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支持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中的应用

2014-09-04 01:59乔根芳仇海敏缪从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同伴依从性胰岛素

乔根芳, 仇海敏, 缪从庆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扬州, 225200)

同伴支持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情感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胰岛B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单纯口服降糖药很难持续有效的降糖而达标,多数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2-4],但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较差,每年约有1/3的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未能有效地遵从治疗而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5]。同伴支持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支持形式[1], 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中可发挥很大的作用。本研究将常规护理模式与同伴支持模式进行对照分析,旨在研究同伴支持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需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组员入选标准: ①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参照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③ 空腹血糖在8.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在7.5%以上; ④ 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眼、足和神经病变并发症、病情不稳定、精神障碍和老年痴呆、同时患有肿瘤,近半年内接受放、化疗的患者。110例患者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42~8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0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20例;病程1~12年,平均6年。

1.2 方法

① 在以往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招募组长。组长的入选标准为有1年以上2型糖尿病病史,病情稳定且自行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18~75岁、糖化血红蛋白<7.5%,愿意完成系统性培训工作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愿意帮助他人者,排除精神障碍、身体残疾者。招募组长10~15名,每名组长分管10~15名组员,将相邻1~2个社区的组长及组员分在同一组。②组长经糖尿病科医疗护理团队综合培训4次,每次2 h、考核合格后正式录取并颁发证书。培训内容为糖尿病疾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沟通能力、心理支持[6]。考核内容为糖尿病理论知识、胰岛素注射操作、模拟标准化案例考核。③将组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而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同伴支持干预,组长及组员之间每周电话联系1次,每月1次小组活动,组长每次记录组员存在的问题、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行为变化、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每月来医院1次,向糖尿病科医疗护理团队汇报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医护团队给予指导[7-10]。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依从性问卷调查,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达标率的调查统计。选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胰岛素注射依从性问卷内容为: ① 患者的一般情况; ② 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包括胰岛素治疗成瘾、经济情况、影响工作与学习、恐惧疼痛、担心注射过量、意外猝死、针孔感染、扎到血管及不会注射; ③ 治疗依从性的评判指标为每天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内容为:遵医用药、饮食、运动执行情况、血糖监测、复诊情况,以上项目均以好、中、差为2、1、0分的评分标准,并在干预3个月时对2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影响依从性的因素

调查显示,注射依从性影响因素有胰岛素治疗成瘾占30%、影响工作及生活占22%、经济情况占21%、担心胰岛素注射造成不良影响占24%、恐惧疼痛18%、扎到血管及不会注射12%、针孔感染5%及意外猝死1%[1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比较[n(%)]

2.2 2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结果比较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复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

2.3 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HbA1c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s)

3 讨 论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提示糖尿病是进展性疾病,初诊糖尿病即有约50%β细胞损失,随着时间的延长,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当β细胞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12]。此外有研究表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通过短期胰岛素治疗,能够缓解糖毒性,改善β细胞功能,提高患者的缓解率[13]。但是临床上许多患者不能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者因各种原因而使胰岛素治疗中断[14]。本研究在同伴支持干预下干预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提高了胰岛素注射依从性、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患者的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也较前提高。同伴支持者作为非专业人员,通常与所帮助的对象有着相同的健康问题,与其帮助对象有着共同的观点,患者相信组长,从而更容易实施治疗计划,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促进作用,此外同伴支持者可协助将自我管理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对被支持者提供了社会支持与情感支持、与临床医疗护理的连接,可提供持续支持,不随时间而中断[15]。

同伴支持在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糖代谢状况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总体生活质量[16],进一步说明同伴支持者不仅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方面能够替代患者家人起到督促和监督作用,同时,通过在活动中与患者交流,例如陪伴患者参加社区的体育锻炼、打电话询问等,使其在同伴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时也收获了情感上的慰藉,另外,每月与同伴在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也可获得来自多方的社会支持,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7]。

同伴支持作为一种行为干预的策略和教育形式,包含特色的交流渠道、沟通方式,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18], 激发患者学习知识的热情,减轻糖尿病患者群的精神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痛苦,增加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效能,有利于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进而主动实施健康行为,提高生命质量[10]。

总之,糖尿病同伴支持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形式,过去往往是通过说教式教育强调理论灌输,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19]。本研究中糖尿病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的同伴支持在胰岛素注射患者中起到了模范、榜样、促进作用,使病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共同走过胰岛素治疗的误区[20]。同伴支持者也从中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加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提高了胰岛素注射技能,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心理得到了满足,成为糖尿病教育中的一支强有力的社会团队,这种模式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Dennis C L. Peer support within a health care content: a concept analysis[J]. Int J Nurs Stud, 2003, 40(3): 321.

[2] 张清泉, 沈建江. 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 2012, 19(3B): 50.

[3] 崔丽萍, 唐文睿, 侯艳红, 等. 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13): 1680.

[4] 陈佩莲, 曾锦霞. 协作型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 广西医学, 2011, 9(33): 1203.

[5] 胡怀玉, 孟春英.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9(7): 27.

[6] 孙胜男, 赵维纲, 董颖越, 等.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3): 229.

[7] 何叶, 王俊星, 何伟明, 等. 同伴支持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13): 49.

[8] 陈鸿尔, 颜萍, 郑亚华. 病友支持团队在初始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护理学报, 2012, 10(19): 74.

[9] 夏丽芳, 孙海霞, 汪晓霞, 等. 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8): 3356.

[10] 康晓凤, 李峥. 慢性病同伴支持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3(28): 219.

[11] 刘莉莉, 孙子林, 金晖, 等.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 59.

[12] Adrniyi A F, Idowu O A, Ogwumike O O. Comparativ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Soci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Barrires on Low Physical Activity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Hypertension or Stroke[J]. Ethiop J Health Sci, 2012, 22(2): 113.

[13] 缪从庆, 陆德川, 孟信龙.2型糖尿病“蜜月期”影响因素探讨[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0, 6(1): 11.

[14] 辛洪霞, 黄芬, 胡晓莹, 等.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2013, 14(3): 134.

[15] 刘云谷. 糖尿病患者在同伴互动支持模式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1(32): 136.

[16] 陈斌斌, 明玉君, 刘俊升.美国群体行为干预项目中的不良同伴影响: 问题与启示[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7): 466.

[17] 龚燕琼.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1): 17.

[18] 王丽, 张俊蕾.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12, 19(4A): 39.

[19] 夏丽芳, 孙海霞. 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8): 3356.

[20] 李迅.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与依从性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12(26): 2274.

猜你喜欢
同伴依从性胰岛素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寻找失散的同伴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