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中重度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恢复的临床影响

2014-09-04 01:59王艳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单侧患侧中度

任 慧, 王艳艳

(1. 解放军总医院 南楼神经内科, 北京, 100853;2.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北京, 100037)

单侧空间忽略(USN)是指患者对来自损伤半球对侧肢体的刺激无反应,约40%脑卒中患者会发生USN,临床表现为损伤半球对侧肢体感知觉缺失,出现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丧失,并可伴有空间定位等行为能力的异常[1-2]。USN除增加了患者发生碰撞、坠床、摔倒等意外事件的概率外,也影响了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为USN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本科对USN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于本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中重度USN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入院治疗,入院时均经CT和(或)MRI证实为脑卒中,同时符合以下入选标准: ① 经凯瑟琳-波哥量表(CBS)检测、线等分试验、删除试验等检查证实为USN,同时伴有典型临床表现; ② 入院时GCS评分>8分,且思维清晰,病变未进行性加重,能正常交流; ③ 无失语、认知障碍等功能缺陷,无神经系统或肿瘤病史。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9例因各种原因(如拒绝、恐惧等)采取常规专科护理,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40~68岁,平均(51.3±5.8)岁,平均病程(15.2±7.4) d, 左侧空间忽略21例、右侧空间忽略8例,根据CBS评分[4]提示中度USN18例、重度USN11例;干预组29例加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2~67岁,平均(52.6±6.1)岁,平均病程(16.3±7.7) d, 左侧空间忽略19例、右侧空间忽略10例,中度USN17例、重度USN12例。2组入选的USN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及病变严重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干预组加行以下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① 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解USN的相关知识、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安全隐患,告知积极配合、缓解负性情绪可促进临床治疗; ② 对忽略行为干预,指导患者头眼向患侧转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患侧并不要忘记患侧事物,同时进行以下方法刺激感受系统:对患者进行拼图、涂色等视觉练习,按照从小到大、从右往左、从线到面的顺序进行;指导患者进行追视光亮物体练习;通过冰、拍打等方式直接刺激患者患侧;采用听音乐、闹钟等方式刺激患者听觉;③对肢体摆放位干预,指导患者双手交叉,保持肢体平衡,纠正躯体向患侧倾斜;保持膝关节、踝关节和髋关节呈90°屈曲位;翻身时尽量上肢与躯干一同翻转;④对环境干预,结合患者病变的具体情况对周围环境及日常用品的摆放进行干预,如牙膏牙刷置于患侧,与患者交流时站于患者的患侧等。

1.3 临床评判标准

以上患者入院时与治疗6周后均按照相关标准[4-5]进行Berg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测定,Berg评分评价患者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评价患者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述3项评分均越高越好,评分越高则功能恢复越满意。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比较

入院时2组的中度USN和重度USN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周后,2组的中度USN和重度USN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比较±s)

2.2 治疗前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

入院时2组的中度USN和重度USN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周后, 2组的中度USN和重度USN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s)

2.3 治疗前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入院时2组中度USN和重度USN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周后,2组的中度USN和重度USN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s)

2.4 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对照组18例中度USN患者中6例好转, 11例重度USN中4例好转,合计10例(34.5%)患者好转;干预组17例中度USN患者中11例好转,12例重度USN中7例好转,合计18例(62.1%)患者好转。2组患者好转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USN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是阻碍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表现为运动性忽略与感觉性忽略,运动性忽略是指向病灶半球对侧运动迟缓、辨距不良或运动意念下降,感觉性忽略即对病灶半球对侧空间注意发生障碍[6-7]。USN特征是患者对受损半球对侧空间未知或有意义的刺激不能反应或定向,临床表现为患者不能接受对侧触觉、视觉、嗅觉、听觉刺激,同时伴有空间定位能力的异常,如日常生活中不能注意健侧的人或物,阅读时不能从左侧开始,而是从页面中线开始。USN不仅仅对患者的各种感知能力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与精神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学习与生活[8-10]。积极的临床护理对促进USN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USN患者的恢复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紧密相关,空间忽略症状的持续存在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虽然临床观察证实USN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有恢复的可能,但因脑卒中后损伤的脑皮质功能恢复具有局限性,因此USN患者的自然恢复是不充分的[11-12]。可能的原因是[13-15]: ① USN患者因注意定向与空间定位组合的紊乱,影响了患侧肢体重心转移和自身本体感觉,导致其行走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跌倒、外伤等意外,对临床正常治疗与处理产生影响; ② USN患者多数伴有病变缺失感,因而自我意识水平较差,单纯的临床护理不能诱导USN患者主动患侧肢体的运动; ③ 因交流和认知能力的下降,多数USN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因而不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本临床观察证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中重度USN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均能显著改善中度和重度患者的Berg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P<0.05),患者临床好转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因此,在中重度USN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积极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1] 杨薇, 辛宁, 徐贵侠, 等. 脑卒中后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1, 26(9): 78.

[2] 黄丽娟, 吴丽娜.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8): 734.

[3] 郑燕, 郭文秀. 及早康复护理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疆医学, 2010, 40: 113.

[4] 李巍, 何莉, 秦延京. 康复护理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肢体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9(12): 49.

[5] 于兑声, 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472.

[6] 张通, 陈立嘉.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347.

[7] 王平凡, 李伟.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患者存在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24): 7.

[8] 彭美娟.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分析与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10): 16.

[9] 吴彩虹, 时美芳, 邹卫英, 等. 指导性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5): 422.

[10] 黄海彬, 胡锋兰, 孙丽华, 等. 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综合康复训练疗效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3): 317.

[11] 林桦, 顾亚萍, 郑馥岚, 等. 慢性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对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6): 564.

[12] 莫想有, 邵俊卿. 脑卒中后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护理[J].河北医药, 2012, 34(16): 2549.

[13] Hyndman D, Ashbu A. People with strok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attention deficits, balance, ADL ability and falls[J].Disabil Rehabil, 2003, 25: 817.

[14] 苏燕娟. 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3): 525.

[15] 靳瑞花. 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14): 78.

猜你喜欢
单侧患侧中度
更 正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小米手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