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2014-08-17 09:50张阳敏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江苏苏州215100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肥胖型血症病程

张阳敏 (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苏州 215100)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3大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1]。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又以肥胖型2型糖尿病居多,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其比身体质量指数(BMI)小于24的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2]。因此控制这部分患者的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某院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某院收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及精神病史的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39~72岁,平均53岁,BMI 28.2±2.3,病程2~15年,平均6年。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38~71岁,平均52.5岁,BMI 28.1±2.2,病程2~16年,平均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病程等其他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在饮食及运动等原来基础治疗不变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给予伏格列波糖治疗,0.2 mg/次,与第一口食物同服,每日3次,连用8周,同时根据所测血糖值加用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30R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30R治疗,每日2次皮下注射,用量根据所测血糖值随调。每周随访1次,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每两周复查1次甘油三酯(TG)和肝肾功能,同时记录患者消化道及肝肾损害等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TG及不良反应。

1.3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FBC、P2hBG、T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 讨 论

目前糖尿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控制血糖对症治疗。推荐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合理运动、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五种一线治疗方法,同时强调长期、有效及个体化的治疗原则[3]。在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中,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仅对少部分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随着病程的延长,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需用药物治疗,尤其是肥胖患者,多饮食控制不佳和运动不足。而且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相对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处于相对不足而非绝对不足状态,如果选用胰岛素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的程度。所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于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个比较适宜的选择[4],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伏格列波糖对α-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对小肠绒毛上皮刷状缘上的双糖水解酶的抑制,从而抑制双糖的水解,延缓和减少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抑制胰岛素的过剩分泌,从而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5]。消化道糖类物质吸收的降低,可减轻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胰岛素用量及改善症状[6]。由于伏格列波糖对α-淀粉酶几乎无抑制作用,因而其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也相应减少,与胰岛素连用,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采取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降低了胰岛素用量、更好的控制了血糖,同时还降低了肥胖患者的TG浓度,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未见增加,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 萍,邬道东.社区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64-4565.

[2] 李瑞芳.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50-51.

[3] 姜艳红.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2994-2995.

[4] 刘颜香.伏格列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89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74-1075.

[5] 任正康,谢剑仑.伏格列波糖分散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9-10.

[6] 李 晖.4种口服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3):34-35.

猜你喜欢
肥胖型血症病程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揿针联合化痰逐瘀方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奥利司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