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临床探析

2015-01-04 09:11李昕阳
当代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检测值标准差室性

李昕阳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跳间期之间微小的变化,即:心率快慢差异性。其能够反映出心脏自主神经的活性,是近些年来颇受临床关注的无创性动态心电检测指标之一[1],发生基础是自主神经对心率调节作用,当其支配副交感神经时,可使心率减慢;当其调节交感神经时,可使心率增快。随着人们对心率变异相关指标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及判断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价值[2]。本文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03例与同期非冠心病老年患者103例,给予2组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并将其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湘乡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3例,将其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冠心病老年患者103例,将其做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7例,女56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71.2±8.4)岁。对照组男41例,女 62例;年龄 51~78岁,平均年龄(62.7±7.6)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湖南省瑞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详细记录患者在GM 1段、GM 3段、GM 5段患者活动情况与相关症状表现,由两名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判定。

1.3 评价指标 心肌缺血判定标准[3]:J点后80ms,ST段下斜或水平形压低超过1 mm;持续时间达1 min;两阵间隔超过1 min。

心率变异分析指标判定标准[4]。总体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NN):24h内所有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均值标准差(SDANN):5min为一段内的平均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的RR间期内差值均方根;PNN50:相邻的RR间期相差超过50ms个数在总心跳次数中占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统计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对比(±s)

表1 2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SDNN SDANN rMSSD PNN50对照组 103 113.9±35.2 105.6±24.3 29.7±12.8 9.5±11.4观察组 103 92.3±32.8a 86.1±25.6a 19.4±8.7a 3.2±4.8a

2.2 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Ⅱ级以上患者心率变异指标检测值显著低于0~Ⅰ级患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Ⅱ级以上患者与0~Ⅰ级患者心率变异指标检测值对比(±s)

表3 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Ⅱ级以上患者与0~Ⅰ级患者心率变异指标检测值对比(±s)

注:与Ⅱ级或Ⅱ级以上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SDNN SDANN rMSSD PNN50Ⅱ级或Ⅱ级以上 103 88.4±18.3 82.5±26.4 26.8±17.1 7.6±4.3 0~Ⅰ级 103 102.7±28.6a92.6±23.2a35.7±17.2a9.5±6.2a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新型、无创性检查方法,是指一定时间内窦性心律周期改变现象,其是反映机体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与平衡重要指标[5]。总体标准差能够反映出总体心率变异程度。均值标准差代表的是心率缓慢变化程度,能够反映出交感神经功能。PNN50与差值均方根代表的是心率快速变化程度,能够反映出迷走神经功能[6]。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同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下降有关,当冠心病患者发生糖代谢、脂代谢紊乱时,可直接加重植物神经的损害程度。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有关,其生理与病理机制比较复杂,机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心肌电的活动变化等均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7]。当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没有心绞痛症状发生,在临床上将其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由于心肌缺血的范围较小,加之持续时间较短,所以机体致痛物质的释放量较少,没有达到痛阈值。另外,多数老年患者合并有内科疾病,药物应用可导致痛阈值升高,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缺血时,不一定都能感觉出心绞痛症状[8]。无症状心肌缺血因其发作隐匿,患者常常忽视此现象发生,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发生机率,因此临床应重视这一症状发生。对于无症状的动态心电图是评价冠心病病情重要手段,对于心梗后患者,存在恶性心律失常提示着发生猝死机率较高,一旦发现,临床应给予及时干预。

从表3可以看出,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Ⅱ级以上患者SDNN检测值明显低于0~Ⅰ级患者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出恶性心律失常同迷走神经的张力下降有关,冠心病患者当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时,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室性心律失常等。

[1] 翁梅芳.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24-125.

[2] 杜振兰.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3):37-39.

[3] 邹雪,廖易.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107.

[4] 车丽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62-63.

[5] 覃晓波,张琴,孙中波,等.高血压病脉压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相关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5):18.

[6] 陈巳楣,吴岳平.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8):59-60.

[7] 肖萍.66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07-108.

[8] 方玲.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5):81.

猜你喜欢
检测值标准差室性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