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拓展·实践

2014-09-11 23:22叶建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动拓展实践

叶建功

摘要: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建筑概论课程时在学习方法与目的方面产生的困惑,本文在全球化背景下,结合了国内外一些建筑实例,从个体认知的角度客观地阐述了如何在课堂、课外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拓展思维、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期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主动;拓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10-03

一、前言

初学建筑概论时,许多学生对建筑概论课程很好奇,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但是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媒介日益普及,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从课堂以外获得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信息,这一事实使得学生在建筑概论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建构问题上产生困惑,“如何学”和“学了有何用”这一问题亦困惑着学生;与此对应的是,“如何教”和“教了又何用”这一问题也值得教师思考。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意义正逐渐丧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主动思考、开拓与创新、怀疑与批判、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日益重要。教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教会学生现在如何做,更重要的是通过现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将来如何做。下面结合课堂教学,从提高学习主动性、拓展思维、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等几方面谈一些体会。

二、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教学内容是外部因素,学生是内部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教学案例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多媒体课件具有的声音、图像、动画等元素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这是传统板书教学模式所无法想象的。但是值得指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投影屏幕看,来不及记录笔记,被动地欣赏取代了主动积极地思考,忽视客观规律的教学活动使师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日益缺乏,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少。因此,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重构师生联系纽带的必由之路。

就建筑概论课程教学而言,由于教学对象是没有任何建筑学背景知识的非专业学生,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下面结合建筑概论课程中建筑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环节,从建立问题情境和捕捉启发时机角度来谈谈如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学习。

(一)建立问题情境

知识只有融于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知识产生的时候是鲜活而生动的,而表征知识的文字是抽象而枯燥的。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将知识的内涵生动地再现出来。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景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在讲解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这一课题时,为了建立一个轻松愉快的问题情境,首先给学生欣赏了范思沃斯住宅图片。这一建筑建于1945年,是德国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得罗为女医生伊迪丝·范思沃斯修建的周末度假屋,它位于芝加哥城外一处10英亩的僻静林地,福克斯河在其南部流淌(图1)。

为了让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对这一建筑不做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欣赏这座建筑。

(二)捕捉启发时机

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不仅要抓住“启”的时机,而且还要善于“发”,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学生思维的开动。

随着讨论的深入,课堂气氛不断活跃,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追求建筑意义的同时,应兼顾建筑的功能,欠缺的功能减损着建筑形式的光辉,完美的功能与富于表现力的形式相得益彰”[1]。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在陶醉于这一建筑体现出来的一种柏拉图式完美秩序的同时也陷入了思考。有学生提出质疑,认为对于业主,一位单身女医生而言,这一建筑纯净的形式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要求,但是其功能,尤其是在心理舒适度方面是否满足业主的要求值得探讨。在轻松明快的气氛中,学生们主动的思考与教师适当地启发形成积极的互动,自己就得出了建筑既要实现形式自身的意义,又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舒适度要求的结论。

三、拓展思维

与写作、绘画等文学创作活动类似,在进行建筑实体形式设计之前,一开始也应在头脑中进行一些构思。理想的构思是设计成功的基础,很难想象缺乏构思的设计活动如何进行下去。

因此,建筑形式构思与设计是建筑概论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建筑形式在本质上属于感觉层面,是设计想法的表现形式,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学生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审美品位,又要具有一定的空间造型与想象能力。但是非专业学生的普遍实际情况是:知识面不广、审美品位较低、空间想象与创造能力有待开发。因此,对于非专业学生,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从视觉艺术思维培养的基本规律出发,通过一些引导和训练,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后期的造型构思与设计打下基础。

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初学者而言,联想和类推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下面分别论述。

(一)联想

“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件联系,借助于想象的作用,来表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使学生在概念上明确运用联想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其中,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因此,具体事物与抽象感情之间的联系应贴切,使意蕴和形象尽量统一起来。如美国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设计师把自然界中的飞鸟这一具体事物抽象为候机楼的曲面构图,飞鸟的外形充满动感与速度,与航站楼的意蕴十分符合。其次,应结合实际,给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例如,开展湖滨茶室设计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进行构思。有学生受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的启发,从湖边荷叶这一具体事物中获取灵感,将荷叶抽象为圆形,大小不一的圆形平面母题表达了设计者希望圆形茶室成为一片人工荷叶,与湖边的天然荷叶相映成趣的抽象情感。endprint

(二)类推

如果说“联想”侧重于事物间外形的联系,“类推”则注重事物间本质的联系。在仿生建筑学领域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植物开放叶片上的气孔,通过“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蒸发并带走热量,“蒸腾作用”使植物产生了类似人体的“流汗”现象,降低了植物的体表温度,使其免于被夏季的高温灼伤。人们从植物的散热机理中获得启示,通过水泵把水上升到热车间的屋面,利用水分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解决了工业热车间的散热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不同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其本质联系的能力。例如,在建筑结构教学过程中,从结构力学角度分析,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树木结构的本质属于悬臂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性能都很好。受此启发,具有类似结构特点的高层筒体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也很好。

为了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应的设计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坡地住宅设计为例,要求每户尽可能多地获得日照,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形式,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不难根据人体舒适度的要求,从仰卧在坡地上的人体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阳光这一客观事实类推出错层的建筑形式。

无论是联想,还是类推,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这种观察并非简单的感知觉,而是带有思考的观察,就如歌德所说过的那样:“我们在投向世界每一瞥关注的目光的同时也在整理着世界。”[2]

四、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建筑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活科学。由于课堂教学只是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应用能力并不强,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实践教学环节要解决“教了有何用”这一问题,必要的课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筑概论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评价建筑现象的能力,下面分别论述。

(一)分析

建筑概论实践部分的分析环节是参观苏州古典园林,体会江南古典园林的意境。在为期一周的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参观了以留园、拙政园为代表的园林。通过观察,学生们发现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通过借用周围的景观丰富自己的景观,“例如:对庭院、檐廊等灰空间的利用、建筑结合自然环境的倾向、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的透明感与层叠感”[3],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有限的空间产生了无限的感觉,园林意境因此产生。

参观结束以后,受到园林意境产生过程的启发,学生们发现“借景”可以理解为对空间进行自由灵活地分割,使建筑内部与内部空间,内外部空间之间互相连通、贯穿、渗透形成层次丰富的变化。

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借景”把彼处的景物借到此处,以获得层次丰富的效果,属于水平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有采用“借景”手法的实例,在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厅中,建筑师在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处理中,适当地通过楼梯、夹层的引入,实现上下层空间的交融,可以看作为对于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在垂直空间中的灵活运用(图2)。

(二)评价

建筑概论实践部分的评价环节是参观北京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会主体育馆等建筑,要求对国外建筑师中标重大建筑这一建筑现象做出评价和得到的启示。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学生们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些学生为了深入地解读这一建筑现象,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场了解了一些观众的看法,走访了当时参与设计的一些国内建筑师。经过大量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后,学生们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外建筑市场已进入同时与共步状态。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会主体育馆等项目的竞赛实质体现出中外建筑师不同思维方式的激烈撞击。国内外经济实力的差距导致建筑技术的落差,再加上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创作环境不宽松等因素导致的国内建筑师在建筑技术与创作思维上都不占优势,使得这些项目都是国外建筑师中标。受此启发,学生们明确了学习目标,要努力学好建筑技术知识,即使在不宽松的经济技术环境中,也要培养利用常规技术条件创作新建筑的能力。

五、结束语

值得指出,建筑概论课程中“如何教”和“教了又何用”这一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心理等思想相互渗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立足于本专业基础,博览群书、积极思考,运用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以期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志中.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234-235.

[2]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M].魏育青,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

[3][美国]彼得·罗(RowePeter G.),[美国]关晟(KuanSeng).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M].成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8-169.endprint

(二)类推

如果说“联想”侧重于事物间外形的联系,“类推”则注重事物间本质的联系。在仿生建筑学领域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植物开放叶片上的气孔,通过“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蒸发并带走热量,“蒸腾作用”使植物产生了类似人体的“流汗”现象,降低了植物的体表温度,使其免于被夏季的高温灼伤。人们从植物的散热机理中获得启示,通过水泵把水上升到热车间的屋面,利用水分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解决了工业热车间的散热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不同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其本质联系的能力。例如,在建筑结构教学过程中,从结构力学角度分析,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树木结构的本质属于悬臂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性能都很好。受此启发,具有类似结构特点的高层筒体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也很好。

为了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应的设计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坡地住宅设计为例,要求每户尽可能多地获得日照,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形式,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不难根据人体舒适度的要求,从仰卧在坡地上的人体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阳光这一客观事实类推出错层的建筑形式。

无论是联想,还是类推,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这种观察并非简单的感知觉,而是带有思考的观察,就如歌德所说过的那样:“我们在投向世界每一瞥关注的目光的同时也在整理着世界。”[2]

四、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建筑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活科学。由于课堂教学只是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应用能力并不强,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实践教学环节要解决“教了有何用”这一问题,必要的课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筑概论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评价建筑现象的能力,下面分别论述。

(一)分析

建筑概论实践部分的分析环节是参观苏州古典园林,体会江南古典园林的意境。在为期一周的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参观了以留园、拙政园为代表的园林。通过观察,学生们发现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通过借用周围的景观丰富自己的景观,“例如:对庭院、檐廊等灰空间的利用、建筑结合自然环境的倾向、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的透明感与层叠感”[3],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有限的空间产生了无限的感觉,园林意境因此产生。

参观结束以后,受到园林意境产生过程的启发,学生们发现“借景”可以理解为对空间进行自由灵活地分割,使建筑内部与内部空间,内外部空间之间互相连通、贯穿、渗透形成层次丰富的变化。

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借景”把彼处的景物借到此处,以获得层次丰富的效果,属于水平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有采用“借景”手法的实例,在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厅中,建筑师在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处理中,适当地通过楼梯、夹层的引入,实现上下层空间的交融,可以看作为对于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在垂直空间中的灵活运用(图2)。

(二)评价

建筑概论实践部分的评价环节是参观北京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会主体育馆等建筑,要求对国外建筑师中标重大建筑这一建筑现象做出评价和得到的启示。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学生们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些学生为了深入地解读这一建筑现象,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场了解了一些观众的看法,走访了当时参与设计的一些国内建筑师。经过大量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后,学生们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外建筑市场已进入同时与共步状态。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会主体育馆等项目的竞赛实质体现出中外建筑师不同思维方式的激烈撞击。国内外经济实力的差距导致建筑技术的落差,再加上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创作环境不宽松等因素导致的国内建筑师在建筑技术与创作思维上都不占优势,使得这些项目都是国外建筑师中标。受此启发,学生们明确了学习目标,要努力学好建筑技术知识,即使在不宽松的经济技术环境中,也要培养利用常规技术条件创作新建筑的能力。

五、结束语

值得指出,建筑概论课程中“如何教”和“教了又何用”这一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心理等思想相互渗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立足于本专业基础,博览群书、积极思考,运用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以期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志中.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234-235.

[2]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M].魏育青,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

[3][美国]彼得·罗(RowePeter G.),[美国]关晟(KuanSeng).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M].成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8-169.endprint

(二)类推

如果说“联想”侧重于事物间外形的联系,“类推”则注重事物间本质的联系。在仿生建筑学领域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植物开放叶片上的气孔,通过“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蒸发并带走热量,“蒸腾作用”使植物产生了类似人体的“流汗”现象,降低了植物的体表温度,使其免于被夏季的高温灼伤。人们从植物的散热机理中获得启示,通过水泵把水上升到热车间的屋面,利用水分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解决了工业热车间的散热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不同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其本质联系的能力。例如,在建筑结构教学过程中,从结构力学角度分析,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树木结构的本质属于悬臂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性能都很好。受此启发,具有类似结构特点的高层筒体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也很好。

为了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应的设计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坡地住宅设计为例,要求每户尽可能多地获得日照,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形式,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不难根据人体舒适度的要求,从仰卧在坡地上的人体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阳光这一客观事实类推出错层的建筑形式。

无论是联想,还是类推,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这种观察并非简单的感知觉,而是带有思考的观察,就如歌德所说过的那样:“我们在投向世界每一瞥关注的目光的同时也在整理着世界。”[2]

四、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建筑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活科学。由于课堂教学只是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应用能力并不强,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实践教学环节要解决“教了有何用”这一问题,必要的课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筑概论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评价建筑现象的能力,下面分别论述。

(一)分析

建筑概论实践部分的分析环节是参观苏州古典园林,体会江南古典园林的意境。在为期一周的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参观了以留园、拙政园为代表的园林。通过观察,学生们发现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通过借用周围的景观丰富自己的景观,“例如:对庭院、檐廊等灰空间的利用、建筑结合自然环境的倾向、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的透明感与层叠感”[3],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有限的空间产生了无限的感觉,园林意境因此产生。

参观结束以后,受到园林意境产生过程的启发,学生们发现“借景”可以理解为对空间进行自由灵活地分割,使建筑内部与内部空间,内外部空间之间互相连通、贯穿、渗透形成层次丰富的变化。

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借景”把彼处的景物借到此处,以获得层次丰富的效果,属于水平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有采用“借景”手法的实例,在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厅中,建筑师在层与层之间的空间处理中,适当地通过楼梯、夹层的引入,实现上下层空间的交融,可以看作为对于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在垂直空间中的灵活运用(图2)。

(二)评价

建筑概论实践部分的评价环节是参观北京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会主体育馆等建筑,要求对国外建筑师中标重大建筑这一建筑现象做出评价和得到的启示。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学生们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些学生为了深入地解读这一建筑现象,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场了解了一些观众的看法,走访了当时参与设计的一些国内建筑师。经过大量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后,学生们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外建筑市场已进入同时与共步状态。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会主体育馆等项目的竞赛实质体现出中外建筑师不同思维方式的激烈撞击。国内外经济实力的差距导致建筑技术的落差,再加上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创作环境不宽松等因素导致的国内建筑师在建筑技术与创作思维上都不占优势,使得这些项目都是国外建筑师中标。受此启发,学生们明确了学习目标,要努力学好建筑技术知识,即使在不宽松的经济技术环境中,也要培养利用常规技术条件创作新建筑的能力。

五、结束语

值得指出,建筑概论课程中“如何教”和“教了又何用”这一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心理等思想相互渗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立足于本专业基础,博览群书、积极思考,运用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以期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志中.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234-235.

[2]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M].魏育青,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

[3][美国]彼得·罗(RowePeter G.),[美国]关晟(KuanSeng).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M].成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8-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拓展实践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