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8例临床分析

2014-05-04 02:01胡晓燕张运欢
海南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唾液酸神经节脑病

胡晓燕,张运欢

(鄂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湖北 鄂州 436000)

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8例临床分析

胡晓燕,张运欢

(鄂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湖北 鄂州 43600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73例足月轻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统一的治疗喂养策略,治疗组在统一治疗基础上静注神经节苷酯钠并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组患儿出生后12 d 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HIE,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神经系统症状,减轻功能障碍,减少后遗症发生,值得在新生儿科中推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抚触;神经节苷酯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缺氧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性疾病,可造成中枢神经细胞损伤,导致不同程度后遗症,是我国新生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早期干预对促进神经系统恢复,减少儿童后遗症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静注神经节苷酯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HIE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足月轻中度HIE患儿73例,所有患儿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HIE的诊断分度标准[1]。排除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出生体重2 500~3 000 g 14例,3 000~4 000 g 24例;日龄30 min~24 h 32例,24~72 h 6例;阴道产19例,剖宫产19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出生体重2 500~3 000 g 13例,3 000~4 000 g 22例;日龄30 min~24 h 29例,24~72 h6例;阴道产12例,剖宫产2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三支持三对症”的基础治疗和统一的喂养策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长春翔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20066833),每次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滴,1次/d,10~14 d为一个疗程;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抚触治疗方法为:抚触在喂养30 min后进行,患儿在温箱中取全裸状态,先在需要抚触的部位涂以婴儿润肤油,分别在头面、胸腹、背部、四肢进行按摩,每日两次,每次15 min。操作者为我科专业护理人员,所有操作者均经过专业抚触护理培训。两组患儿均于生后第3天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NBNA评分[2]: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对73例HIE患儿在生后3 d、12 d分别进行一次NBNA评分。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新生儿NBNA。

1.3 疗效判断 所有患儿生后12 d进行疗效评估。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儿意识清楚,前囟张力正常,肌张力恢复正常,原始反射正常,瞳孔对光反射灵敏,NABA>35;好转:患儿意识逐渐清楚,肌张力稍低,原始反射减弱,精神症状改善,NABA>30;无效:患儿病情无变化,甚或加重死亡,NABA<30。总有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行为神经测定比较 两组HIE患儿在生后3 d、12 d各进行一次NBN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NBNA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儿NBNA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8 35 3 d 27.28±4.22 26.56±3.04 5.135>0.05 12 d 35.58±1.26 33.71±2.69 2.941<0.05

2.2 两组HIE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两组患儿14 d神经系统恢复情况,治疗组患儿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2.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P<0.10),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新生儿HIE是由于围产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部分患儿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HIE患儿预后不良率达43%,重度HIE预后不良率达73.16%,是危害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3]。因此,对HIE患儿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钠是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神经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神经节苷酯,对神经元的分化生长、轴浆转运和细胞再生起重要作用,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钠在缺氧缺血急性期作用机制可能为其具有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稳定神经细胞膜,保护细胞膜的Na+-K+ATP酶活性,抑制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的损伤以及缺氧缺血下脑细胞NO的合成增加,降低氧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递质,减轻脑水肿。牛淑娟等[4]认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钠对神经组织的发育及分化起到积极作用。有研究[5]显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钠早期治疗能改善HIE患儿脑的结构及近期和远期功能,降低患儿致残率。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对新生儿皮肤表面进行有序和有技巧的抚摸,通过手法温和的刺激皮肤感受器并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对新生儿身心健康有益的医疗方法。新生儿的皮肤触觉十分敏感,抚触可促使新生儿分泌β-内啡肽,刺激还使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增加修复部分受损的神经系统,减少神经元的凋亡。研究发现新生儿抚触能增加新生儿安全感、稳定情绪,同时刺激迷走神经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智能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组患儿在生后3 d进行NBN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治疗时间较短有关;而治疗组12 d 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静脉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有助于HIE患儿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与张喆等[6]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和新生儿抚触治疗在新生儿HIE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不同,但都对新生儿HIE脑损伤具有恢复和治疗作用。两组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患儿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2.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P<0.1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新生儿HIE患儿早期给予静注神经节苷酯钠并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增加神经行为评分,降低患儿神经系统的伤残率,提高HIE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4.

[2]鲍秀兰.新生儿行为能力和测查方法[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17(6):441-442.

[3]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8.

[4]牛淑娟,王宝凤,张雪梅,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 (8):698-709.

[5]陆亚东,李 勇,周晓玉,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早期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2):150-151.

[6]张 喆,周 伟,卢伟能,等.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对减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33-36.

R722

B

1003—6350(2014)10—151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0.0585

2013-09-11)

张运欢。E-mail:2465733471@qq.com

猜你喜欢
唾液酸神经节脑病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来源的唾液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