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回老师

2014-03-08 12:04干亚群
文学港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一节课短信小男孩

干亚群

我做了一回老师

干亚群

教师节那天的晚上,我收到了一则短信:“祝老师节日快乐!”手机号码是陌生的。但我知道是谁发来的。我问她有没有去念高中?她回答,上的是技校,老师你觉得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后来我打开QQ,发现有几则留言,都是祝我教师节快乐的。还有几张鲜花的图片,在那里一闪一闪,非常美丽。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欣赏着那些“鲜花”。我很想把此时的心情与朋友分享,于是给一位朋友发了一则短信,说是今天有人祝我教师节快乐。朋友很快回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我轻轻笑了笑。我这哪里是耕耘呀,最多转了一下田头而已。

那天我带着我的一些资料找到这所学校的张校长。学校不好找,颇费了一些周折。在张校长的电话指挥下总算在拥挤的民宅间找到了学校。这里原来是一所乡中学,撤扩并后就一直弃之不用。张校长发现后如获至宝,把初中与小学全放在了这里。之前我托朋友已经跟张校长说明来意。

张校长是一位憨厚老实的中年汉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个子不高,说话时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我说,我想在学校里兼几节课,但不拿报酬。张校长看了我的一些材料后,再加上有朋友早已给我吹嘘了一番,当即就让我下周来上课。我很感激张校长的支持,也一再表示尽量不影响学校的教学计划。

有一次我到火车站去接母亲。路过候青门桥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桥栏边,旁边放着一只豁嘴的碗。老人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衣,几缕灰白的头发在风中零乱着。她旁边还坐着一位小女孩,看上去不过是三四岁的模样。老人手上拿着一瓶饮料什么的,正往小女孩的嘴里塞。见到行人走过,另一手便会拿起碗伸了过去。

我把车子停靠在桥一侧的马路边上。老人看到我过去,把碗递过来。我掏出十元钱放在了她手里,并问:“这个小女孩是你孙女吧?”老人点点头。我说:“你一个人出来就不要带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好。”老人面露难色,她说:“她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没人带。”小孩睁着一双清澈的双眼看着我,一边往她奶奶身上靠。“你这样带着孩子真的对她不好,会给她的心理带来阴影的。”我继续劝说着老人。老人不由自主地抹起了眼泪,“我也知道不好,可没人带。我一个人闲着不是个办法。孩子们打工也不容易。”我又掏出十元钱塞到她的手上。老人几乎要向我磕头,嘴里不住地说着“谢谢”。离开时,小女孩忽然冲我笑了笑,然后继续依在奶奶身上喝着饮料。回到车上我又回头望了一眼那对祖孙俩。呼呼的北风中老人把小孙女抱进了怀里,往桥里侧挪了几步,那只缺了口的碗还在老地方。

记得有一年我与几位老师聊天,说到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他们告诉我从民工子弟学校毕业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成绩达不到我们这儿高中的录取线,如果要想继续升学只能回自己老家参加考试。但这样的父母毕竟少数,很多父母会帮助孩子选择挣钱。那么这些还没有成年的人不得不用他们近乎纯白的心灵与眼光跟这个阅世无数的成年人进行碰撞,尽管贫穷的孩子早当家,但贫穷有时并不见得是好事,而且最多也只是提前教会孩子们生活不易而已。

根据我自己的要求,我选择了初三学生作为我义教的对象。教学内容也是我自己安排的。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张校长特意动用了多媒体设备,上面还打出了欢迎我的标语。这是一间不过五十多平方米的教室,但坐了六十几个学生,大家几乎挤在了一起。我进去的时候,同学们好像还没有从下课的放松中回过神来,有的正忙着跟同桌聊天,有的干脆大声喧哗,还有的不知是在捉弄同学,还是什么,互相扔着小纸片。张校长见状似乎有点难为情,用手拍了几下,同学这才安静下来。有几个同学用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我,有些好奇也有些兴奋。张校长说,从本周起,干老师要在我们班级里上课,课的内容是传统文化与美丽人生,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张校长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的基本情况。看得出同学们对我的情况显得有些茫然,尤其说到我的职务时,底下有一个同学嘀咕了一下,“我只听说过有学生会主席与国家主席,怎么还有一个这样的主席?”我心里轻轻笑了一下。

张校长走后,教室一下子安静了很多,同学们一个个抬着头看着我。我尽量显得轻松,并努力让他们也轻松起来。我说,我是自愿而来的,因为我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噼里啪拉的掌声。我继续说,我讲的课大家不必做笔记,但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可以记一点,我也不组织考试,只希望我的几堂课能对大家今后的生活有点影响已足够了。听我这么一说,讲台下传来轻微的骚动,挺直的身子矮了一些,握笔的手松开了。

讲课前我问大家,在你们眼里这儿的孩子有什么缺点?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他们骄气;有的说,他们自私。我又问大家,那么你们认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呢?他们开始兴奋起来,“我们很大方”,“我们很勤奋”,“我们

不怕苦”。我笑着说:“这就是我喜欢你们的原因。”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下雨天,我开车回家时看见一个小男孩在雨中奔跑着,看样子一时半会还不能到家,于是我慢慢靠近小男孩的身边。我说我带你回家好吗?小男孩非常果断地点点头。我便打开车门,让他坐到车里。我问他住在哪里?他用手指了指方向。那是一个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地方。几分钟后到了那里,我打开车门,来不及嘱咐他注意安全,小男孩一溜烟地跑了。我给他们讲这个故事时没有告诉这个小男孩的身份。我问他们这个小男孩是本地人吗?教室不约而同地响起“不是”的声音。于是我便开始了讲课。

我去民工子弟学校做义教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一定的考虑,尽管自己没有讲课的经历,但相信内心的善念一定会起到作用。先生很支持我的想法,还从学校里给我带来备课本,告诉我讲课时应该注意哪些。说实话,我对此一点准备都没有。事实上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非常支持我,课堂上根本没有调皮捣蛋的,还能积极地配合我的提问。有次我去上课,正好下一节课的老师比我早到了一步。同学们已经翻开书本准备听课了,看到我站在了门口,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那位老师笑眯眯地跟我说:“看来你比我更受欢迎。”

我是每周一节课,课前我一般会花三天时间去备课。我把讲课的重点放在了传统文化方面,选择了《论语》《弟子规》《孝经》等里面的一些篇目,有重点地进行讲解。我也会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想、感触跟同学们交流,用角色的互换来帮助同学理解书本的内容。我鼓励他们去奋斗,激励他们去追求,也告诉他们一个人除了成功还应该有什么。我知道对这些还没有跨出学校的同学来说谈素养谈优雅还很有距离,尽量回避“应该怎么做”,而是“或许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好”。因为我没有作业留给大家,所以也不知道他们接受了多少,所以每次上课前我总会问他们上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哪一句话,或哪一个故事。他们会很积极地给予反映,如“什么人最重要,最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马上要办的事最重要”。

有一次我出差了十天,收到了同学们的几则短信,其中有一则问我还去不去上课?我回信说我要把这个学期的课时讲完,就是不知道你们听得怎么样?那个同学马上回了短信,老师你课讲得很好,我们就是一想到毕业就感到茫然。我没有立即回信与他,但等我回去上课的时候,就这个短信又讲起课来。讲着讲着,我感觉应该到了下课的时间,可同学们说还没到。又过了十分钟,我看到玻璃窗外有一位老师在张望。我又问,是不是第二节课了?有同学说,你继续讲下去吧,刚才那位老师是怕我们纪律不好才来转一下的。事后我得知我确实讲了二节课。我批评他们不该骗我的,害得其他老师上不成课。同学一阵嘻嘻哈哈,“我们喜欢听你讲课。”

快接近学期末的时候,学校的教学任务相对紧张起来,尽管他们没有各种各样的考核评比和检查,但张校长是一位很负责任的老师,他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松懈。我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但这是占用了其他老师的课,所以我决定提前结束我的讲课任务。当我上完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我送了大家几句话,希望他们把学习、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无论你今后在校念不念书,都不要放弃读书;到了社会上做一个能抗得起责任的人;做一个能不断提高自己温暖别人的人……班长提议,全体同学给我唱了一首《朋友珍重》,在同学们洪亮的歌声里读到了他们的执著与坚强……

猜你喜欢
一节课短信小男孩
扶起小男孩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小男孩
道歉短信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代发短信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短信档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