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循证护理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的效果评价

2014-09-04 01:5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循证精神分裂症满意度

马 蓉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 三病区, 江苏 扬州, 225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而来源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研究[1]显示,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中国社会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状态,老年人身体机能显著降低,而又易有精神上的空虚,这使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在不断上升。针对这些负面情绪与心理障碍,有研究[2-3]指出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内心诉求等内容调整护理策略,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循证护理(EBN)措施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90例,其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63~82岁,平均(69.23±4.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① 均为缓解期或恢复期患者; ② 病程均≥1.5 年;③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57例,本科及以上33例; ④ 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者; ⑤ 排除对治疗不能有效配合及拒绝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护理前,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的对症治疗,相关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措施,循证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 根据循证护理理念的内容和要求,首先制定循证护理措施,提出循证护理的“三要素”,即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主观诉求和愿望[4]。以此3点作为实施护理的基础,并结合实际进行,注重系统也要兼顾个人,耐心、细致地服务患者; ② 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价值的数据。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临床一类特殊的患病群体,其身体与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均较一般人要更弱,查阅文献时要有的放矢,既要关注患者身体方面的护理,也要留意患者心理方面的变化,对文献中反映的问题要多留心,在护理时要多注意,做到全面兼顾[5]; ③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患者这一群体,较多考虑患者的情况,而对作为护理主体的护理人员,却较少关注。护理人员技能的娴熟与否、经验的丰富与否对护理效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6]。根据循证护理的理念,在选取护理人员时,也要优先考虑其个人素质,择优选取,争取获得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④ 患者的主观诉求与愿望也是影响护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临床护理时,医护人员有时会忽略患者的自我感受,给患者造成一种无法亲近的感受,轻则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积极性降低,重则产生抵触情绪,不予以积极的配合[7]。因此,要以患者的主观诉求与愿望为出发点,仔细倾听其想法,并客观、理智地分析,进而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的护理方法; ⑤ 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护理时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如语言的通俗程度、语调的高低等)来进行护理,要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共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1.3 评价标准

护理4、8周后,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8-9]进行疗效评定,共有0~4分的5级评分法,最终评分越高,表明总积极因素评分越高,患者恢复状态也越好。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8周末的临床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以完全依从计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以满意加一般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护理4周时, 2组NOSIE-30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8周时,2组NOSIE-30评分均较同组护理4周时有显著改善,且循证组NOSIE-30中的总积极因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8周末时,循证组中完全依从36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4例,依从率为80.0%; 常规组中完全依从27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10例,依从率为60.0%。循证组临床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循证组中满意35例,一般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5%; 常规组中满意21例,一般11例,不满意13例,满意度为71.1%。循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2、4周时NOSIE-30评分比较±s) 分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是脑的严重、慢性、致残性的疾病。虽然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能获得治愈,但也易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并具有随时复发、加重或恶化的可能性,给临床医护人员的救治带来了麻烦,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不便,对生活、经济、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0-11]。

循证护理(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学理念,已迅速发展为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及方法,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中国的循证护理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将成为推进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研究[12]显示,循证护理对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及临床护理等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EBN开展主要包括5个具体步骤: ①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 ②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 ③ 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审; ④ 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化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 ⑤ 实施该护理计划,并通过自评、同行评议、评审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循证护理的“三要素”,既强调科学依据、理论,又注重经验与技能,同时还积极关注患者的主观诉求,结果发现护理4周时,2组NOSIE-30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8周时,2组NOSIE-30评分均较同组护理4周时有显著改善,且循证组NOSIE-30中的总积极因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消极状态,这与相关研究[13]结果一致。同时,循证组患者的临床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表明实施循证护理的患者主观上更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其内心的诉求也能得到肯定和满足,因而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循证护理加强了医、护、患的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加强了医护合作,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与邢改书等[14]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合理的、易于使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丁炎明. 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及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1): 39.

[2] 宋锦平, 成翼娟. 循证护理学[J]. 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4): 292.

[3] 沈渔屯. 精神病学[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97.

[4] 朱萍.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4): 117.

[5] 钟玉君, 何声槿.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与健康老年人EEG、BEAM对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6): 683.

[6] 陈文琦, 乔玮, 蔡文通.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6(4): 793.

[7] 彭爱琴, 葛网平, 丁小平, 等.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8): 43.

[8] 张跃兰, 邢改书, 张润兰, 等. 循证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7, 7(12): 862.

[9] Adams J. The nursing role in the use of insulin coma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 in Britain, 1936-1965[J]. J Adv Nurs, 2014, 25: Epub ahead of print.

[10] 张明园主编.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13.

[11] El-Mallakh P, Howard P B, Rayens M K, et al. Organizational fidelity to a medication managemen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J]. J Psychosoc Nurs Ment Health Serv, 2013, 51(11): 35.

[12] Meerwijk E L, van Meijel B, van den Bout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guideline for nursing care of suicidal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 Perspect Psychiatr Care, 2010, 46(1): 65.

[13] 吴英丽, 孙丽, 刘情情. 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9B): 35.

[14] 邢改书, 关恒永, 张跃兰, 等. 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3, 15(12): 713.

猜你喜欢
循证精神分裂症满意度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循证护理》稿约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