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不同板栗品种结实性研究初报

2014-03-12 07:24陈景震李培旺
经济林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冠幅板栗坚果

陈景震 ,李培旺 ,李 力,皮 兵 ,黄 超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4)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ume原产于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之一[1]。栗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淀粉含量为60%~71%,糖分7%~23%,蛋白质5.70%~10.75%,脂肪含量为2.0%~7.4%[2-5],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6]。板栗是我国利用时间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素有“木本粮食”之称[7],其栽培范围广、品种多、产量大[8-9]。板栗在我国的分布地域辽阔,北起辽宁的凤城(约在北纬40°30′),南至海南岛(约在北纬18°30′),最低海拔不足50 m的沿海平原和最高海拔2 800 m的云贵高原均有种植[10-12]。

湖南省现有板栗林面积约为3.2万hm2,大部分品种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选育推广的铁粒头、九家种、它栗、结板栗等优良农家品种[13],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有些良种产量表现还比较突出[14],但是目前板栗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且板栗品种的不耐贮藏、品质低劣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为了加快板栗良种的选育进程,文中对能表现出湖南本地特色的板栗品种的结实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3 ℃,年降水量1 552.3 mm,年无霜期271.8 d。地形为典型的丘陵山地,海拔400~500 m,平均坡度12°,土壤为典型的红壤土,通透性佳,排水良好。

1.2 材 料

2006年对湖南省内各地的板栗品种进行了选择,共选出了11个地方特色品种,在试验地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地面积共0.67 hm2,株行距为3 m×3 m,每个品种采用高接换头的方式进行改良,砧木为铁粒头(2000年种植),2006年进行嫁接,2011年达到丰产,供试品种编号为板栗1~11号,以铁粒头品种为对照(CK)。

1.3 方 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3个区组,每个区组每个品种4次重复。

1.3.2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于2013年8月分别测定了板栗各项生长性状指标值,测定项目包括平均冠幅面积、平均单株果数、单位冠幅果实个数、栗果长、栗果宽、栗果高、栗苞皮厚、坚果长、坚果宽、坚果高、坚果皮厚、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栗苞质量、平均单株坚果质量、出实率等。

平均冠幅面积:测量每个板栗品种的南北冠幅和东西冠幅,冠幅面积=南北冠幅×东西冠幅,并求其平均值。

平均单株果数:每个板栗品种单株果实个数的平均值。

单位冠幅果实个数:单株果实个数/冠幅面积。

出实率:随机抽取50个果实,测定坚果与总苞质量之比值[15]。

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和回归曲线估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板栗品种树体冠幅大小与结实性

合理的树体结构是板栗高产、稳产的基础[16],保持大小合适的冠幅面积,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光能,提高单位产量。与CK相比,就平均冠幅面积而言,板栗5、4、3、7、10、9、11、1、6号偏大,板栗2和8号偏小,而板栗3、5、6、10、11号的波动性较大,其冠幅大小的变化较大,总体而言,CK冠幅的变化较为稳定;就单株果实个数而论,与CK相比,板栗 1、7、5、2、9、4、3、6、10号的表现较为突出,尤其是1、7、5、2号,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也表明,其具有可挖掘的潜力。结合单位冠幅面积的果实个数分析,板栗1号和7号比CK的表现更为突出。

2.2 不同板栗品种的果实产量

不同板栗品种的果实产量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不同板栗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栗苞质量及平均单株坚果质量,除了板栗6号外,各板栗品种的产量都优于CK。就平均单株产量而言,板栗9号尤为突出,其单株产量达到4.71 kg,其次依次是11、8、7、5、4、2、10、3、1号。不同板栗品种的平均单株坚果质量的大小顺序为:板栗11号>9号>5号>7号>3号>4号>10号>8号>1号>2号>CK>6号。就其综合表现而言,板栗9、11、7和5号无论是果实产量还是坚果产量都表现出了很稳定且高产的优良特性。

对比分析了不同品种板栗出实率的大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 可知,板栗5号的出实率最高,达到39.66%,板栗11、3、4、6、10号的出实率明显高于CK,而板栗8、7、1、9、2号却低于CK,说明板栗8、7、1、9、2号采摘剩余物较多。但是,根据出实率与平均单株果实产量模拟的回归曲线(如图3所示)方程(Y=0.026 51x+0.430 593)分析,如果既要保证出实率又要获得最大单株产量,那么板栗8、7、9、11、5号的表现则更加稳定。

表1 不同板栗品种冠幅大小与结实性的调查结果Table 1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crown size and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hestnut varieties

图1 不同板栗品种的果实产量Fig. 1 Fruit yields of different chestnut varieties

图2 不同品种板栗出实率大小的对比分析Fig. 2 Comparison of kernel rates of different chestnut varieties

图3 出实率与单株坚果质量的回归曲线Fig. 3 Regression curve of kernel rate and nut mass per plant

综上所述,板栗品种5、7、9、11号在单位冠幅果实个数、单株果实产量及结实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板栗品种7号的表现尤为突出。

2.3 板栗果实各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板栗果实各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看出,栗果长与栗果宽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栗果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栗果宽与坚果皮厚存在负相关;坚果长与坚果宽和坚果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坚果宽与坚果皮厚存在负相关;平均单株产量与单株栗苞质量和单株坚果质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板栗果实出实率与树体冠幅面积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表2 板栗果实各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Table 2 Result of relationship analysis between the growth indexes of chestnut nut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板栗树体冠幅大小及板栗的结实特性,就平均单株果实个数而言,与CK相比,板栗1、7、5、2号的表现突出,具有可挖掘的潜力;但是,根据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分析,板栗1号和7号的表现比CK更为突出。

就果实产量而言,与CK相比,板栗品种9、11、7和5号的表现都很稳定;就出实率而言,板栗品种11、3、4、6、10号均明显高于CK,而板栗品种8、7、1、9、2号均低于CK,说明板栗品种8、7、1、9、2号采摘剩余物较多。综合分析,板栗品种8、7、9、11、5号不仅可以保证较大出实率而且能够获得最大单株产量。

栗果长与栗果宽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栗果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栗果宽与坚果皮厚存在负相关;坚果长与坚果宽和坚果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坚果宽与坚果皮厚存在负相关;平均单株产量与单株栗苞质量和单株坚果质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板栗果实出实率与树体冠幅面积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板栗品种5、7、9、11号在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单株果实产量及结实性等方面的表现均突出,其中板栗品种7号的表现尤其突出。合理控制冠幅,不仅可以提高单株产量,还可以提高板栗果实的出实率。

[1] 许天龙,冯永巍,吴智敏,等.我国板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0,(5):72-88.

[2] 黄洪飞,刘志林.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12):152-154.

[3] 李广会,郭素娟,邹 锋,等.板栗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及回归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9):41-45.

[4] 熊 欢,郭素娟,李广会,等.不同叶苞比对板栗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10):52-57.

[5] 曾柏全,陈建华,姚跃飞.板栗空苞现象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关系[J].经济林研究,2005,23(4):32-34.

[6] 霍 婷,杨建华,薛文通,等.板栗的综合开发与利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8,(7):297-299.

[7] 高海生,常学东,蔡金星,等.我国板栗加工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学报,2006,6(1):429-436.

[8] 柳 夔.世界板栗业及21世纪我国板栗发展的思考[J].河北林果研究,1999,14(1):89-92.

[9] 陈佳佳,石卓功.云南板栗花粉形态、萌发率和果实特性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152-155.

[10] 王静慧,吴文良.我国燕山板栗生产带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4):24-28.

[11] 陈建华,罗丽华,苏冬梅,等.不同板栗品种的组培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6):83-87.

[12] 兰彦平,刘建玲,刘金海,等.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古板栗资源调查[J].经济林研究,2013,31(3):161-165.

[13] 王晓明,唐时俊,李昌珠,等.板栗良种及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推广[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3):38-41.

[14] 李昌珠,唐时俊,王晓明.板栗低产林成因及其配套改造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1,30(4):40-42.

[15] 王广鹏,刘庆香,孔德军.板栗主要园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4,8(3):60-62.

[16] 李冬生,王晓明.板栗树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4 ,21(1):9-12.

猜你喜欢
冠幅板栗坚果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摇一摇坚果罐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峨眉含笑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坚果也分高低脂,肝炎患者要分清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爱吃坚果的小松鼠
吃个板栗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