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术后去枕平卧与去枕侧卧的对比观察

2014-09-04 02:00张玲玲芮青美尤霞红邵艳秋张芝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平卧腰麻舒适度

张玲玲, 芮青美, 尤霞红, 邵艳秋, 沈 英, 张芝华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妇产科, 江苏 南京, 211300)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尤其是在剖宫产的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1]。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2]。教科书中要求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患者的术后体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 h; 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 h; 腰麻者术后宜多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3]。本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中规定,腰麻手术后必须去枕平卧6~8 h, 以预防麻醉后头痛。但长时间去枕平卧会增加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部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为了解术后去枕平卧或侧卧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及腰痛发生率的影响,作者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采取2种卧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00例腰硬联合麻醉接受脐以下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65岁,平均38岁。患者均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证,无头痛、腰痛病史,清醒、能清楚叙述舒适度。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差异、手术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术后先采用去枕平卧,再根据患者的需求2 h后予以翻身侧卧,对照组采用去枕平卧6 h后再根据需求给予垫枕侧卧。2组患者麻醉穿刺、置管均顺利。术毕观察组有120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有130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

1.3 术后观察

术后6 h内分别每小时观察1次,记录2组患者血压、呼吸、脉氧、呕吐、舒适度、头痛程度、皮肤受压情况,以后24 h、48 h分别观察1次患者的头痛程度、皮肤情况、舒适度。

2 结 果

2.1 血压、呼吸、脉氧、头痛、呕吐情况比较

2组患者的血压、呼吸及脉氧均平稳,仅1例脉氧偏低经处置后好转,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头痛1例(术后3 h),恶心呕吐3例(占1.5%),对照组发生头痛1例(术后6 d),恶心呕吐2例(占1.0%), 2组不同卧位患者头痛、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皮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皮肤状况好,未发生皮肤发红现象,对照组发生6例皮肤发红,通过翻身后24 h后均恢复正常,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根据需求翻身,对卧位满意,感觉舒适。对照组50.0%的患者对体位不满意,有翻身的欲望,45.0%的患者感觉全身不舒适,35.0%的患者腰背酸痛,2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症状基本上24 h后均好转。见表1。

表1 2组不同卧位患者舒适度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腰硬联合麻醉针内针技术因采用了较细的25G腰穿针,大大降低了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4], 脑脊液渗漏是低颅内压性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小量的渗漏不会发生头痛,通常流出量取决于蛛网膜下腔的压差和流出阻力,而流出的阻力又与流出口径成反比。因此影响脑脊液渗漏量最主要的是穿刺针口径的大小以及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的压力[5]。根据以上分析,因此腰麻术后长时间平卧位已不是预防头痛、腰痛发生的主要措施。

本研究中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笔尖式25G腰穿针行针内针法。穿刺针制作与设计的改进,笔尖式的针尖是分开而不是切割纤维,穿破硬脊膜及蛛网膜的穿刺孔极小,几乎不引起脑脊液外漏,且该穿刺针较传统穿刺针细,术后脑脊液不易流出[6]。腰麻手术后去枕侧卧位,并不增加硬脊膜内脑脊液压力而导致脑脊液外漏,加之腰麻穿刺操作技术的熟练,从而都不会因去枕侧卧体位的改变引起头痛。

腰麻术后去枕平卧是强迫体位,不符合生理习惯,加重了腰背部的不适感,可造成患者心理紧张。加之医护人员过分渲染,可能增加了精神暗示作用[5]。患者手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人体疼痛的痛阈值与心理状况有明显关系[7]。因此责任护士与术后患者应多进行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这对减轻患者不适十分重要。如果术后6 h内能协助患者头部与脊柱保持水平位下翻身,减少平卧时间,取舒适位,使得手术患者腰背酸痛明显减少,即保持了防止脑脊液外渗又减轻了患者手术切口的牵拉痛,会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和满意度。

一般手术后2~4 h内可以翻身,给予侧卧位,这样既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又有利于静脉回流,比传统的去枕平卧位6~8 h后再翻身效果更佳[8], 更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产妇平躺姿势,不垫枕头,双下肢伸直放在床上,常诉说全身疼痛难忍,术后需活动下肢,按摩全身,特别是与床面接触的皮肤[9]。术后6~8 h后取半卧位,术后2~3 d取坐位及下床活动,早期下活动有利于子宫收缩、恶露排出、大小便通畅,并防止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0]。定时翻身,由于术后大量出汗,身体受压部分易产生压疮。减轻压力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先决条件[11]。手术后6 h内由于麻醉药药效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患者机体反应还比较低下,为了避免出现呕吐、咳嗽等现象应先禁食[12]。术后6 h给予流汁,多饮水及清淡汤类饮食。24 h后进半流质或普通饮食(此时可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饮食,促使切口愈合及加快机体恢复)[13]。

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与精神放松愉悦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产妇的不舒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4]。本研究通过改变手术患者术后6 h内的体位,选择翻身侧卧并观察对患者舒适度、皮肤受压情况、血压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2组患者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及头痛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患者舒适满意度明显提高,腰痛发生率明显下降,因此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决定是否可以自由翻身等。

[1]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313.

[2] 权森.腰硬联合麻(CSEA)在产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157.

[3]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5.

[4] 梁晶慧.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术中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9):364.

[5] 陈林红, 杨丽. 老年人腰麻术后垫枕仰卧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 18(4): 418.

[6] 顾正峰, 胡毅平, 王桂龙. 腰硬联全麻醉后平卧不去枕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3): 209.

[7] 张爱芳. 护理于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29): 205.

[8] 陈元华.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0,12(248):211.

[9] 李秀娟.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 141.

[10] 秋枫. 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1(1): 149.

[11] 刘波. 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5): 1098.

[12] 张雪艳. 浅谈剖宫产术后护理经验[J]. 现代养生, 2013(6): 50.

[13] 张桂琴. 浅析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 2010, 32(223): 126.

[14] 李群飞. 剖宫产术后护理[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12): 104.

猜你喜欢
平卧腰麻舒适度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术后别再“去枕平卧”“自由体位”最健康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