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肾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4-05-04 02:01和学强
海南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局限性肾癌开放性

和学强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邯郸 056200)

局限性肾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和学强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邯郸 056200)

目的 观察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 d,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局限性肾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应用;观察

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逐渐开展了后腹腔镜技术,对传统的肾癌开放性手术提出了挑战。笔者对45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45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4~64岁,平均(53.3±13.4)岁;42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照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3~63岁,平均(52.8±14.1)岁;患者肿瘤直径为2.3~3.9 cm,平均(3.3±0.6)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平均直径、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均经CT、超声等明确诊断为单发局限性肾肿瘤,对侧肾功能良好,临床分期为T1N0M0;同时排除有后腹腔感染史、手术史的患者及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45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健侧卧位,垫高腰部。于腋后线与12肋下缘交界处做2 cm操作孔,钝性推开腹膜置入自制扩张气囊注入300~500 ml空气建立人工后腹腔间隙,置入穿刺套管,并交叉缝合锁窄切口,建立CO2气腹,然后分别于第11肋缘交界处与腋前线下前方2 cm处、髂嵴与腋中线交界处上后方2 cm做另一操作孔与观察孔,分别置入穿刺套管和10 mm金属穿刺套管和30°观察镜。分别将超声刀和操作钳由第一、二操作孔放入。于Gerota's筋膜后层与腰大肌筋膜间隙向中线分离,再向内侧游离。先找到解剖标志,24例病灶在左侧的患者以输尿管或生殖腺静脉为解剖标志,21例病灶在右侧的以腔静脉为解剖标志,向止分离找到肾蒂,对其周围血管鞘和结缔组织进行分离,游离肾动脉2~3 cm后用暂不剪断肾动脉,先用3枚Han-o-lok阻断(近心端2个,远心端1个),低位切断输尿管,对患侧肾门淋巴结彻底清扫,Han-o-lok夹闭肾静脉后结扎并离断肾动脉和肾静脉,游离肾脏前壁。超声刀分离切割肾周筋膜,外侧分离至髂血管水平,上极内侧分离至肾蒂,双重钛夹处理后离断。肾标本自第l操作孔取出。7例肾肿瘤位于肾上极的患者同时将肾上腺分离切除。而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肾癌根治术。

1.3 观察指标 (1)近期效果:术前与术后3 d分别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IL-6进行检测,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2)远期疗效:随访3~36个月,对患者生存及复发转移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CRP、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CRP、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免疫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免疫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45 42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IL-6(ng/L)术前1.71±0.42 1.67±0.39 0.236 0.908术后11.87±2.63 19.42±4.21 7.2419 0.0131 CRP(mg/L)术前2.48±0.77 2.52±0.83 0.249 0.895术后19.04±3.92 28.17±5.03 8.007 0.0114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创伤性胰腺炎,1例术后腹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麻木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2 9,P<0.05)。

2.3 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失访2例,18个月后肺转移2例,转移复发率为4.44%;保守治疗后目前1例病情稳定,死亡1例;对照组42例患者失访2例,16、21个月后肺转移2例,转移复发率为4.76%;保守治疗后目前1例处于进展期,1例稳定,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40 6,P>0.05)。

3 讨论

局限性肾癌是指肿瘤局限于Gerota's筋膜内[1],无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组织侵润和静脉癌栓的患者。治疗方法是实施肾癌根治术对患侧肾、患侧肾上腺、近段输尿管及肾周脂肪组织进行完整切除,同时对患侧肾门淋巴结彻底清扫。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以其安全、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部分领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Clayman等成功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并用于根治性肾癌术中[2-3],为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打下了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腹腔镜较之传统开放性手术的众多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已被大量文献证实[4],本文突出了术后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众所周知,外科术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代谢异常和免疫抑制,而患者的免疫功能将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由于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不经腹腔,因此不会对腹腔脏器造成损伤[5-6],因此患者可于术后早期进食,补充身体营养。本组患者远期效果显示,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近期效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 d,对照组CRP、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提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CRP、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总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1]杨 军,陈志朋,马 强,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2):183-186.

[2]Luo JH,Zhou FJ,Xie D,et al.Analysis of long-term survival in palients with locaoezed renal cell cercinoma: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radical nephrectomy[J].World J Urol,2010,28(3):289-293.

[3]Kwon SY,Junq JW,Kim BS,et al.Laparoscopic versus.open radical nephrectomy in T2 RCC is feasible and efficacious and that the long-term oncologic outcomes of LRN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ORN[J].Korean J Urol,2011,52(7):474-478.

[4]项明峰,刘 飞,赵为广,等.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5):333-335.

[5]龚小新,姚启盛,王晓康,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56-58.

[6]Jeong W,Rha KH,Kim HH,et al.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and open radical nephreetomy for pethologic stage TI and T2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clear cell histologic featores: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J].Urology,2011,77(4):819-824.

R737.11

B

1003—6350(2014)10—150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0.0578

2013-10-24)

和学强。E-mail:byzhanshi@126.com

猜你喜欢
局限性肾癌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