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牡丹(外四题)

2014-03-08 12:04欧阳明
文学港 2014年10期
关键词:阿山李总后门

欧阳明

黑牡丹(外四题)

欧阳明

阿山想杀人,杀老板。

阿山在厂里干搬运,每天从早忙到晚,月收入还不到两千。每月,阿山都得寄钱回家,因为父亲病了,要买药。可今年连续三个月了,老板也没发一分工钱。几个工友,见领不到钱,干脆就到其他地方去了。阿山没走,是想找老板拿钱。因为父亲病情加重,急需住院。母亲催促几次了,说再不住院,怕来不及了。

老板说,货款收不回来,我拿什么给你啊!

才几千块钱,你就开开恩吧。阿山几乎是乞求的语气。

几千块钱就不是钱啊!老板有些不耐烦了。

干了活就该给钱。阿山据理力争。

现在没钱,你还胡搅蛮缠啥?出去!老板大声吼道。

阿山不相信老板那么大个厂,连几千块钱都拿不出。肯定是想赖账!

阿山越想越气,怒火在内心燃烧,由小到大,不断升腾。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他去买了一把刀,然后又到小卖部买了一包两元钱的香烟,坐在食堂外边的墙角抽起来。他想连续抽完一包烟,把瘾过足。平常他抽烟很节约,一天最多四根。他不想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那么被烧掉了。

最后一根烟了。阿山抽了几口,摸了摸藏在屁股下面的刀,准备去楼上找老板。但就在这时,阿萍过来了。

阿萍是食堂煮饭的,她男人,去年在一个工地上干活时摔死了。阿萍长得矮胖矮胖的,脸黑油油的,看上去至少比阿山大十岁。谁都不会对阿萍有想法,二十三岁的阿山更不会有,尽管每次打饭的时候,她舀给他的饭菜总是比别的人多。

阿萍啥也没说,塞给阿山一包香烟,就转身走了。那烟很贵,五元钱一包,阿山从来就舍不得买。阿山先是莫名其妙,继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没去找老板。当天夜晚,他悄悄溜进了阿萍的屋子。他想,杀人偿命,到死都不知道女人啥味儿,不划算。

阿萍屋子的门竟然没关,见了阿山,先是忸怩,后来很快就顺从了。阿山像跳进了一潭温暖的水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活,他把所有的力气都给了阿萍,第二天扛包的时候,脚都不住地发颤。

阿山一发不可收拾,第二天晚上,又溜进了阿萍的屋子。第三天晚上,又去。但阿萍却很坚决地拒绝了,给了他一包五块钱的烟,说,过几天我叫你,天天这样你身体吃不消的。

阿山突然感到有一股暖流哗地注入了心间。他从小就死了娘,还从没哪个女人这样体贴过他。离开的时候,阿萍拿出两千块钱给他。阿山不要。阿萍说,借给你的,你父亲的命要紧。阿山顿时泪流满面。

接下来的日子,阿山每周都会被阿萍叫去一次。他突然觉得生活有了味道,有了盼头,慢慢地就把杀老板的事给忘了。

两个月后,阿萍突然要回老家,说是孩子要上学了,不回不行。

回了还来吗?阿山问。

不了。

那我跟你去!阿山说。阿萍眼睛睁得老大。

老板很爽快地给了他们工钱,还递过一根很贵的烟给阿山。兄弟,先前是确实没钱,昨天才收回一笔货款。那天,银行催我还贷款,我又和收货方吵了一架,心烦,你千万别往心里去啊。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再怎么狠,也不会赖你们的钱啊。老板拍着阿山的肩膀说。

阿山很感动,张了几下嘴,却没吐出一个字。

阿萍搞不懂阿山怎么会跟自己走。我比你大几岁,又不漂亮,还有个孩子,你图啥啊?

阿山说,那天要不是你,我就没命了。

不做那事会要命啊?阿萍黑黑的脸上泛出了羞涩的红晕。

那天为啥给我香烟?阿山直接转换了话题。

你长得像我男人,他不顺心的时候,也一个人抽烟解闷。阿萍说着,脸更红了。阿山突然发现,她黑里透红的脸,像一朵正在绽放的牡丹,比任何女人都美。

后门

三个月不到,就有三位领导被纪委带走。望着高高耸立的办公大楼,李书记陷入了沉思。

办公大楼是前任刘书记在位时建的,分前后两栋。前栋十九层,各部门使用;后栋九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使用。两栋楼被围墙圈着,进出一个口子,在前楼的前面,设有不锈钢栅栏,有穿制服的保安把守。没证件,根本进不去。

之前,九层楼后面还有个门,是刘书记开的。大家私下叫它后门。办公楼最初建成时没有后门,是建成后不久,刘书记突然决定的。当时,大家很不理解。一是前面的大门开口三十多米宽,已经够大了,二是后面再开一道门,要征地,还要沿围墙外修一条车道,会增加很大的投资。更麻烦的是,要是万一有人多事,发到网上,很容易引起非议。刘书记听了,摇头一笑,说,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办公楼,前门都是摆设,都从后门进出,知道为什么吗?大家面面相

觑。刘书记环视了一圈,说,领导干部是研究决定大事的,需要充足的时间保证。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找党委、政府闹事的很多,经常堵党委政府的大门,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平常还好,要是遇到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脸就丢大了。

后面也可能被堵。有人说。

一样设置门卫,严防死守,除了后楼上班的,其他人一律不予放行!刘书记说。

很快,后门就建好了。

走了一段时间的后门,大家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好处。没再像过去那样被上访者或闹事人群堵在大门外了。更重要的是,领导们来没来,走没走,前楼的干部都不知道,不敢像过去那样,见领导前脚一走,后脚就开溜,总感觉像被一只眼后面盯着,只有老老实实地上班,丝毫不敢乱来。

一石多鸟,大家都夸刘书记英明,站得高看得远。

当然,也有人议论,说领导们走后门,脱离了群众。但只是私下,不敢公开。都明白,要是不小心传到领导耳中,会吃不了兜着走,犯傻呀!

可偏偏就有人犯傻,竟把后门拍了照片,发到网上,还附了一大段讥讽的文字,内容和大家议论的差不多。帖子一出,被网友疯转,被炒得沸沸扬扬。宣传部门想尽千方百计,用尽了手段,都无法彻底删除。

据说,发帖人是一个女干部。谁?大家猜来猜去,都不敢肯定。但有一点很肯定,很快就有好戏看了。

果然,不久就出事了,修建办公楼的老板被上级纪委带走。接着,刘书记也被带走了,分管办公楼建设的副书记也被带走了。

几个月后,刘书记和副书记被判刑入狱。据媒体报道,后门名义上是原建设单位建的,实际“操刀”的却是刘书记的小舅子。投资两千多万,实际投入不过几百万元。更有意思的是,举报者竟是刘书记的情人。她经常从后门到刘书记办公室去。她举报,是因为刘书记又有了新欢,把她打入冷宫了。

李书记懂一些风水,接任后,一到后门,不禁大惊失色。心想,刘书记怎么不出事嘛,这门正对着北风口,挡不住戾气侵入。于是,下令堵了后门。同时,狠抓廉政建设,大会小会强调大家要清白为官,严守底线,并制定了很多条条款款,组织专门的队伍明察暗访。很多媒体对李书记抓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疯狂地报道。

三位领导出事的原因,是在办公室大肆收受贿赂。行贿人都是一些老板,还居然是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从大门进去的。他们经常进进出出,我们怎么一次都没看见呢?大家很迷惑。

看来,还真不是后门的问题。难道是办公楼选址本身的问题?李书记想了半天,也没个所以然。

还是尽快找个大师来看看吧,求一化解之策,不然,保不准哪天又有领导出事,那就严重了。李书记想。

老肖的爱情

老肖去市里开会。女人说,送你上车。不用,又不是出国,明下午就回来。老肖说。女人不听,拽着公文包不松手。

女人是农村人,高中时就和老肖好上了。老肖跳出农门后,父母逼他和她分手,他死活不干。那时很多人,一端上铁饭碗,就把农村户口的女友给蹬了,为的是今后子女一生下来就是城镇户口,好找工作。

老肖除了上班,还得种地,都说他傻。老肖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有工作有土地,双保险,一辈子都不愁粮吃,多好!

老肖在乡镇工作,没专车,联系好了搭财政局李局的顺风车。到了公路边,车还没到,老肖对女人说,回去吧。

车来了就走。女人像棵树,一动不动。

很快,车来了。少喝点酒。女人说,把包递给老肖。老肖接过包,屁都没放一个,就上车走了。

谁啊?李局问。

我婆娘。老肖说。

还以为是你秘书呢。李局从没见过老肖的女

人。

没出息的女人,偏要送我,丢人!老肖说。

晚上,老肖和李局同住一房。刚上床,李局的手机就像饿了的婴儿,哇哇哇闹个不停。电话是他老婆打来的,问他在干啥,和谁在一起。李局如实回答。半小时后,老婆电话又来了,还是那几句话。李局烦得想关机,但又怕引起老婆误会。

你老婆为啥不问你呢?李局问老肖。

我那婆娘,土包子,喊她站着就不敢坐着。没叫她打电话,她敢啊?老肖得意地说。

吹牛。李局不信。

打赌,这一路,要是我老婆来一次电话,我叫你爷。老肖说。

好!李局兴奋起来。可直到打道回府了,也不见老肖的手机响动。李局不死心,说,还有三小时呢。老肖说,就算还有三百小时,她也不会打电话来的。

三小时过去了,可他们并没到家。车路上出毛病了。天黑了,才修好。

李局电话不断。老婆问他,怎么还没到家?

车坏了,刚修好,还在路上。李局说。

老婆说,一坏就几个小时吗?

李局说,是啊。

老婆说,你哄鬼,是不是在干什么坏事?

信不信由你!李局极不耐烦地挂了机。

老肖一笑,说,当财神爷耳根子也是软的啊。

李局尴尬一笑,说,我肝脏不好,老婆怕我喝酒。

一路上,李局都在等着老肖的手机响起。可他的手机就像没了电一样,始终哑巴。

老肖,你是不是关机了?李局问。

你自己看。老肖把手机递给了李局。

突然,车又坏了。在司机修车的过程中,李局的手机又响了。老婆态度更加恶劣,大声对他吼道,你就在外面鬼混吧,别回来了!

一气之下,李局关了手机,埋怨司机说,出门前,怎么不好好检查一下车子!

车终于又修好了。李局心里盘算着回家怎么向老婆交代,一路上很少说话。他心里一直纳闷,难道老肖的婆娘真的就不打电话?

老肖,你出门前是不是和婆娘吵架了?李局问。

没有。老肖答。

那肯定是你身体没用,婆娘不理睬你了。李局说。

我跑田埂的,有的是力气。你老婆对你那么不放心,估计你不是在家出工不出力,就是有什么把柄被老婆抓住了吧。老肖说。李局无言。

深夜10点,老肖到了。但他的手机还是没响动。李局在绝望的同时,很羡慕老肖。

车一停,就看到了老肖的女人。女人手拿电筒站在路边,怀里捂着什么东西。老肖刚一下车,她便跑过来帮他拿包。

老肖,你太幸福了!李局说。老肖没答话,拉起女人就走,仿佛背后有狼。

看见车走远了,老肖才说,你疯啦,这么晚,这么冷,你出来干啥,我找不到家么?感冒了咋办?

女人没回答,从怀里掏出一个食品袋,说,快吃,我今晚上做的玉米粑,还是热的。

老肖狠狠地咬了一口,还真是热的,心里也跟着暖和起来。

几天后,女人生日,老肖送了她一件礼物。一部精巧的手机。女人笑容满面,嘴里说的却是,浪费!

老肖把一杯酒倒进嘴里,哈哈大笑,说,我怕今后有事回来晚了,害得你又在路边瞎等。

女人一生只用了那部手机,坏了修,修好了又用,如此反复。老肖几次叫她换了,她都不同意。

槐花的心事

从槐花村回来,槐花就少言寡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男人问她,遇到什么事了?

说了你也不懂。槐花懒懒地答。

你不说我咋懂?你当我弱智啊?男人说。

不到时候。槐花轻声叹了口气。

槐花的这种变化,是因为父亲。父亲在她十

二岁那年就死了,张大田用锄头挖死的。那年,土地刚承包到户,她才上初二。

土地没承包前,槐花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承包以后,不仅吃得饱了,还有了余粮。父亲对承包地特别珍惜。可那年春耕的时候,张大田竟越过界限,把庄稼种到了槐花家地里,父亲叫他退回去,张大田咬死说那是他的地。父亲找来皮尺量给他看,他还是不退。父亲就动手铲他的苗子。张大田见状,扬起手中锄头,吼道,你再铲老子挖死你!父亲急忙挥动锄头去挡,结果脑袋却不偏不倚撞到了张大田的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还没送到医院,就断了气。事后,张大田被判了无期。张家人自知理亏,从此见了槐花家的人,大老远就避开了。

槐花回乡下是祭拜父亲。为了生活,她在城里打拼,忙忙碌碌,几年都没回过老家了。

在坟前给父亲烧完纸抬起头来,槐花一下子看到了张大田的儿女也在上坟。张大田后来改成了有期,六十多岁才出来,不久就病死了。其实,时间早已把槐花心中对张家的仇恨漂得很淡了,当年的事,也不能全怪张大田。冤家宜解不宜结,槐花想过去打个招呼。可张家的人看到她,就急忙走了。

张家的人走后,槐花才发现,原来两家人争得死去活来的那点地,还包括其他的土地,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她突然觉得,死去的不仅是父亲和张大田,还有这沟上沟下的土地和祖祖辈辈生存的村庄。

乡下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槐花的脑子里,让她寝食难安。救救土地!夜里,父亲反复在梦中对她叫喊。

槐花作出了一个决定:回乡下去。男人一听,说,好不容易在城里混出头来,又跑回去,你有病啊?

你不去我去!槐花说。

槐花说去就去。她在村里承包两百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槐树。前三年,全是投入,几乎把以往的收入全部都投了进去。男人为此没少和她吵架。第四年,槐树盛花期到了,满山遍野的槐花洁白如雪,在三月的暖阳下,散发出阵阵芬芳。槐花养了很多蜜蜂,当年,就收回了几十万元。槐花蜜,是公认的好蜜,无农药残留,生态。男人长期拉着的脸,松弛下来,还有了笑容。我是怕好不容易挣到的钱,打了水漂。男人不好意思地说。

你就知道钱!槐花说。

有了收入,槐花还是高兴不起来。这么多的槐树,只养蜂太可惜了。还有张家人看到她那种怯怯的眼神,叫她心里发酸。

她计划搞些养殖和旅游开发,邀张家人入股。张家人这么多年在外地,也挣了不少钱,但因为父亲的事,从不敢像其他人那样声张。

张家人听了槐花的话,很爽快地就答应出资。

次年三月,槐花如期开放。来旅游的的人络绎不绝,两家人联合办的农家乐,天天座无虚席。

槐花笑了。张家人也笑了。

叫槐花更为高兴的是,村子那些在外打工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他们也把自家的承包地种上了槐树。每年的三月,整个村子,沟上沟下,像铺了一层洁白的雪。

槐花村的名字越来越响,来槐花村的人越来越多,快要死去的村子又活了过来。

不过,槐花又有了心事。因为槐花村有条河,水源好,政府正引进一家化工企业。槐花怕河流被污染,蜂蜜品质会下降,找政府反映了很多次,都不起作用。一向很有主意的她,现在,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习惯

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这是先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人们这样说,绝对有他的道理。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可能是和人类同时出现的,人类对它的习惯比对任何动物都清楚。只不过,人类了解狗,不是为了尊重它们,而是为了更好地驾驭、利用或玩弄。这从人类使用的“狗奴才”“狗东西”之类的词汇中可见一斑。

但现在,这句话已经被彻底地颠覆了。狗已不再吃屎。这一点,最直接的活证就是李总家的

狗。

李总是很大很大的老板。多大?有的说他资产超过三亿,有的说不止,至少十亿。但不管怎么说,反正都是亿万富翁。李总是农村人,连学都没上过,从小靠偷鸡摸狗混日子。他的发迹,充满传奇色彩。据说,十六岁那年,他去省城做贼。一天在茶馆喝茶时,碰巧有个小青年被一群人欺负,被打得头破血流,也没人出面制止。年轻时的李总有过被别人以多欺少的挨打经历,看不顺眼,就在旁边多了句嘴: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那群人闻言,掉过头来就找他说事。他提起板凳打倒对方三个人后,拉起小青年就跑。他把小青年带到医院,掏钱给做了包扎。小青年很感激他,和他结拜为兄弟,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大叔。小青年的大叔是个干部,不仅收了李总做干儿子,还给他安排了许多工程。李总从此有了贵人相助,一发而不可收拾。李总挣到钱后,没自己独享,把大部分给了干爹。干爹用钱开路,不仅给他找了更多的工程,自己也不断升迁,不到十年,就登上了厅级干部的宝座。

李总家一共有三条狗。一条白色的,叫玛丽,兔子般大小,说是国外进来的,买价十多万元。玛丽是供李总的情人九妹玩的。九妹最近泰国玩去了,暂时把玛丽交给她的闺蜜七妹看管。李总经常去看玛丽,其实是看七妹。九妹不知道李总和七妹也有一腿。另一条叫咪咪,金黄色的,毛很长,却穿了一身外套,花里胡哨的,看上去不伦不类,是李总老婆的爱犬。还有一条是李总的,说是藏獒,半人高,样子很凶。李总到工地时总会带着它。每次,民工们见了藏獒都很紧张,担心那獒突然发性子,咬断他们的腿或胳膊什么的。

三条狗都不吃屎。据李总的司机说,吃的都是高档货,什么法国鹅肝啦、鲍鱼啦、龙虾之类的,都是些很多人听过没见过,甚至从来就没听过的玩意儿。仅一个月的伙食费,就上万元。妈呀,抵我们几个人的工钱啦!民工们听了直惊叫,过去都说人比人气死人,现在,人连狗都不如了。

自然,李总家的狗从来就不会知道屎是什么味儿,更不知道屎对狗来说,有多么重要。几十年前,李总家还在农村,院子里有很多狗,个个瘦骨嶙峋的,只要有哪个小孩在地上蹲了一下,即便没拉屎,狗们也会疯了一样跑过去。要是小孩真拉屎了,狗们便拼命挣抢,甚至互相撕咬。

李总有一个多月没来工地了。他的司机说,去国外玩了。结果不是,没多久就证实是出事了。原因是厅级干部出事了,把他供了出来。有人说,他肯定要进去。但多数人不以为然,说他那么有钱,喂饱了那么多官员,肯定有人会帮他逢凶化吉的。

可事情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李总进去了就没走出来,不仅被判了刑,还没收了财产。

李总家的那三条狗也受到了牵连,遭到了主人无情的遗弃,四处流浪。狗日子的好坏,得看花落谁家,这大概就是“狗仗人势”的意思吧。

有一天,李总家的狗出现在工地上,个个面目全非,毛发脏乱不堪,目光散漫,失去了以往的优雅、高贵和威风,见了任何人都胆战心惊。几条狗在工地上寻找食物,看到有小孩随地拉了屎,便飞跑过去哄抢。但它们不是那些野狗的对手,野狗冲它们几声吼叫,便畏缩不前了,只有站在一边,舔着乌红的舌头呜呜呜地哀叫。

狗最终也改不了吃屎的习惯!大家突然又想起先人那句俗话。不过,之后,大家再没有看到过那三只狗,是死是活,已无从知道。

猜你喜欢
阿山李总后门
左手围裙,右手社会
订杂志
一切都好
不要理他
掴自己耳光
这个班还不错
没睡醒
黑牡丹
朋 友
考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