力用在维护财经秩序、保证财政政策实施、促进民生改善上。

四是要敢于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成就多大事业。财税体制改革、监督业务转型是充满挑战的新征程,要有想法、有思路,更要有担当、有行动。要敢于担压,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敢于担责,有肯吃亏的奉献意识;敢于担难,有敢啃骨头的实干意识。

五是要清正廉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认识要到位、警钟要长鸣,增强制度意识,增强敬畏之心,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墙、防波堤的作用,守好为官做人的底线。

猜你喜欢
专员办财税作风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财税管理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