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4-04-11 08:27余素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评价教师

余素红

(宿州矿建中学 安徽·宿州 234000)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源于美国,它是一种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助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推崇,并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我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有很多优越性:通过合作学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误解,很多情况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一位高中英语老师的公开课上,让学生讨论:Suppose you get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by buying lottery tickets and become a millionaire,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 money?老师让学生按座位前后4人一组进行讨论。因为这个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讨论的气氛感觉比较热烈,但是注意听就会发现有些小组是在用汉语交流,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会象征性的给一些指导,几分钟后,讨论结束,老师随机抽查了几个小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口头给予简单的评价。其实不光这位教师,我们很多教师在公开课上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大体相似,尤其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时,出现的问题会更多。而且,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老师只是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活动,或者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够充足,对于小组任务的检查以及评价都过于流于形式,小组活动缺少层次性,挑战性等诸多问题。

(三)有效合作学习的行动策略

那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实施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有时候会为了小组合作而开展小组合作。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那些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的内容,那些操作性强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更好地完成。而那些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和说明,或者需要采用图片或者音视频呈现语言材料的教学,传统的全班教学方式则更有利。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已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小组学习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不能生搬硬套,要体现以人为本,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注重探索性和开放性相结合,让学生去交流思考去探索发现。另外,由于小组能力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出现任务完成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前完成任务,而大多数小组还在进行中。他们无事可做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的小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提前预见到并准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与任务相关的扩展性的活动分配给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这样他们可以边做边等其他小组,不致让他们觉得无事可做。

3.合作小组组建的科学性,分工的合理性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针对学习任务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规模的小组。两人一组的小组,学生可以一起学习语言,学习课文,可以一起对话,对阅读文章进行预测以及对比听力笔记等;也可以把学生分成规模较大些的小组(4-6人),这样他们可以完成例如撰写小故事,英语作文,话题讨论或者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我们也可以经常变换分组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不考虑性别,友谊,能力及参与度等因素。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4.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

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小组内部没有明确的分工,有的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学生趁机偷懒,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有的小组内因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等等;由此可见,明确的责任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能够促使全员积极参与各司其职,是小组任务得以有序高效的进行。每个小组都应设有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在讨论过程中各成员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总结概括成为本组的结论,在小组发言时主要由汇报员负责汇报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应该实行角色轮换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5.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调控者。除了重点指导外,教师还要对所有合作小组进行调控。如果小组活动开展的成功应予以肯定,如果偏离主题或过程受阻,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指导点拨。教师还应关注小组中“沉默”的学生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6.合作学习的评价

公正合理的评估是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合作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基本采用“团体目标评价”,对每组的最后结果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对每个小组整体氛围、小组合作方法及合作态度、合作结果进行整体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应给予褒奖,而表现较弱的小组则应适当给与鼓励。另外,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因为这样只是片面评价。要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多方面的评价,给个人或小组的评分才是最公正、最具说服力的。同时,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评分制,书写评语,口头评价等多种形式实现。

英语教学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班级人数多,差异大个体实践量少,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很好的方法,而且合作学习的轻松氛围可以降低焦虑,增强信心,促进人际交往。这对于英语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在实践中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尝试,反思,改进,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让它真正的服务于高中英语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1]王娟,2009.有你.才能更有效,更高效——探讨高中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学习中的作用[J].中学外语教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9.6.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3]王蔷.陈芳.柳伟.戎晓燕译.英语教学实践.2011[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评价教师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