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15-01-23 08:1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脑脊液脑出血重症

郑 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南阳 473000

PDCA 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1]研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最基本的、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其含义如下:P计划(Plan),D 实施(Do),C 检查(Check),A 处理(Action),循环往复,不断优化改进措施,逐渐解决问题或达到某种目标,最开始起源于企业管理,随后运用到各行各业,在医学护理领域[2-4],亦取得良好效果。脑出血,多是由于高血压引起,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是最严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5]。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继而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我院自2011-01以来对于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运用该工具进行术后护理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0-01—2013-12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 或MRI检查后确诊,且出血量>20mL;均有高血压病史,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偏瘫;行去骨板减压术、脑室穿刺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肺、肾疾病或功能不全;研究过程中转往其他科室治疗、转院或出院到研究终端者。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43~78岁,平均(64.2±4.4)岁。干预组男29 例,女10 例,年龄38~76 岁,平均(63.9±4.5)岁。2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则采用PDCA 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PDCA循环干预方案如下。

1.2.1 计划:科室成立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2名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学习重症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发生原因、治疗护理措施,讨论分析观察护理重点。在治疗方案的指导下,从护士、家属两方角度出发,制定详细的、个性化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

1.2.2 实施:此阶段是重点环节,直接决定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护士方面:①严格按照正确的医嘱执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②基础护理方面: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并做好抢救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防止窒息或因缺氧导致发生二次脑损伤[6];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瘫痪侧肢体保持功能位,做好皮肤护理,同时将头部保持在中线位并抬高30°,以减少脑组织的灌注、利于颈静脉的回流,进而降低颅内压[7];根据引流管位置不同,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③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把握重点问题(最易出现及最严重的并发症,如脑部再出血、肺部感染、脑疝等)同时兼顾全面,三方紧密配合严格按照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方面: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同时学会观察并发症先兆,如出现则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1.2.3 检查:鉴于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以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检查目标,即脑部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高热、脑疝、脑脊液漏。质量管理小组的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定期查看患者的临床表现,视患者病情行CT或MRI、血常规、粪便或脑脊液穿刺等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4 评价阶段:检查之后进行护理评价,小组成员分析已采取护理措施的效果,归纳总结实施过程中较好的措施;同时针对护理问题与出现的并发症,制定进一步的护理措施,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脑部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高热、脑疝、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2例,高热3例,脑脊液漏1例,脑疝0 例;对照组肺部感染8 例,消化道出血6例,高热5例,脑脊液漏3例,脑疝1例。干预组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3.08%,对照组为58.97%,干预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由于出血量大,脑损伤重,多伴有意识障碍,进食困难,往往导致全身性的代谢紊乱,能量消耗明显增加,故易并发水、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8],因此术后及时正确治疗,全面、精心、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将PDCA 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逐步解决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的潜在问题,做到迅速评估、及时干预、科学评价,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经验证效果好的措施加以肯定继续推广使用,效果欠佳的予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有效降低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社会负担,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疾病管理能力。同时,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过硬的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精心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6.

[2] 袁志敏.应用PDCA 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75-77.

[3] 张欣.应用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持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3.

[4] 王变丽,王江波,张丽娟.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护理中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03-705.

[5]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9.

[6] 姬西团,费舟,章翔,等.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二次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3):204-207.

[7] 宋明浩,李志祥,陈碧.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32-133.

[8] 林兴建,龚大伟,陈道文,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2):92-94.

猜你喜欢
脑脊液脑出血重症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脑子也是水做的