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培训方法的改革与效果评价

2014-05-04 02:01吕小静朱永梅
海南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护理部考核成绩科室

吕小静,朱永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37医院护理部,四川 雅安 625000)

新护士培训方法的改革与效果评价

吕小静,朱永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37医院护理部,四川 雅安 625000)

目的 探讨如何对新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招聘到我院的32名刚毕业新护士作为观察组,改革传统培训方式,科学合理进行培训,将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招聘到我院的26名刚毕业新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比较两组新护士在培训前、后护理部的考核成绩,培训后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定科后独立上岗的时间。结果通过改革培训方式,护理部的考核成绩、科室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定科后新护士独立上岗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新护士;培训;效果

新护士是护理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是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和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是所有新护士面临的严峻问题[1],因此,医院应着力做好新护士的培训工作,新护士的培训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完成护士角色转变,尽快适应临床工作。2011年以前,我院对新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部分科室对带教工作不够重视,管理体系不完善,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效果不明显,护士独立适应工作较慢,护理部针对存在的不足,总结教训,改革以往培训模式,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招聘到我院的刚毕业新护士32名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20.54±1.32)岁,学历均为大专。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招聘到我院的刚毕业新护士26名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23岁,平均(19.87±1.26)岁,学历均为大专。两组新护士均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入院后均在相同的内科系和外科系进行1年的轮转培训,各科室轮转期为6个月,培训结束后定在相同科室进行岗位工作胜任。两组新护士的性别、年龄、学历及培训前的考核成绩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新护士培训方法 对照组新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入院后护理部组织2 d岗前培训,内容主要为医院基本概况、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涉及范围较小,培训结束后分到科室轮转,护士长自行安排新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

1.2.2 观察组新护士培训方法

1.2.2.1 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培训目标 2011年年初,在护理部统一领导下,选取各科教学组长成立新护士教学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及教学工作。教学小组综合各科特点,制定培训目标,明确阶段培训重点,保证培训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新护士入科后,教学组长告知培训目标,让新护士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学小组每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培训期间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教学难点,不断持续改进。

1.2.2.2 制定新护士培训手册 护理部与新护士教学小组商讨制定新护士培训手册,内容包括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制度、护士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病区环境管理的内容与标准、护理基础操作、专科理论及操作、护理文书书写、职业安全防范及院感控制、护士礼仪规范与文明用语、急救知识和技能、护士沟通交流、护理评判性思维,并附出科考核评价,首页附护理部岗前培训评价,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将考评结果记入手册,发给护士,存在问题列入科室下一步强化培训内容。

1.2.2.3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提高带教水平 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培训护士的影响较大[4]。各科指定教学组长为总带教老师,另外从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侧重文书护士)中各推荐2名以上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师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集中组织对上报人员进行1个月培训,内容涉及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等,培训结束后以科室为单位,护理部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从各科两组护士中选拔出综合考核成绩前茅者为该科两个小组带教老师。护理部再利用两周时间对选拔出人员进行带教方法和技能综合培训。选送带教老师外出参加短期培训、学术交流、观摩教学医院,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回院后在全体带教老师中间进行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带教老师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新护士的带教水平。

1.2.2.4 抓好新护士岗前培训 新护士岗前培训是培养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过程[3]。新护士刚毕业,法纪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在新护士进入岗位前,要加强职业道德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教育,让新护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护理部组织对新护士进行两周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院史、护士执业安全防范、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法律法规、护理病历书写、护士人文素质、护士礼仪规范、医院文明服务用语、沟通技巧、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急救理论及技能等,针对我院有部分少数民族患者特点,融入民族文化教育,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融洽护患关系,避免出现纠纷。通过发放学习资料、多媒体教学、现场演示后练习、培训结束前考核等方式组织培训。

1.2.2.5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培训内容 (1)改变传统跟人和跟班制度,采取多名老师带教,带教老师由教学组长、护理部选拔出的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担任,根据培训手册和目标分3个阶段培训,第1阶段(1~2个月)主要是熟悉病区环境、了解工作流程、掌握科室常见病护理常规、基本技能操作、专科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等,由教学组长、责任护士负责。第2阶段(3~4个月)主要是掌握科室常见病的药物治疗、隔离防护、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文书的书写等,由责任护士、辅助护士负责。第3阶段(5~6个月)主要掌握专科急救知识和技能、管理病房、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强化岗位培训等,由教学组长、责任护士负责。评判性思维培训贯穿全过程。(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护理案例、护理查房、带教老师故意设置障碍等方式,培养新护士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让新护士每天书面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巩固提高培训成效。(3)培训“三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软技能培训,培训护士礼仪、人文关怀、沟通交流技巧、护士情商及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注重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2.2.6 优化考核方式,持续改进培训质量 (1)随机考核。护理部与科室带教老师随机口头提问、临时设定考核情景,检验新护士学习情况,当面指出存在问题追踪检查。(2)阶段考核。阶段培训结束后,教学组长负责新护士考核,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再次考核直至合格。(3)出科考核。护士长组织对新护士出科考核,将问题记入培训手册,作为下一个科室强化培训内容。(4)终末考核。1年轮转培训结束后,护理部进行终末考核后将护士定到各科室,护士自认为有能力适应科室工作,由科室考核合格后报护理部,护理部终末考核合格者,准予单独值班。

1.3 评价方法 (1)1年培训期结束后,护理部组织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统一理论考核试题和操作技能考核标准,满分均为100分。(2)两组新护士在相同科室定科后3个月,护理部自行设计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由专门的调查员发放,回收率均为100%。(3)分别统计两组新护士定科后独立胜任科室工作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 培训前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项目 例数 理论考核培训前74.5±8.3 75.4±9.2 0.3704>0.05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2 26培训后92.3±6.5 84.8±8.2 3.6550<0.01操作技能考核培训前69.6±4.5 68.9±5.4 0.5078>0.05培训后90.4±7.7 83.7±6.6 3.3690<0.01

2.2 两组护士的满意度调查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满意度调查比较(%)

2.3 轮班时间比较 对照组新护士定科后单独值班时间为42~58 d,平均(48.6±7.5)d,观察组新护士定科后单独值班时间为21~34 d,平均(25.8±6.4)d,观察组新护士独立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3.1 创新培训方式,科学制定培训目标,提高了新护士专业技术水平 传统培训只是简单进行岗前培训后便分到科室由科室负责培训,具有随意性、没有系统的培训目标,护士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愿望不高。采用新的培训方式后,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培训目标明确,教学方式灵活,激发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多导师带教,新护士学到了不同老师的专业优势,结合各位带教老师特点,形成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风格,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根据阶段学习目标及时完成培训任务,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3.2 提高了患者和科室满意度 在提高新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大软技能培训,指导新护士应用于临床实践,有效利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解除心理障碍,取得信任,增进与患者之间距离,更好地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诊疗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新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避免出现护患纠纷,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提高了科室满意度。

3.3 提升了带教水平 传统的跟班和跟人式的带教模式具有随机性,不能根据培训目标及各带教老师的工作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满足护士的学习需求。多导师带教可以将每位老师的专业优势更好地传授给护士,通过各种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持续改进,进一步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现场分组练习、护理案例及护理查房等教学方法,激发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培训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与“学”相长。

3.4 提高了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 传统的培训方式,新护士定科后适应科室工作时间偏长,改革培训方式后,新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提高了综合素质水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适应科室工作。护理部根据科室需要,能够将新护士随时调配到其他科室进行工作,提高了新护士对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

4 小 结

新护士是护理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护士的培训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5]。我院通过改革以往的新护士培训模式,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快地适应了护士角色的转变,独立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1]张含凤,李秋洁,吕冬梅.新毕业护士角色转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42-1145.

[2]蔡 虹,姚 莉,孙 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292.

[3]陈 超.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内容及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24):342-343.

[4]胡 敏,韩文军,凡丽华,等.成批新护士培训应对ICU床位扩展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0,25(7):70-72.

[5]李 平,王晓霞,范艳华.新护士培训的实践改革与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82-83.

R471

B

1003—6350(2014)10—1558—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0.0606

2013-11-07)

朱永梅。E-mail:1042935975@qq.com

猜你喜欢
护理部考核成绩科室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爱紧张的猫大夫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