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堵塞器和双腔管对肺顺应性的影响

2014-08-17 09:50王维林裴学坤建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建湖224700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单肺顺应性双腔

徐 军,李 同,王维林,王 蓉,裴学坤 (建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建湖 224700)

近年来,对于胸外科食道患者手术治疗中,主要采用肺隔离技术以达到单肺通气,确保健侧肺的有效通气和防止受患侧肺的分泌物污染[1]。肺隔离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另一种则是通过单腔气管插管插入支气管阻塞器。目前,临床上多应用双腔导管插管技术,而支气管阻塞器是一种新型的单肺通气技术,仍在不断渗入中。为了研究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对于肺顺应性的影响,选取50例胸外科食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入院进行胸科食道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单腔插管后实施支气管堵塞器,对照组则采取双腔导管插管技术。观察组年龄为39~73岁,平均为(44±2.1)岁;对照组年龄为38~74岁,平均为(45±2.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患者麻醉前 0.5 h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和阿托品0.01 mg/kg。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内容。面罩吸氧去氮后予以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5 mg/kg和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对照组插入双腔导管并定位,观察组行单腔插管后插入合适型号的支气管堵塞器。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调整相关参数,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局麻药选择0.25%的左布比。

1.3 观察指标

气道峰压和肺动态顺应性:根据体位和通气方式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平卧位时行双肺通气15 min。第2阶段,左侧卧位时行单左肺通气15 min。在麻醉机的连续监测下,记录患者气道峰压和肺顺应性。

并发症发生率:插管中可发生的并发症有声音嘶哑、咽痛以及感染等,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计算比例。

2 结 果

2.1 双肺和单肺通气中气道峰压和肺顺应性比较

单肺通气较双肺通气气道峰压有所升高,而肺顺应性明显降低(P<0.05);双肺和单肺通气中,观察组气道峰压远低于对照组,肺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 1 双肺和单肺通气中气道峰压和肺顺应性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观察组声音嘶哑2例,咽痛1例;对照组声音嘶哑3例,咽痛3例,感染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肺容积的改变,包括静态和动态肺顺应性两种。前者反映肺组织的弹性,后者受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双重影响[2]。本研究中测定以动态肺顺应性为主,是指在气体流动时测定的肺和胸廓的顺应性。在动态情况下,气道压是弹性和气流阻力的反映。临床上,测定肺顺应性时,每次吸气或呼气后,嘱患者屏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测定肺容积和胸膜腔内压[3]。而此时呼吸道内无气体流动,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故只需测胸膜内压即可。一般通过食管内压的变化来间接反映胸膜腔内压的变化。另外,呼吸气道峰压与肺顺应性和气流阻力有关,因而可间接反应肺顺应性。

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操作后,常因手术侧卧位压迫使健侧肺通气不足,为防止患侧肺漏气和侧卧位时患者肺的分泌物、血液等向健侧肺倒灌,保证气道通畅以及健侧肺的充分通气,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因而常采用单肺通气的方法来完成。目前,临床上双腔支气管插管和支气管阻塞器技术均是其主要途径。

双腔支气管插管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单肺通气手段,通过气管插入双腔导管,可使得左、右支气管通气隔离,任意一侧或双侧均可通气[4]。双腔导管插入有助于提供一个清晰的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插入双腔导管时,需注意的是双腔导管管径较大,对于主支气管存在解剖变异时则难以定位。插管的准确定位有赖于支气管纤维镜。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方可分别充气总气管套囊和支气管套囊。插管型号的选择以能顺利通过声门的最大型号的双腔管最佳。另外,双腔导管对于声带、咽喉部影响较大,易引起声音嘶哑和咽痛,甚至感染等并发症。

支气管阻塞器,是一种支气管填塞剂,其是一条空心管,通过该空心管可进行氧气吸入、吸引等操作,主要可以引导阻塞器进入支气管,并将连接的气囊充气以固定。相比较双腔导管而言,支气管阻塞器管腔径较小,从而增加插管成功率以及操作安全性。支气管阻塞器易定位,但其气囊不易长久固定,因而,应用时需注意术前足量使用阿托品,填塞气囊不能涂抹石蜡油,以免致气囊移位或脱出。

研究中,单肺通气时气道压力明显高于双肺通气,主要由于通气面积缩小,而气道阻力与通气有效面积成反比,因而气道压力高。支气管阻塞器的气道压较低于双腔导管,原因可能与其管径大小有关,且支气管阻塞器的通气面积大于双腔导管,气流速度慢,气道阻力小,因而优于双腔导管。

综上所述,双腔导管和支气管阻塞器均是单肺通气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各有其优势,需据情况而选择。但就肺顺应性而言,支气管阻塞器对于肺顺应性的影响较小,有优越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明全,颜 渊.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3):382-383.

[2] 李国宏,赵锁良,江 铮.双腔支气管插管管端位置与压力-容量环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480-481.

[3] 黄 萍,魏 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7):661-662.

[4] 傅志玲,陈卫民.支气管堵塞器与双腔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对呼吸力学和血气影响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5):4-6.

猜你喜欢
单肺顺应性双腔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措施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呼吸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呼吸病学、结核病学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研究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自制双腔T管在胆道探查术后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