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和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及爱国主义倾向调查

2014-11-12 00:06刘秀杰陈友庆潘萧羽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

刘秀杰 陈友庆 潘萧羽

(1.北海舰队政治部组织处,山东青岛 266071;2.河海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8;3.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266427)

一、前言

爱国主义一直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民众教育的重点,集体主义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强调的价值观,更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价值观之一。Lee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感情要素,以及与自己祖国关联的程度;而民族主义关注的是对国家优越性的认识以及国家对世界支配的地位,暗示了自己国家的正义以及自上而下地与其他国家的对照。[1]军人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安全重任,其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被人们赋予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主力军。目前,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研究者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此外,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民族主义倾向产生了变化与发展,学术界对此比较关注。有人指出,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2]更有人提出,要正确认识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两重性问题。[3]

鉴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对塑造当代青年人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量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量表,对当代军人及大学生开展调查,分析他们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倾向的表现,并比较军人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差异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对这两个群体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军人被试:在海军某部两个舰艇团大队选取现役军人199人,其中男性179人(占军人被试总数 89.9%),女性20 人(10.1%),基本符合部队的性别比例。军人被试的人口学特征有:年龄范围为18—40岁,平均年龄及标准差为23.96±4.10岁;来自城镇的被试67人(33.7%),来自农村的被试132 人(66.3%);初中文化 15 人(7.5%),高中文化111人(55.8%),大专及以上文化73人(36.7%)。

大学生被试:选取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178人,其中男生94人(占大学生被试总数52.8%),女生84人(占大学生被试总数47.2%),基本符合高校的性别比例。大学生被试的人口学特征有:年龄范围为18—23岁,平均年龄及标准差为20.12±0.98岁;来自城镇的被试 93 人(52.2%),来自农村的被试85人(47.8%);大二学生168人(94.4%),大三学生10 人(5.6%);理工科 151 人(84.8%),文科27 人(15.2%)。

2.研究工具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量表。Singelis和Triandis等人编制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量表(lndividualism-Collectivis Scale),[4]用来测量水平个人主义(Horizontal Individualism,HI)和垂直个人主义(Vertical Individualism,VI)、水平集体主义(Horizontal Collectivism,HC)、垂直集体主义(Vertical Collectivism,VC)。该量表每一维度八题,共 32题,为九点量表。吴明霞对此进行了修订,最后保留了14题(HC为五题,VC为三题,HI为三题,VI为三题),5点量表(1非常不赞同——5非常赞同),四个因子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45—0.6之间(由于题项的数量对信度有较大影响,而本量表为原量表32题的压缩版,故作者吴明霞认为信度水平可以接受)。[5]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指标拟合度良好(GFI=0.94.AGFI=0.90.AMSEA=0.07)。本研究即采用吴明霞(2006)修订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量表,仍然为5点量表形式。

(2)爱国主义量表和民族主义量表。改编自Kosterman和Feshbach编制的爱国主义量表(共12题)和民族主义量表(共八题)。[1]原量表为英文版,由一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美国获得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某大学任教四年的海归心理学教师将原文翻译成中文,由一名心理学教授及一名心理学研究生将原文与翻译进行详细比对,并将翻译稿请数名大学生和军人阅读,以求翻译准确,理解无歧义。由于原量表是测量美国公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认识的,故在翻译中将原文里所有的“美国”一词皆改成“中国”一词,用于调查我国被试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认识。

Kosterman和Feshbach编制的爱国主义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0(247名美国学生被试)和0.92(329名普通美国民众),民族主义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1(247名美国学生被试)和0.86(329名普通美国民众)。两个量表都采用5点量表形式(1非常不赞同——5非常赞同)。

本研究中,爱国主义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40(199名军人)和0.77(178名在校大学生),民族主义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2(199名军人)和0.63(178名在校大学生)。根据荣泰生的观点,α值≥0.70时,属于高信度;0.35≤α值<0.70 时,属于尚可,[6](P.82)因此,上述指标符合要求。

三、结果

1.军人和大学生被试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表现

本研究认为,若被试在某维度的单题平均得分≤理论中间值3(注:此处的比较皆为t检验显著,p<0.05,后同),则表明此维度的表现不明显;4≥若某维度的单题平均得分>理论中间值3,则表明此维度的表现比较突出;若某维度的单题平均得分>4,则表明此维度的表现非常突出。

表1表明,军人的水平集体主义和垂直个人主义显著高于理论中间值,表明他们的集体主义倾向比较突出;而水平个人主义与垂直个人主义与理论中间值差异不显著,表明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不明显。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军人的四个维度得分差异显著。事后检验(LSD)表明,水平集体主义最高,其次为垂直集体主义,水平个人主义与垂直个人主义之间差异不显著,皆为最低。

表1还显示,大学生的水平个人主义和水平集体主义显著高于中间值,表明他们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而垂直个人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与理论中间值差异不显著,表明他们这两个方面不明显。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四个维度得分差异显著。事后检验(LSD)表明,大学生的水平集体主义最高,其他三个维度间差异不显著。

表2表明,军人的垂直集体主义倾向显著高于大学生,其他三个维度方面,军人与大学生的差异不显著。

2.军人和大学生被试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表现

表3表明,军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皆显著大于理论中间值3,说明军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都比较突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甚至显著大于4,说明他们的爱国主义倾向更突出;军人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皆极显著地高于民族主义,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极显著高于军人,军人的民族主义极显著高于大学生。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间的相关分析

表4表明,军人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间皆有显著的相关。

表5表明,大学生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间多数情况下没有相关或者极低的相关,只有垂直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四、讨论

1.军人和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表现

军队是集体主义的典型领域,集体主义对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当前利益要服从和牺牲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要求,在军事领域内体现得尤为充分。与其他职业不同,作为执行集体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安国保民的整体价值目标,决定了集体利益具有绝对至上的权威性。[7]我军历来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传统,因此,集体主义思想在本次调查中表现突出正是其扎根于广大官兵心目中的体现。

本研究发现,我国军人的水平集体主义比垂直集体主义倾向更突出。Triandis认为,水平集体主义主要是成员之间相互依赖,身份平等,个性互补;垂直集体主义是能接受成员社会身份的不平等,组织内提供价值观服务,能为集体牺牲,为集体奉献。[8](PP.1-280)本研究的调查工具就是根据上述的理论制作的,因此,从关于个人集体主义的表述来看,它更符合我军官兵平等、互相帮助的建军理念,也更能被官兵们认同,因此,军人的水平集体主义表现更突出。王择青等认为,军人的心理素质由18个成分构成:勇敢、服从意识、坚韧不拔、环境适应、团队意识、抗挫折、果断、乐观、顽强、追求成就、人际关系、自我调试、承受能力、自尊、情绪自控、自信、追求承认及思维敏捷。[9]其中,服从意识、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等是垂直集体主义的体现,它们也是我军官兵的重要价值观和教育的重点。因此,我国军人的个人集体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都比较突出就显而易见了。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表现与军人不尽相同。大学生的水平个人主义和水平集体主义倾向很突出,都显著大于理论中间值3;而大学生的垂直个人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皆与理论中间值3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学生的这两个方面倾向不明显。

此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在四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中的表现差异显著,F(3,531)=65.06,p<0.01。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的水平集体主义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而其他三个维度间的差异不显著。

Triandis认为,水平个人主义是个体自治,成员之间彼此身份平等。[8](PP.1-280)大学的校园文化自由度较高,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涯和未来的人生规划有着美好的愿望和打算,追求个性独立、身份平等和自我实现,而这些正是水平个人主义的体现。

虽然大学生的水平个人主义倾向略显突出,但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水平集体主义仍然是表现最突出的。这与袁立新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10]袁立新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量表得分高于个人主义量表得分,两者差异极显著,说明我国大学生的文化取向更倾向集体主义。我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个体从小就受集体主义文化的熏陶。学校教育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品质,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水平集体主义体现出的人人平等、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精神,既是我国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需要的主要表现。这或许是大学生与军人的水平集体主义得分显著高的重要原因。

同时,本研究发现,军人与大学生相比,其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表现差不多,但军人的垂直集体主义还要更突出些。因为军人的团队性质、受教育内容、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大学生有差异。由于军队的等级更加森严,服从命令更加严格,为国家和集体奉献精神更加突出,因此,军人身上表现出的垂直集体主义倾向也更加突出。

2.军人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表现

军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得分皆显著大于理论中间值3,说明军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都比较强烈。但同时,军人的爱国主义倾向要比民族主义倾向更强烈。Druckman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承诺,即准备为国家献出生命;而民族主义的承诺还包含着对外的排斥,准备着与敌对势力的战斗而牺牲生命。[11]我国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一直包含着爱祖国、爱人民,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不再遭受外辱,振兴中华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些都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体现。因此,我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应该是一体的,爱国就是要为民族利益而奋斗。他们在这两个方面表现都突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Lee等人认为,爱国主义被认为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感情要素,换句话说,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热爱和自豪的程度,以及与自己祖国关联的程度;而民族主义则关注的是对国家优越性的认识以及国家对世界支配的地位,暗示了自己国家的正义以及自上而下地与其他国家的对照。[1]本研究所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量表,正是根据这个理念设计的。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但在近代却不断遭受外辱,内忧外患,国力几近崩溃。因此,中国人民以及中国军人一直在奋发努力进行民族复兴,爱国主义一直是主旋律。虽然军人的民族主义倾向也比较明显,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对照爱国主义来说,仍然是处于弱势的。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分显著大于理论中间值3,并大于4(与4 的差异为:t=4.54,p<0.01),说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倾向非常突出。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得分则显著低于理论中间值3(t=-7.19,p<0.01),很明显,大学生的民族主义倾向非常低。这一结果与Lee等人对美国普通消费者的调查结果几乎完全一样。Lee等人使用了与本研究几乎相同的量表,只是本研究将民族主义量表中的“美国”一词换成了“中国”一词,其他描述没有变动。他们调查了347名美国普通消费者(其中男性占 44.9%,女性占 54.5%),最后有效被试336名。结果,336人的爱国主义平均分为4.19,标准差为 0.80;民族主义平均分为 2.74,标准差为0.91。而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平均数为4.19,标准差为 0.56;民族主义平均数为 2.65,标准差为0.66。[1]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是相当的,说明我国大学生的这种倾向性属于正常的范围。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可能是因为我国军人长期接受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本研究使用的以美国文化为主构建的爱国主义量表不完全一致,这也可以从军人填答爱国主义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40而间接验证,说明军人的回答稳定性不高。而大学生接受了较多的西化知识和理念,对于美式的问题更能够理解和接受,他们填答爱国主义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7,相对军人要高不少。但总体上说,我们的军人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倾向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美德在每个人身上的真实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的良好结果。

军人的民族主义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如前所述,民族主义也是一种对国家的承诺,但这种承诺还包含着对外的排斥,准备着与敌对势力的战斗而牺牲生命。因此,这种民族主义的思想与军人担负的使命是比较一致的,军人对它的理解也许比大学生要深刻和直观得多。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军人的水平和垂直个人主义及集体主义倾向与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倾向间皆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及集体主义倾向与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倾向间多数没有相关或者有极低的相关性,只有垂直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如前所述,军人接受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献身国防、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是军人政治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献身国防(民族主义)是一体的。因此,军人的水平和垂直个人主义及集体主义倾向与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倾向间自然会有必然的联系。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非常强烈,但他们要求平等、自由、自我发展、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价值观也非常强烈,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同时,由于受到教育和广泛的信息影响,他们关于世界了解的知识更多,眼界也更加宽广,对于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太赞同,因此,他们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认识和倾向性并不是统一一致的,观念上有较大分离,因此这几个方面的相关性也是很小的。我们在后期开始的文化启动实验中也能发现,通过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启动来促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认识的提高这一效果几乎没有,而针对军人,则效果明显。

[1]Lee,W.N.,Hong,J.Y.,& Lee,S.J.Communicating with American consumers in the post 9/11 climat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ethnocent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3(22).

[2]陈悦香.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3]史正宪.论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态与正向引导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2(1).

[4]Singelis,T.M.,Triandis,H.C.,Bhawuk,D.,&Gelfand,M.J.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a theoretical and measurement refinement[J].Cross-Culture Research: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1995(29).

[5]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6]荣泰生.AMOS与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7]史砚湄,陈东勇.当代革命军人自我价值实现与核心价值观追求的统一——集体主义视域下的认知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9专刊.

[8]Triandis,H.C.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M].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5.

[9]王择青,武国城,傅小玲等.军人心理素质概念外延结构的初步调查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7).

[10]袁立新.大学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取向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6).

[11]Druckman,D.Nationalism,patriotism,and group loyalty:a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4(2).

表1 军人和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表现

表2 两类被试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比较(t检验)

表3 军人被试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表现

表4 军人被试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间的相关分析(n=199)

表5 大学生被试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间的相关分析(n=178)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