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家孩子高高“群飞”展平台

2014-06-19 20:03吉顺梅
未来英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

吉顺梅

摘要:我园的办学思想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幼儿终身发展作为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宗旨”。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服务每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关键词:办学思想;制度建设;群飞

一所现代化的幼儿园应该具有超前、全新的办学理念、健全灵活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有始终如一的管理原则,即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这既是一条办园原则,又是全体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行动纲领。幼儿园要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必须依靠制度化来保证统一组织和指挥,依靠规范化来促进管理的良性循环,也即要有幼儿园管理遵循的规范化标准。以下一则案例就反映了我园在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科学设计与创新制度,以制度塑造园本文化,以园本文化深刻影响教育思维方式,形成办学思想所期望的教育行为。

一天下午,A家长气冲冲地来到园长办公室找我,一进门就很生气地质问:“你们幼儿园搞活动,凭什么不让我家孩子登台表演?是因为我们不是干部还是没送礼啊?我们交了同样的学费,孩子就应该享受同等待遇。”我一听,心中尽管很纳闷,但仍客气地请家长坐下,并递上一杯茶,耐心地询问事情的缘由。

原来,近期我园开展了“百灵鸟赛歌比赛”,经县两台一报宣传,产生了较大影响。该家长是中班一名幼儿的爸爸,就因他的孩子没有登台表演,才使他怒气冲天的来找我作一番“理论”。了解了原因后,我向他解释: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毕竟登台赛歌的名额有限,老师无法让所有孩子参加,还请家长谅解。再说赛歌活动只是个形式,更重要的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和进步,而且每个孩子在班上也都有初赛表演。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以后有适合发挥你孩子特长的活动,老师一定会推选他,这跟是不是干部或送不送礼没有任何关联。孩子只要进了我们园,我们都一视同仁,至于偏爱或送礼,我们坚决杜绝,严格制止,还希望你能严格监督我们。听了我的一番解释,家长的情绪似乎稳定了很多,说:“我说的也只是气话,希望的是我们这样的农家孩子也能有机会表现,不能从小就比别人差。”我肯定了家长“盼子成才”的心理,并表示认真研究采纳他的建言:以后要科学设计活动形式,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露脸”展示的机会。

反映情况的家长虽已带着希望离开,但我的思绪却飞扬得更高更远,回想到学校以前开展各项活动的情形,能力强、富有表现力的幼儿有很多参加活动的机会,如:我园每年春天都开展“健康娃运动会”,活动中总发现运动技能强的孩子可以参加多项运动项目,而有的运动能力弱的孩子连一个项目都参加不了,只能在旁边当“啦啦队员”;参加各级组织的绘画比赛,老师也只选拔绘画能力强的孩子参加,重点训练几个应赛夺奖。就是开展大型六一联欢活动,表现力强的孩子总是有充分展示的机会,舞蹈会有他跳,唱歌也有他唱,童话剧表演还有他来演……这样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更不平衡的现象是,有一小半幼儿综合能力都很强,运动技能好、绘画水平高、表演更出色,那每次的活动,他们都是主角,忙得很,当然发展得也很快。而有少数孩子各方面能力相对都比较弱,无形中他们缺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反思到这些现象,我的心情显得较为沉痛,这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是教育的大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既然要面向全体幼儿,就不能只关注能力强的幼儿,而是面向每一个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就必须关注每个个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幼儿从小拥有自信、大胆、积极向上的健康素质,将有益于孩子的终生发展。我园的办学思想也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幼儿终身发展作为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宗旨,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服务每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对照这些,再看看我们的教育现状,相符吗?理论与实际严重背离,只关注少部分幼儿的发展,忽视了大部分幼儿的需要。A家长的“告状”,确实激起了我的深度思考。

为了集思广益,为了以创新办园思想的大研讨来提高幼师育人理念,让每一位教师以“三个一切”的思想践行为全体幼儿服务的办园宗旨,我决定组织全园大研讨。研讨前,我向她们讲述了A家长的“校访事情”以及我对这一事件的思考。随后,请大家一起来分析问题根源,老师们很有同感,纷纷议论开来,“我们也很烦恼,经常有家长向我们抱怨,但有时名额有限,我们只能选班中最好的孩子参加。”“能力强的孩子好训练,能力弱的要花费很多时间,到最后还没有好的结果。”“学校开展活动都进行比赛,还评奖,我们只有让能力强的孩子参加。”……老师们越说越激烈。回味老师的话,我进行深刻的反思,老师说的都是实情,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老师们也竞相献策,A老师说:“以后少搞活动,就没这个麻烦了。”B老师立刻反驳道:“这肯定不行,活动可以促进教育的成效,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展示机会,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不举行适宜的活动,我们应该讨论活动的形式怎么照顾到全面。”C老师说:“我们以后搞活动,尽量让所有孩子参加,比如运动会,可以多设几个项目,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D老师说:“说是这么说,但有的人顾及比赛结果,就只让能力强的参加。”E老师说:“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制度,规定学校举行的活动面向全体幼儿,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参加。”E老师的话得到了全体教师的积极响应。我肯定了大家的想法,同时指出:“订制度是必要的,以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但更主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要有关注全体幼儿的意识并能落到实处。活动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形式,结果是次要的,更要关注孩子的发展过程和经历体验。”经过大家的反复斟酌,我园新增了一条“全员参与性”制度:要求每一次的活动保证全体幼儿均参加,一人只参加一项,不得重复。

制订了“全员性参与”制度,以后搞活动我们就更多的思考活动的开展形式,怎样保证全员参与性。如运动会,在中大班,我们就增设了多项集体活动和单项活动,学校规定集体活动的人数,单项活动的人数不定,多下来的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合的单项活动参加。小班只设集体项目,就通过增加集体项目的人数,保证全员参与。孩子们每人都有了运动项目,训练的场面热火朝天,比赛的现场热闹非凡,颁奖的场面更是异彩纷呈,幼儿、家长掌声不断,更让人激动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到领奖台领取奖品和奖状,平时不爱表现的孩子站在领奖台上虽然害羞甚至胆怯,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到了喜悦和自信,我能感受得到他们有着强烈的成功感。再如绘画大赛中,我们全员参与,全部投寄,所有的画都得到大赛评委的认可(有很多大赛本着尊重幼儿的理念,只要有作品均可获奖),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获奖证书,这大大肯定了孩子的成绩,激励了所有幼儿的绘画兴趣。六一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少数孩子表演,大部分幼儿观看的现状,编排更多层次各异的节目,照顾到幼儿的能力差异,但有一个宗旨,就是保证每个孩子都参加。在今年的六一庆祝活动中,我园已经初步策划,进行游艺娱乐活动,创设各种丰富多彩但难易程度不同的游艺活动,幼儿可以任意选择,在玩中乐,乐中学,让每一个幼儿都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节日的愉悦并都有成功感。

当下,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我们都仔细考虑适合的形式,切实以“均衡共育”为指引,保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孩子们都能表现自己,这大大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让其有成功感。这一制度的执行也得到了全体家长的高度赞扬。每一个孩子都被关注、肯定,使其获得发展是所有家长的心声,也是我们教育的宗旨。现在的教育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实施教育,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珍视。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需要、水平,因人而异,把活动的权利交给活动的主体——幼儿,不能轻易剥夺孩子的权利。

在“均衡共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园的制度建设得到有效完善,评价体系也得到改革与创新。以往学期末,我们要评选好宝宝,好宝宝的标准就是综合能力强,结果几乎每学期每个班就那么几个固定的幼儿得到肯定,其他孩子只能眼巴巴看着他们手捧奖状、洋洋得意。回想起这一幕,我们深知那是多么残忍啊,那就是教育的不科学,不均衡,但这种现状在我园早已不复存在。我们认为,所有孩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成长,肯定都会有进步,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认可,在孩子眼中,老师的认可就是发他一张奖状。当然,奖状不是随便发的,还要体现奖状的价值。现在我园以“健康、活泼、勇敢、聪明”四个标准评价每一名幼儿,保证每一名幼儿都能得到奖状,但奖状上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四个标准都达到的就是“全优娃娃”,少于四个的就写具体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在肯定幼儿的同时给孩子提出需要努力的方面,让其明确全优娃娃的标准,也让家长具体了解孩子的现状。这一改革给了每个幼儿被肯定的机会,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发展,更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和儿童观的升华。

我园的办学思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创新中逐步完善,走向成熟。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办学思想是幼儿园一切活动的主心骨。有了明确的办学思想,幼儿园才能形成自身的个性、特色和风格,才能创新出符合幼儿发展的制度。正确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办学思想是幼儿园的生命力所在。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
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考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