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汉字在文化海报中的再设计

2014-08-15 00:43钱金英
关键词:同构笔画汉字

钱金英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在现代生活中文化海报已经成为传播信息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文化海报的主题涉及较广,它主要用于文化、艺术、教育、和体育活动等信息传播。比如有各种展览会、音乐会、运动会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不同内容【1】。这类海报在表达上强调个性,注重画面的艺术效果。

汉字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形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数个演化阶段,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至今普遍使用的宋体、楷书等不同的阶段[2]。汉字不仅具有形象性,同时也具有丰富的语义。中国的汉字语言博大精深,蕴意丰富。

在文化海报中,除了运用创意性的图形语言来传达信息之外,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选择运用中国汉字的再设计方式来体现海报的个性。汉字的再设计,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性质,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个性美感,在文化海报中的合理运用会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让海报更加新颖、个性,同时也能体现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味道。汉字的图形化再创造已经成为很多平面设计师不断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通过汉字笔画和图形的同构来表达海报的主体创意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海报的图形中,设计师如果在汉字主体形象中融入部分创意图形,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传播海报信息,同时也可以让海报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效果。这样,受众也能很快地接受海报的信息。在进行创作时,设计师需要准确分析,合理定位,恰当表现。

靳埭强先生是国内外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尤其是海报设计方面更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他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比如水墨、汉字、书法等。因此这些元素也是他的海报创作中常用的元素之一。在他的海报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汉字的借用非常娴熟。他不仅仅只考虑借用汉字的笔画,寓意,同时也会对汉字进行图形化再加工和再设计。他喜欢借助同构的手法将汉字笔画和具象图形融为一体。这种图文结合的表达能给受众留下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靳埭强先生曾经设计过一幅文化海报;画面中用浓厚的水墨勾勒了一个简意山的造型,在山的底部用裁衣用的直尺代替“山”的横笔画,画面中同时加入了毛笔的元素。在这张海报中,画面中不仅有用书法表达的山字,同时也有用毛笔等具象图形和文字“山”进行同构的处理。画面朴素、干净,“山”字一气呵成,具有气势,令人为之惊叹。

笔画是汉字中各种线条样式的总称,也是汉字构成元素中特有的一个层次【3】。汉字和图形的同构可以利用打散后的文字笔画和图形进行同构形成新的含义。

同构图形强调“创造”的观念,同构图形重点不在于追求生活上的真实,而在于体现视觉上的艺术性和合理性【4】。招贴中运用具象图形的替换、拼置等手法产生一种具有新意和奇特的效果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在反映中西方文化为主题的海报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借用东西方的具象物体来表达创意。这一类的典型案例有东方的兵马俑和西方的维纳斯进行结合的手法,东方的大花被和西方的凯旋门进行同构的创意。

笔画在招贴中也可以作为主体抽象元素进行构图运用。笔画虽然只是汉字书写的最基本单位,但是它能直接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合理的运用汉字的笔画可以增强海报画面的韵味。在艳遇中国的主题招贴中,设计师们喜欢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其中的典型设计作品有:画面中用了埃菲尔铁塔和中国的笔画“撇”进行同构。其中埃菲尔铁塔用了黑色的剪影形式,而大红色“撇”的笔画衬托了建筑的左半个结构。画面中红色笔画不但醒目,同时和黑色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中的汉字“撇”笔画刚劲有力,和埃菲尔铁塔的造型形成了有趣的视觉对比,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想法细微,表现大气。解构后的汉字笔画在海报中的运用,更能让人看出汉字的韵味和独特魅力。

海报设计中经常需要处理局部的文字细节来表现主题,有些时候甚至需要处理文字的笔画。如悼念田中一光的海报,画面中留了大量的空白,海报中黑色的文字“一”成为了主体元素。因为“一”既是田中一光设计师名字中的一个字符,同时又能反映田中一光先生生前对字体设计的独特爱好。但是海报中的文字“一”字的设计又跳出了我们对字体设计的一般的理解。设计师将宋体“一”进行大胆地颠倒,在汉字的下方简洁地的处理了一个眼泪的痕迹。画面中元素运用不多,但是设计精简到位。这幅作品不仅能突出主题,又能巧妙地将沉重地气氛烘托出来。这种方式的表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文化海报中,将汉字和图形同构作为主体元素,它们俩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图形可以弥补文字的残缺和呆板,而笔画可以提升图形的艺术性。如果设计师能将俩者巧妙结合,画面将形成独特的形式语言。

二、通过汉字与汉字的同构及组合来表达海报的主体创意

汉字是字形、字音和字义这三种要素的综合体,是一种具有以形、表、意特点的文字,汉字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丰富的含义【5】。

(一)深入挖掘汉字的内在语义进行图形化表现

设计是将信息重组和再造的过程【6】。在设计中深入挖掘汉字语义进行再设计的方法将会超越原先的字意,形成一种新含义。在反映香港和大陆关系的招贴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优秀作品:画面中用毛笔写出了两个文字“国语”,其中“国”字是运用了繁体字,“语”字运用了简体字,共同组成了一个词语。表面上海报的文字组合排列似乎是一个错误的组合,但实质上是设计师精心安排的结果。繁体代表了香港的文化,简体代表了大陆的文化,这种将繁简共存的表达似乎看起来矛盾实则刚好反映了大陆和香港之间文化同源的深刻本质。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任何图形,但是通过文字的繁简体处理,已经清晰地表达了海报的主题。海报通过一个简单的词语,两种不同的字体,直接有力地告诉了我们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内在联系。尽管画面中没有采用多余的装饰,只用了厚重的笔墨来表现,但是这种朴素的方式同样也能形成独特的形式语言。

(二)汉字和汉字的重组结构再设计

汉字和汉字的重组再设计并非简单的文字叠加,而是文字寓意的延伸。这种表现将超出单个文字本身的含义。设计师只有很好地理解文字本身及海报主题的含义时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设计方法。在纪念香港回归的文化海报中,有一幅海报画面中只用了一个简单的黑色宋体文字“母”字来表现,但是在“母”字的处理上,海报又刻意地将“母”中的“子”字用红颜色进行了强调。这种处理手法让人感觉到我们在关注“母”字的时候,“子”字已经是它不可分可的一部分。这已经暗示了香港和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画面的颜色干净、单纯,红色和黑色形成了强烈地对比。海报中虽然只用了简单的俩个字,但是子归母怀的本质含义已经清晰体现。这种表现不仅简洁、直接、同时寓意深刻。

三、通过文字典故融入图形的方式来体现主体创意

在汉字里,不仅单独的文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每个词语都具有深刻的含义。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文字都含有典故和出处。文字典故,是历史文化的智慧结晶,内容深刻、含义丰富。在海报中运用典故,需要准确理解典故的出处和使用方法,避免错用,影响内容表达。

合理地融入这些思想,海报将会呈现出更多的亮点。在艳遇中国的主题海报中,有一幅作品突颖而出。海报借用了一幅西方油画,画面中有一个赤身裸背的西方女人面对着我们,尽管我们看不清女人的脸部,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人的背上刻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几个文字立刻让我们想到了著名名将岳飞的故事。画面中既有艳丽的感觉,又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海报中,西方的油画人物和东方的精忠报国形成了有趣的组合,画面滑稽、搞笑,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是似乎又有着内在必然的关联。这幅作品让我们惊叹设计师的丰富联想能力及文字典故的魅力。

典故的再设计,不仅考量的是设计师的知识面,同时也考量了设计师对画面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结语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是中华名族的宝贵财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用“形”和“意”体现着深刻内涵。汉字再设计的艺术手法,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表达,更需要设计师具有对汉字的造型和语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能力。将汉字作为图形融入文化海报的手法,是一种新颖的表现手法。它不仅能有效的传达海报的信息,同时也能增强海报的艺术效果。

在文化海报中汉字再设计的方法在新形式下具有新的发展趋势。汉字的再设计不仅仅只是再强调汉字造型的合理解构,更加侧重于视觉语言所带来的人文情感的交流。汉字的再设计,较以往而言,更侧重于从文字到图形化的深层次转变。而简意抽象、空间感的合理设计及书法艺术形式的回归在汉字再设计中具有新的魅力特质。

未来的设计需要和世界接轨,抄袭和模仿并非是设计生存的良策。一味地向西方学习,模仿西方文化,最终结果就是丧失自我【7】。中国的文化海报走向国际需要深刻地自我颇析:回归东方文化、本土文化才是设计唯一的出路。因此,当下,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为了在文化海报中突显自己的艺术风格,不仅仅关注具有鲜明特点的形式语言,同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烈。文化海报的艺术趋势是民族化和本土化,而汉字再设计中的独特“形”和“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是中国风能够体现的一个很好载体。汉字再设计的艺术手法不仅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价值和审美意义。我们在追求现代设计的时候,更乐意看到一些能体现文化根源的设计。

[1]杜士英.招贴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3.

[2]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3]陶霞波,刘志基.汉字艺术[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66.

[4]易宇丹,张艺,蒋鑫,等.招贴设计[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102.

[5]张再兴.汉字的功能[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124-125.

[6]谢卉,谭昕.创意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1.

[7]林佳阳.招贴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6.

猜你喜欢
同构笔画汉字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有趣的一笔画
找不同
一笔画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