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核化处理对‘玫瑰香’葡萄果实香气的影响

2014-03-12 07:24刘万好郑秋玲张超杰徐维华刘珅坤唐美玲
经济林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萜烯类化合物香气

刘万好,郑秋玲,张超杰,徐维华,刘珅坤,唐美玲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5500)

‘玫瑰香’葡萄Vitis viniferaL. ‘Muscat Hamburg’因品质优良且具有浓郁的玫瑰香气,已逐渐发展成为河北、山东等地的主要栽培品种[1]。已有研究表明,葡萄无核化技术可以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近几年,烟台地区开始推广‘玫瑰香’葡萄无核化技术,成熟期可以提前15~20 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2%,可有效提高葡萄的商品性。但关于无核化处理后葡萄果实内香气物质变化情况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中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通过花期前后进行无核化处理,研究成熟期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以期为‘玫瑰香’无核化栽培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于2013年6~9月在蓬莱市潮水镇上营村孙天详的葡萄园进行,试材为10年生的‘玫瑰香’葡萄,篱架整形,株行距0.6 m×2.0 m,产量约30 000 kg/hm2,葡萄园为壤土,肥力中等,常规管理。选择30株长势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树体为样株。

试验中所用药剂为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赤霉酸结晶粉(赤霉素含量75%)和华北制药厂生产的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试验中所用仪器为日本岛津公司GC-MS QP2010 Plu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PE公司的TurboMatrix 40 HS带捕集肼的顶空进样器;色谱柱Rtx-1MS(30 m×0.25 mm×0.25 mm);25 mL顶空进样瓶,铝制瓶盖。

1.2 方 法

1.2.1 样本处理

于6月10日初花期对样株果穗进行蘸穗处理,处理药剂为:50 mg/L GA3+200 mg/L链霉素(SM)[3],间隔10 d后,同样的方法再处理1次。处理后果实套袋,进行正常管理。于9月15日采收果实,带回实验室测定各指标。

1.2.2 香气成分测定[4-7]

采鲜样品10 g,样品切碎后放入25 mL聚四氟乙烯硅橡胶垫密封的顶空进样瓶中,迅速用铝盖封口,防止香气散失。利用顶空进样器萃取样品的挥发性成分。

60 ℃保温 45 min,氦气以40 mL/min的速度吹扫5 min。样品香气因吹扫被带入气相,进入捕集阱中吸附捕集,吹扫过程结束后,捕集阱的温度迅速升至280 ℃并保持5 min,挥发性物质在0.1 min内被氦气流带至GC-MS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取样针和传输线均保持80℃,循环次数为3次。

进样口温度200 ℃,柱温起始温度40 ℃,保持1 min,以5 ℃/min升至120 ℃,再以8 ℃/min上升至250 ℃,保持30 min;载气He(99.999%),柱流量1.27 mL/min。电离方式为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00 ℃,接口温度180 ℃。扫描质量范围7.5×10-20~7.47×10-19mg。

1.2.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Xcalibur 软件进行处理。定性方法:未知化合物质谱图经计算机检索同时与NIST library 和Wiley library 2 个质谱库相匹配,并结合人工图谱解析及资料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核化处理对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香气成分及其含量的比较见表1。由表1中可以看出,‘玫瑰香’果实主要检测出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杂环类等7大类化合物,而无核化处理的果实检测到50种化合物,对照检测到24种,差异明显;无核化处理的果实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占香气总量的44%,化合物数量最多为17种,而对照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16.75%)和化合物数量(8种)均明显低于无核化处理;无核化处理的果实中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种类分别为10、7、7种,高于对照的6、3、4种,但无核化处理果实中以上物质类别占香气总量的比例低于对照;处理和对照果实中酮类物质、杂环类物质在数量上和相对含量上相近;无核化处理果实中检测到1种酸类,但含量较少,除此之外,无核化处理的果实中还检测到3种其它类化合物。

表1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成分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ruit aroma compounds in the‘Muscat’ grape seedless treatments and CK

2.2 无核化处理对香气中萜烯类化合物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萜烯类化合物的比较见表2。由表2中可以看出,‘玫瑰香’果实香气中共检测到18种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无核化处理果实香气中含有17种,对照中含有8种,前者种类和相对含量均高于后者;2种处理共有7种萜烯类物质,其中无核化处理明显提高了里那醇的相对含量,其占香气总量的29.82%,是对照的10倍以上,无核化处理增加了(E)-2-己烯-1-醇、(Z)-3-己烯醇、金合欢烯的相对含量;此外无核化处理果实香气中检测到了(R)-熏衣草醇、(S)-(±)-柠檬烯、β-月桂烯、蒎烯、紫苏烯等萜烯类化合物。

2.3 无核化处理对香气中醛类化合物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醛类化合物的比较见表3。由表3中可以看出,‘玫瑰香’果实香气中检测到11种醛类化合物,其中5种是共有成分,2-己烯醛在无核化处理及对照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0.4%、16.36%,其次为己醛;无核化处理后果实香气中(E)-柠檬醛、(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的相对含量降低,且检测到微量的叶醛、柠檬醛、葵醛、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对照中未检测到。

表2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萜烯类化合物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erpenes compounds in fruit aroma in the ‘Muscat’ grape seedless treatments and CK %

表3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醛类化合物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aldehydes compounds in fruit aroma in the ‘Muscat’ grape seedless treatments and CK %

2.4 无核化处理对香气中醇类化合物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醇类化合物的比较见表4。由表4中可以看出,‘玫瑰香’果实中检测到7种醇类化合物,其中3种是共有香气成分,分别为仲辛醇、1-己醇、乙醇,这3种成分是2种处理的主要醇类香气物质,且相对含量无核化处理的均低于对照;除以上3种成分外,无核化处理的果实香气中还检测到异戊醇、2-乙基环丁醇、苯乙醇、正辛醇成分,但相对含量均在0.53%以下。

表4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醇类化合物的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alcohols compounds in fruit aroma in the ‘Muscat’ grape seedless treatments and CK %

2.5 无核化处理对香气中酯类化合物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酯类化合物的比较见表5。由表5中可以看出,‘玫瑰香’果实香气中检测到9种酯类化合物,其中2种是共有成分;无核化处理中香叶酸甲酯、(Z)-3,7-二甲基-2,6-亚辛基-1-醇丙酸酯、乙酸乙酯、庚酸乙酯是其主要酯类香气物质,对照中(Z)-3,7-二甲基-2,6-亚辛基-1-醇丙酸酯、(E)-3,7-二甲基-2,6-亚辛基-1-醇丙酸酯、(Z)-3,7-二甲基-3,6-亚辛基-1-醇丙酸酯是其主要香气物质。

3 小 结

葡萄果实的风味主要由成香(香气物质)和成味物质决定(糖、酸)[8],‘玫瑰香’葡萄以其特有的玫瑰香味而著称。‘玫瑰香’葡萄经无核化处理后,不但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得到提高,而且丰富了香气物质,其中提高了里那醇、2-己烯醛的含量,而里那醇气味最重,具有玫瑰木的气味[9-10],对‘玫瑰香’葡萄果实香气的贡献最大,2-己烯醛具有特有的青叶味;还检测出(S)-(±)-柠檬烯、β-月桂烯、蒎烯、紫苏烯、苯乙醇、异戊醇等物质,其中β-月桂烯具有令人愉快的、清淡的香脂气味[11],苯乙醇具有蜂蜜香、玫瑰花香,异戊醇具有苦杏仁味[12],这些物质更丰富了‘玫瑰香’葡萄的果实香气。

表5 无核化处理及对照‘玫瑰香’果实香气中酯类化合物的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esters compounds in fruit aroma in the ‘Muscat’ grape seedless treatments and CK %

[1] 赵新节, 孙玉霞, 刘 波, 等. 不同架式栽培的玫瑰香葡萄成熟期挥发性物质的变化[J]. 园艺学报, 2005, 32 (1): 87-90.

[2] 马起林, 迟恩海, 姜润丽. 烟台地区玫瑰香葡萄无核化处理技术研究[J]. 西北园艺, 2013,(8):47-48.

[3] 朱杰丽,杨 柳, 柴振林,等.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限量标准分析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3,36(2):232-236.

[4] 马天晓,王佳慧,刘 震,等.泌阳瓢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及变化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13,31(3):35-40.

[5] 王玉霞,李林光, 王海波,等.三倍体苹果杂交后代及其亲本果实香气及品质分析[J].经济林研究,2013,31(3):82-86.

[6] 许 志,曾柏全,赵 莹,等.壳聚糖添加纳米碳酸钙助剂涂膜对葡萄品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9):55-59.

[7] 陈 华, 范燕萍.文心兰花香成分的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4):120-125.

[8] 李记明. 关于葡萄品质的评价指标[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9, (1): 54-57.

[9] RIBEREAU-Gayon P, GLORIES Y, Maujean A,et al.The chemistry of wine stabilization and treatments[C]//Handbook of En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6:187-255.

[10] JACKSON RS. Wine tasting: A professional handbook[M].California: 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02.

[11] 赵新节, 张家荣, 秦绍智, 等. 玫瑰香冰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J]. 酿酒科技, 2013, (9):107-111.

[12] 温可睿, 黄敬寒, 潘秋红, 等. 葡萄香气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 2012, 29(3): 454-460.

猜你喜欢
萜烯类化合物香气
割手密萜烯合成酶(TPS)基因家族分析及其在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漫步在森林当中为何让人感觉心情舒畅?
辐射松与杉木在高温干燥中萜烯类释放浓度研究*
春日香气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一种改性萜烯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香气锁定狙击心中的他
一锅法合成苯并噁唑类化合物
与生活自然为伍的夏日香气
新型环磷腈类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